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新西兰中小学管理的特色及启示

作者:张 婕




  从效率上看,工作节奏很快、效率很高。学校一般只有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双休日不允许被占用,早晚更不搞加班加点,但工作效率很高。用新西兰教师的话说,他们不把当天的事留到第二天去做。
  
  三、 几点启示
  
  鉴于以上对新西兰中小学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管理的实际现状,要完善我国的中小学管理体制,做到依法治校、以人为本,还需在多方面加以改进。
  1.制定学校章程,规范学校管理
  在新西兰,校长是整个学校的负责人。他的职责就是实施宪章、完全按宪章办事。学校宪章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所在,是学校为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主要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财务活动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的基本文件。是学校进行自主管理、自律以及政府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学校有权根据章程确立的办学宗旨、管理体制及各项重大原则,制定具体的管理规章和发展规划,自主地作出管理决策,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系统,组织实施管理活动。这项权利的规定,有助于学校自主办学,同时实现自我约束。目前,一些学校尚未制定章程,没有通过章程将学校的重大问题加以明确和规范,工作中还存有一定的随意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自主管理和发展。今后这些学校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本校章程。章程中应当载明学校名称、办学宗旨、主要任务、招生对象、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师资格、教育教学模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收费标准、财务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真正做到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
  2.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满足教师对成就感和自尊心的渴求
  教师职业是高尚和受人尊敬的事业。教师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自己的奉献在精神方面得到同等的回应。人本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追求成功、追求自我实现的愿望。作为特殊职业的教师而言,他们努力寻求的就是不断努力以得到学生、家长、社会、领导的认可和尊重。
  所以,我们应该借鉴上述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注重做人的工作,体现以人为本。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做到目中有人,关注教师的存在、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不断激活教师的生命热情。教师本身的工作热情加上特有的奉献精神、领导们的鼓励打气、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肯定和认同,以及公平的对待,奖罚公正分明,将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在培养教师方面,学校应给教师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校长可以定期举行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会,促进教师听课,鼓励教师进修,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观念。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高管理效率。
  3.注重对学生的长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生活习惯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很普遍。学生为了考个好分数,就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丢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而且以后进入社会除了满脑子死知识以外,毫无生存能力可言。由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脱离成天困在教室中死读书的传统观念。学校不仅要满足学生基本的必需知识,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发展的习惯;要鼓励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及实践体会来充实自己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做人的道理(比如,感恩)、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格和动手能力,使其在离开校园后能够立刻适应并融入社会中。同时,给学生的学习压力应适度,首先,既不能让学生整日在沉重学习负担下,损害了身心健康、扭曲了灵魂,也不能让学生在大量的空闲时间里浪费青春、游手好闲、惹事生非。其次,作为校方,应注重环境对学生成长的熏陶,让学生沉浸在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风气的校园里,并与学生家长和学校周围的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家长增强联系,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校应与社区增进了解与沟通,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尽可能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冯佩端.我看新西兰的教育.锦绣中华,2005.
  [2] 李光耀.新西兰的中小学管理述略.教学与管理, 2001(1):78-79.
  [3] 昊天吴.人性化管理——教师管理的灵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
  (责任编辑 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