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制约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几种因素分析
作者:刘俊利 王 芬
一、 构建课改理念:缺乏扬弃现有教育教学实践
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其先进性之高,针对性之强,新颖性之大,包含性之广,都是我国历次课程改革所没有的。这无疑为相对平静的基础教育,点亮了破浪改革的航灯。然而,正是这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种囊括课程结构、教材开发、教学策略、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新理念,使一线教师无法消受,更无从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新课程理念的构建忽视了以下因素。
1.理性反思当前教育教学现状
改革不是革命,不是彻底的除旧布新。历史上著名改革的成败经验告诉我们,改革首先应该理性反思当前的社会现实。对于高中课程改革而言,就是理性反思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这既包括当前教育教学的弊端,还包括当前教育教学的优势。而我们所接受的新课程理念,基本是强调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弊端,缺乏对当前教育教学优势的总结。这就使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改革作为现有基础上的调整,一定要在全面客观分析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前提下,既要清楚“破什么”,还要明确“发扬什么”。
2.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教学精华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之一。在传统教育教学中,那些符合新课程理念,特别是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目标达成率的做法,无疑应该继承和发扬。但从目前我们接受的新课程理念中,只知道传统的教育教学需要彻底改变,不知道或不很明确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哪些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应该进一步发扬使其旧貌换新颜。如果我们的新课程理念,注意吸收传统教育教学中的合理成分,如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启发式和讲授式教学,指出它们在什么时候的作用最大,最适合哪些学习内容,最有利于达成何种学习目标等,就有利于一线教师接纳新课程理念,更有利于一线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
3.发挥“二次创新”理论的指导作用
所谓理论的“二次创新”,就是指把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与一线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出渗透这些理念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使用原则。理论的二次创新,不但能使一线教师充分领略新课程理念的巨大魅力,引导他们关注学习和研究;而且更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改革,使更多的学生受惠于这些新课程理念。否则,就会形成二元现象,即新课程理念天天讲,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却“涛声依旧”。如果我们接受的新课程理念,纳入了渗透这些理念的具体操作内容,那么这种理念的指导性将大大增强。可见,理论的二次创新,实质是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交融,最终提高学习目标达成率的过程。
二、 培训课改教师:忽略了转变实施者的思维方式
广大教师理解和内化新课程理念,并把之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等,是新课程改革启动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促使教师理解和内化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方式是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一般分为通识和学科专业两部分。但无论是通识培训还是学科专业培训,都没有关注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就是因为忽视了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致使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产生了很多误区。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绝对化的思维倾向
这种倾向首先表现为“走极端”,认为强调某一特性,就是否定其他属性。如认为“强调研究性学习‘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和应用知识’”,就得出“否定研究性学习具有体验属性”的结论。其次表现为“认为肯定某一观点,就是否定另一观点”。如认为将研究性学习定位于认知领域,就将导致研究性学习失去其现实意义、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绝对化的思维倾向,干扰了我们透彻地领会新理论,使我们不能真正沉下心来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更不能引导我们准确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论研究。相反,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它会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停滞不前,甚至还会打着课改的大旗用相对滞后的理论评价课改等。
2.片面化的思维倾向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断章取义”,截取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部分,全不看全文的整体主旨。如从“研究性学习以实现课程目标(加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主要价值取向”,就得出“在以实现课程目标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概括中,缺少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理解的片面性倾向,会使我们不能全面理解新理论、新观点,也不能正确对待一些实践总结,进而会对深化课程改革产生消极影响,不能真正把新理念的核心精神贯彻于实践中。
3.武断化的思维倾向
这种倾向的最大特征是单凭自己的印象,无根据地自己推出结论进而批评这些结论。如由围绕教材、与教材紧密联系、贴近教材等课堂学习的常识性问题,无根据地推出所谓“教材中心论”。试想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依据教材,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我们为什么还要为学生购买教材?依据教材不是唯教材,但教材一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依据。武断的思维性倾向,不利于我们虚心学习新事物,吸收新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并把之迁移到现实的教学行为中。其结果必然是帽子乱飞,却无益于当前的课程改革。
4.本末倒置的思维倾向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追求形式甚于追求目标达成。因为新课程理念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就使很多人认为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学习方式就是进行课程改革。殊不知,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时代所需的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而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的改革、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评价的改革等,都是为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课程改革追求的是全面达成三维目标的高效率。因此,选择学习方式、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益,最大限度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率,这才是课程改革的本质内涵。
如果在课程改革培训中,就把转变实施者的思维模式,完善实施者的方法论纳入培训内容,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保证实施者充分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本质,进而提供实现学习目标,落实课程改革本质的具体操作原则和方式,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必将“直挂云帆出沧海”。
三、 实施课改实验:忽视了一线教师的沉重负担
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任务重,压力大,其中以从事高中教育教学的教师为最。以每周五日的工作时间算,我们的教师每天至少两节课,涉及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引导课堂学习、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和学习检测等内容,这还不包括繁重的班主任工作量。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教育教学评价。其中学生成绩的高低,学生进入优质高校人数的多寡等,都是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我们的高中教师更是不堪重负,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主要是当前教师比较陌生的教育学、心理学内容。在很少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的前提下,构建这些新理念的知识结构,理解这些新理念间的相互联系,揭示这些新理念的本质,困难相当大。相当于引导辍学几年的小学生学习初中代数一样,连起码的四则运算都不会,学习函数谈何容易。尤其重要的是,我们教师不但要理解这些新理念,还要把这些新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要达到这一程度,不经过一个细心研读、精心推敲、全面反思的过程,是无法实现的。可我们的教师有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