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对我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思考

作者:周建新 李雪岩 龙 耀




  我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唯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外语专业学生还必须学习、考试第二外语;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由于具有以上的必修性特点,笔者在此将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称为“外语必修制度”。
  
  一、外语必修制度的弊端
  
  1.消耗了国民太多的时间、精力
  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底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学外语?这虽然难以精确统计,但我们不能否认,外语学习确实花了国民很多时间精力。
  《21世纪人才报》有记者在2003年曾作了一个调查,有4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把一半的学习时间用在了英语学习上,还有21%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所用的时间占其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
  中央电视台“时空调查”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9.7%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将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有54.48%的学生经常利用其他课程的时间准备四六级考试;有43.7%的人为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过校外辅导班。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曾在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作过一个“你在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的调查,回答“占几乎全部时间”者占了19%,回答“占大部分时间”的有56%,回答“正常学习时间”的16%,回答“很少”的只有9%。也就是说,75%左右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外语学习上了。
  一些大学教授自嘲地说:“我的学生现在都学外语去了,没有时间来学我教的专业。”一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有着同样的烦恼,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实现一些专业创新的时候却总有一个犹豫:“自己的学生不过英语六级的话就拿不到硕士学位,我的专业还是给英语让路。”
  
  2.外语学习收效不明显,得不偿失
  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外语,效果如何?1996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曾尖锐指出:“我们的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二年级,花那么长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既不能看,又不能听,也不能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李副总理所说的这“三不”,道出了目前中国普通大学毕业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实况。
  多数大学毕业生实际达到的外语水平确实十分有限。就是在已经取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学生中,能够比较流畅地阅读英语原文现代报刊,或能够比较流利地进行英语对话的人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实际掌握的英语除了应付毕业考试、入学考试、证书考试以外,几乎派不上其他用场。从中国派出的留学生情况来看,他们的考试分数虽高于东南亚地区的华裔学生,但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却大为逊色,尤其是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差。新华网有记者作了一个“如果你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你的英语水平通过考试取得了什么效果”的调查,结果是“水平有很大提高、能熟练自由使用”的为17%,而“应试能力有提高、但实际听说等水平提高很小”的为59%。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已经过了英语四级的本科毕业生在做毕业论文时,论文的英文摘要竟然是请外语专业的人帮忙翻译,或是使用电脑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有的高校要求论文引用外文的文献资料,一些学生采取的办法让人吃惊:首先从《参考消息》等报刊里找一些别人已经翻译成中文的文献资料,然后再请人翻译成英文拿去对付老师。
  
  3.严重阻碍、扭曲专业人才发展,破坏人才生态系统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而人才的形成由于受天赋、兴趣、环境、经历等方面的影响,也是多元的,是各有特点的。这种多元人才之间的相互补充,适应着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构成生气勃勃的人才生态系统。要保护人才生态系统,必须保护人才发展方向的多元性。中国的外语必修制度,抑制了人才的多元化发展,阻碍、扭曲了专业人才发展,破坏了人才生态系统。
  一是外语学习占用了大量专业学习时间,影响了专业学习效果,也降低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造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欠缺,甚至拉大了中国专业人才与国外的差距,因为国外大学并不强制学生学习外语,国外大学毕业生学习专业的时间比中国大学生要多好几年。
  二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由于外语差,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介绍,历年美术学院的专业课程考试前3名者往往都因外语差一些而被拒之门外;相反,专业水平平庸、外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所以有一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曾经说:“许多专业很好的学生因为外语差而被挡在门外,而一些专业一般的学生却因为外语好一点就进来了。”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只要你外语好,你肯定能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只要你外语不好,你肯定考不上!”笔者曾经对100名硕士考试落榜生进行调查,结果有95人是因为外语被卡住。在这种状况下,因为外语考试而失去专业发展机会的专业人才有多少,可想而知。
  三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改变了专业发展方向。比如一些有法律、经济类专业特长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丧失了竞争力,只好转向自己不爱好的、冷门的、竞争不激烈的专业;有些专业很好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只好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转而调剂到外语可以降分的西部一些普通高校。就是一些英语专业比较好的人才,由于第二外语差一点,只好改变方向去考中文、历史等非英语专业。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许多优秀专业人才因为外语加入竞争指标而失去竞争优势,被迫改变专业发展方向,也使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并没有招收到最优秀的专业人才。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竟然连续四年招不到一名专业好的硕士研究生。笔者在广西一所高校的80名硕士研究生当中进行调查发现,有59名是因为外语考试而改变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或学校。
  四是阻碍了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生活在中国广阔边疆地区的居民,由于他们和邻国居民长期友好往来,有不少还和邻国同属于一个民族,所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外语所必须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掌握邻国语言也就轻而易举。比如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存在京族、壮族、傣族等跨国民族,他们的民族语言本身就和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等外语完全相同或非常相近,所以京族人、壮族人、傣族人本身就是“天然外语人才”,如果能够再进行一些经济、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他们就是难得的综合性国际人才。但是,在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要求下,他们却不得不学习对他们来说用途不大的英语,而实际上学英语恰恰是他们的弱项。所以,许多京族人、壮族人、傣族人或者因为学英语困难而荒废学业,或者因花费大量时间学英语而荒废其他专业,后果是阻碍了边疆民族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
  
  4.使中国教育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
  学会一门外语,应该学会用外语来听、说、读、写,而不是通过死记单词、琢磨语法、研究考试技巧来对付考试。但是,在中学,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训练考试,研究题型,琢磨考试技巧。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考压力,本应该是接受素质教育,强调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也应该尽快补上因高考而耽误的外语听说技能。可是接踵而至的四六级考试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使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再次陷入“听讲—死记—应考”的怪圈,大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外语教学也被迫再次循着“单词—语法—考试技巧”的老路走,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