首页 -> 2006年第2期

教材构建的符号世界的局限性分析

作者:辛丽春 王宪中




  教材一旦出版发行,面向广大师生,它就只能是一个被动的、静态的信息符号提供者,不可能具有能动的、普遍的适切性。首先,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世界,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急剧地发展,社会事件层出不穷。但教材不可能随时编制,不可能随时体现出时代精神。其次,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不平衡,城市、乡村,山区、海边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差异很大,一套教材很难适应各个地区的差异,满足各个地区的需要。所以,目前正在进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陷。再次,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身心的发展及生长的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其在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经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教材大都是以中等儿童的程度编写的,不可能关照每个儿童的心理。例如数学,一旦建立了相应的符号,的确可以在这样的符号世界中无限地发展下去,直至形成高深的数学,这是数学科学家的任务。但就基础教育来说,学生需要会的是从实际中抽象数学问题,并回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需要具有一种与现实世界相接的一套符号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最终任务是理解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意义,而不是符号本身的意义,虽然理解符号本身的意义是不可超越的环节,但其最终也只是一个工具、手段,不是目的。
  教材的上述这些缺憾在很大程度上是它自身无法解决的,因为作为符号载体的教材都会存在“未定点”,符号系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就应是一种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框架,其本身就应具有这样一种“召唤结构”,具有许多“空白点”。正是符号的这种未定性呼唤着诠释主体——师生的能动性参与行为,从而使文本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空白处得以填充,符号的意义和价值才获得真正的实现。
  所以,我国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仅仅依靠教材这一符号世界的提升来提高教育的质量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教材的提升在人们看来是较易操作的教育改革的环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现出改革的新气象,但是教育改革若指望教材的变化甚至等同于这一变化,则可能与事实远离,甚至背离。
  
  参考文献
  [1] 罗素.人类的知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2] L·贝塔朗菲.人的系统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5] 张法.20世纪的哲学难题:符号世界的发现及其后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4).
  [6] 吴康宁.“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教育评论,2000(5).
  [7] 任丹凤.论教材的知识结构.课程·教材·教法,2003(2).
  (责任编辑 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