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教材构建的符号世界的局限性分析
作者:辛丽春 王宪中
教材的上述这些缺憾在很大程度上是它自身无法解决的,因为作为符号载体的教材都会存在“未定点”,符号系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就应是一种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框架,其本身就应具有这样一种“召唤结构”,具有许多“空白点”。正是符号的这种未定性呼唤着诠释主体——师生的能动性参与行为,从而使文本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空白处得以填充,符号的意义和价值才获得真正的实现。
所以,我国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仅仅依靠教材这一符号世界的提升来提高教育的质量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教材的提升在人们看来是较易操作的教育改革的环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现出改革的新气象,但是教育改革若指望教材的变化甚至等同于这一变化,则可能与事实远离,甚至背离。
参考文献
[1] 罗素.人类的知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2] L·贝塔朗菲.人的系统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5] 张法.20世纪的哲学难题:符号世界的发现及其后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4).
[6] 吴康宁.“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教育评论,2000(5).
[7] 任丹凤.论教材的知识结构.课程·教材·教法,2003(2).
(责任编辑 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