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让班级焕发出生命活力

作者:蒋小丰 沈卫平




  在班级的教育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遵守相关纪律。班级纪律是班集体为了维护班集体的利益并保证“工作”的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各种规范和规则制度。人生活在集体中,要使每个人都具有自由,不可能没有纪律。纪律的功能就是维护集体的利益,是集体生活的必要的保护神,它主要以制度的形式出现,是对个人极端自由的约束。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把自由与纪律相对立,使得班级成了学生心灵的监狱。
  其实,纪律完全不同于强制。强制是为了外部秩序而采取威胁、监视、惩罚及禁止等手段,扼杀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窒息了学生生命的潜能和创造。纪律是为了学生,是人的纪律。纪律的根本在于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主体性,表现为自由意志性和自我约束性的统一。纪律的最终目的是走向自律。在现实中,纪律往往成为了教师权力主义的体现,表现为知识霸权,借助于制度赋予的权力,任意地对学生实施惩罚或奖赏,使学生处于屈从和谦卑的状态。这当然不是真正的纪律。纪律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纪律,学生是纪律的执行者。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获得,这也就是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由中理解纪律,主动遵守纪律。“当一个人是自己的主人,在需要遵守某些准则的时候,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可称他是守纪律的人。”[13]
  纪律为着学生的天性,但不是纵容学生,而是合理的约束学生。约束本身是为了保护和发展学生积极的良好天性,抑制和矫正不良的品质。它恰恰是为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学生在集体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我们不能以自由为借口对学生妨碍他人的行为不加以制止。我们反对为着“纪律”的纪律,为着一个“安静的秩序”,需要的是动态的、和谐的,“从内心发生出来的一种纪律”(罗素)。因此,真正的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是学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教师需要做的是指导学生用好自己的自由,使学生学会从外在的控制走向自我控制,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是纪律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
  
  要使班级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个健全而富有个性的人,教育者理应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始终贯彻于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以学生的本体生命为依托,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绵延人性的情感,寄寓爱的信念。
  
  1.情感的交流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14]从这一角度来说,班级管理过程首先就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尊重、激励和宽容每个生命个体,从而使教育过程充满温馨和阳光。
  尊重——呵护学生的自尊。真诚的交流必然是基于双方的共同信任和尊重,交流的双方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为此,师生之间需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情感。对学生而言,自尊是无价的,但又是最敏感的、最脆弱的,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管理者,应向对待荷叶上的露珠那样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
  激励——唤起学生的激情。学生是一个生命体,生命的原始本能就是冲动的,激情飞扬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激发起学生生命当中的内在力量。
  宽容——传递教师的温情。没有学生不犯错误,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犯错误。面对学生的过失,不是训斥和责备,而应因势利导,理解和给予宽容,让其心灵经受震撼和洗涤。宽容是一种境界,它需要胸襟,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教师要学会宽容,使学生在一种期待、理解和信任的沉默中感受教师的温情。
  
  2.心灵的互动
  教师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笔者非常赞同张楚廷先生的观点,他说:“笔者做了一辈子教师,却一直对这个说法感到很别扭……我只是希望我自己与学生在心灵上相互沟通,而且,我认为,只有我的心灵能像许多优秀的学生那样纯净,才有可能真正与学生沟通,我从未奢望去震撼学生的心灵。我对学生自然有许多的希望,许多美好的愿望,并为这些愿望而工作。但是,即使发生过震撼,那我也认为是学生的‘自我完成’,并非我作为工程师去设计和建造的。我是教师,而不是工程师。”[15]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天地,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去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微妙的接触。不妨与学生只叙家常,共话人生;不妨与学生同戏同乐,游戏闲暇;不妨向学生敞开心扉,与他们倾心交流。这样,教师就能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实现双方的心灵的互动。
  
  3.精神的交往
  在班级中,一切活动都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总是处于共同的教育情境中,师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对话是师生之间真正的交往,因为对话真正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了理解,即精神获得了沟通。”对话不是师生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16]
  教师和学生的相互理解使二者作为不同的精神个体而沟通。为了实现相互理解,师生双方必须平等相处,互相信任,必须抛弃偏见,真诚开放地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这样师生双方才能真正沟通,形成“我你”的新颖师生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师生作为独立的个性,完整的精神而相遇、而理解,彼此向对方“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共享,共享人际之间所召唤着的一切精神的东西。
  
  4.视界的融合
  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和丰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往往对同一现状、同一事实,会有不同的看法,而这恰恰使双方的对话成为可能。这种不同为师生双方进行对话提供了特殊的“视界”。不同视界的差异导致了对话者对自身界限的跨越而向对方开放,从而扩大自己的视界,使他与其他视界相交融,这就是“视界的融合”。正是由于不同视界的不断融合,师生之间不断超越旧的理解,获得新的理解,意义从而在彼此的对话中不断生成。
  叶澜老师在她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中的呼唤是那样的深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把自由还给学生,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师生之间进行手的协作,脑的碰撞,情的交流,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荡心灵,实现精神的交往,达至视界的融合,从而使班级始终流淌着激情的诗韵和激昂的歌律,班级不再是心灵的“监狱”,而是师生互动、个性飞扬的天堂!
  
  参考文献
  [1]黄克剑.21世纪中国两大支柱:教育科技化与科技教育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70.
  [3]蒂里希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1189.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上海:三联书店,1991.37-38.
  [5]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38.
  [6]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8.
  [7]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90.
  [8]康德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431.
  [9][美]莫蒂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西方思想宝库.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10]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6.
  [11]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56.55-56.
  [1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6-27.
  [13]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7.
  [14]诺尔曼·丹森.情感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5.
  [15]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高等教育研究,2001,(1).
  [16]金生鈜.理解和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责任编辑孙晓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