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对“新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赵文汉
一、 是教师选择了“应试教育”,还是社会选择了“应试教育”?
从早上7点走上工作岗位,直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回家后,还要备课l至2个小时,常常要在晚上12点钟左右才能休息。中午休息2个小时,晚饭休息1个小时,每天的工作大约在12个小时以上。星期六要补课,星期天要搞教研,一年到头几乎无节假日可言。
一天的工作中很多老师一天要上4至6节课,无课时就得埋头于作业或试卷的批改中,同时每天还必须抽出l至2个小时的时间备课。
很多中青年教师一天到晚倦容满面,人刚过40就已双鬓斑白,未老先衰、英年早逝者也屡见不鲜。
有调查表明,由于日常工作压力过大,中学教师患有心理疾病者高达30%,于是有人疾呼,教育行业是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危行业之一。
以上是对“应试教育”下教师工作生活状态的真实描述,对于这样的工作状态,教师们早已怨声载道,改变现状成为教师们最强烈的呼声。然而教师依然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忙碌着,丝毫没有停下来不干或者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
深受“应试教育”其害的,除了学生,就是教师。然而教师们似乎还乐此不疲,那么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呢?
很显然,“应试教育”不是教师的自主选择,而是教师的一种被动选择。那么是谁迫使教师们选择了“应试教育”呢?答案很简单,是社会。
首先是家长们选择了“应试教育”。家长评价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是升学率,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准同样是升学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在考场上的得分率,从而提高班级的升学率,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成为当今所有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飘浮在教育表面的焦点问题,随着时代的不同,轮番地更换着,而“应试教育”表面上是过街老鼠,而实际上却成为教育上一个永恒的焦点。看一看每年的高考、中考吧,每年的6月、7月份,教育总是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之一,热闹非凡,高考中考的成绩、录取情况总能成为一年当中最热的焦点之一,且永不衰竭,年年如此。为了让自己的教学在考场上大显神威,教师们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琢磨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考试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就成为了“应试教育”。
家长们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压力,这种压力传送给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力量传送给了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传送给了学校,学校传送给了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在强大压力下的教师只好束手就擒,被迫选择了应对考试行之有效的“应试教育”。
那么是谁让家长们选择了“应试教育”呢?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有历史的因袭,也有现实的压力,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是社会选择了“应试教育”,而不是教师选择了“应试教育”。
既然如此,针对“应试教育”的“新一轮课改”,假如只做教师的文章,只做教育本身的文章,恐怕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治标”也许能见一时之功效,但如果不“治本”,恐怕旧病仍然会复发。
因此“新课改”的问题绝不简单是教育的问题,而且主要问题不在教育上,那么改革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必须从“本”上下工夫,从“社会”本身下工夫。
“新课改”的理论家引进西方先进理论时,不知是否认真研究过西方的“社会”没有,因为他们是那些理论生长的土壤,不研究土壤的性质,就盲目地“移植”,估计仍然会有一个“长橘”还是“长枳”的问题。
总之,“应试教育”的病根在社会,真正的改革是去改造这个社会,而不是只在教育上做“标”的文章。
二、 “新课程改革”能够规避“应试教育”吗?
改革家认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形式已经将我国的基础教育引入了一个死胡同,不改变现状,教育将无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将会扼杀掉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将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的死胡同中引领出来,引入到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新天地中。
“新课改”能达到这一目的吗?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应试教育”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应试教育”是由我们的国情产生的。我国国情之一就是人口众多,而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决定着我国的高校不可能让所有的国民都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于是高考就成了一项淘汰率极高的、竞争力极强的竞赛,而这种竞赛的选手不仅包括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还包括基础教育的所有机构及其工作者们,还包括考生们的家长,因此,每年高考就成了一个没有硝烟但场面又极其壮观的比赛,所有必须面对这场比赛的人们都如临大敌,谁也不敢有半点怠慢。在这种社会心理的驱使之下就产生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不是教育者的自愿选择,“应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因此,“坚守住自己学校的高考升学率”成为中学校长们进行新课改实验的底线,想冲破这个底线,除非让所有的家长们都不向学校要升学率,都不向学校要求自己的孩子升入大学,而这一点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因此,让校长们突破这一底线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要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其捷径就是“应试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所以只要升学率压头,规避“应试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了帮助受教育者顺利通过考试大关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源动力不是教育者,而是受教育者。事实上“应试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基础教育当中,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例如,在各大中城市开办的“考研培训班”就是例证。所以说,只要考试存在,“应试教育”就一定存在,何况“应试教育”是教育者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探索而摸索出来的一种应对考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考试存在,他们便不会放弃。
因此,新课改后,也许会寻找到一种新型高考方式,那时,“应试教育”会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方式的改变而变异,但为应试而教育的本质不会变化。
社会心理需求决定着校长们必须坚持的底线——守住高考升学率,守住高考升学率就等于守住“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本质又决定着“新课程改革”难以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三、 “素质”可以进入高考考试的范围吗?
以考查学生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为主的目前高考形式,一卷定终身的现象,固然弊端种种,但它必定守住了作为一种“国考”的一个底线公平性。因此,尽管在高考中屡有舞弊现象发生,但国考级的高考到目前为止依然获得了国民的最高信任,具有最强的“公信力”,高考也因此被称之为一方“净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及形式势在必行,不过考试制度及形式无论如何改革,它必须坚守住作为国考级考试的最后底线——公平性,从而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公信力”。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教育形式,代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方式,因此,今后的高考制度理所当然的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然而“素质”能纳入高考考查范围吗?从理论上说,它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它几乎是不可能的,理由如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