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50年

作者:张天宝 王攀峰




  ——非智力因素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多数年级在0.178~0.368之间,其中初中学生为0.28~0.70,高中生为0.27~0.43之间。
  ——动机、兴趣、性格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年级的表现基本一致,即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意志则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统一发展的过程,两者自始至终都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既有智力因素影响非智力因素的一面,也有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一面;智力活动之中渗透着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又渗透着智力活动。也就是说,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教学活动仅仅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育智)的功能,或者仅仅强调陶冶情操(怡情)的功能,都是片面的。因此,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也要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以学为乐”。这样,我国教学活动的目的就进一步发展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在强调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活动目的观的指导下,这一时期我国的教学改革实验针对以往教学活动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弊端,从学生的情感领域入手,倡导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友爱融洽的活动情境和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诱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力图实现认知侧面上的“会学”与情感侧面上的“乐学”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既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又能促进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的有效途径。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有情境教学、兴趣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
  四、 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把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迫切要求教学活动应当把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同时,在世纪交替之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我国进入了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
  从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宗法制、人伦道统制,把人牢牢地系在了血缘纽带之中,扼杀了人的个性;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又使人屈从于自然的支配,造成我国国民普遍缺乏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性。建国以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少数人拍板决策、多数人照办服从”的体制,企业和个人只需要对发出行政指令的上级负责,而不需要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不必关心流通和分配,致使一部分人养成了一切行动听从指令,只会被动执行、不思开拓进取的依赖习性,造成个人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场新的革命。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制度建设、体制建设、组织建设和人的建设等,而人的建设则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程。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人来建设、运作和发挥作用的。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必将引起我国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其中人的变化将是最根本的变化。人的变化包括很多内容和方面,而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核心问题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个人,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但又较为缺乏的。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它的核心是利用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社会前提是市场经济主体具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再是政府,配置方式也不再是按行政计划来硬性分配,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了企业和个人极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波动来决定资源的配置,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不具有的新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从对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使其独立走向市场,自主地寻找市场,开拓市场,有效地参与竞争,并成为经济运营的主体,这就意味着对压制个人独立自由和主体性发展的专制主义的拒斥,也意味着对个人正当利益、个人追求自由和独立自主权利的肯定。否则,不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是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明确要求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不仅标志着经济领域中对经营者主体性的强调,作为一种法律要求的规范和投入市场必备条件的强调,而且意味着需要人的主体性之现实土壤的产生,社会对此真实需要的出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弘扬人的主体性提供了坚实的社会背景,为独立个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为个人主体能力的发挥提供了舞台,促进了主体自我意识和独立个人意识的形成。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主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不仅影响着文化、教育领域,还震撼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人们将逐步接受并确立自主自由、民主平等、讲求效率、顺应变化、崇尚真理、开放自我等新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建构出新的理想的人的形象,这些都必将影响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出现历史性的根本变化,必将影响到人们对教学活动目标的选择与价值追求。因此,现代教学活动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这种需要,就必须自觉地更新培养目标,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自律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百折不挠、不断追求新知且能独立思考的的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否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确立21世纪新的教育观念,并据此制订本国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培养目标,这是20世纪末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接连发表了四个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在第四次报告(即终结报告)中明确指出:“本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铲除迄今我国教育根深蒂固的弊端——划一性、僵硬性、封闭性,确立个人尊严、个性尊重、自由和纪律、自我负责的原则,即‘重视个性的原则’。我们必须对照‘重视个性的原则’,从根本上重新认识教育的内容、方法、制度、政策等整个教育领域。”他们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认为,基于《教育基本法》的精神,21世纪的教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宽广胸怀是指德、智、体协调发展过程中追求真、善、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是指艺术、科学和技术各个领域的创造性能力;二是培养自主、自律精神。自主、自律精神具体是说,在形成稳定的自我性格时,要具有自主地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具有尽职尽责、严于律己、积极主动等精神。在确立自主、自律精神的同时,要培养助人为乐、宽容心和指导他人的能力;三是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要在和平、国际协调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存下去,培养深刻理解多种异国文化,具有国际性人际交流的能力。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中,应当首先培养作为日本人的自觉意识。”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