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警察·歹徒·女犯人

作者:张福祥

字体: 【



幼儿园打架不打架,与你屁不相干,你凭啥勒索人家10万块钱?哄骗绑架几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还有点人性不?你这么弄是要犯法杀头的,你明白吗……”
  胡某还要骂,被门内的弟弟吼住了:“我用不着你来教训我,再啰嗦一句,我先捅倒一个小兔崽子给你看看!我敢这么弄,我就不怕死!”
  气氛再次紧张起来,王景元赶紧示意胡某离开,然后重新缓和气氛。他说:“长江呀,自古常言亲不见怪,你姐之所以数落你,那是为你好么。你个愣头小子,连个好赖话都听不出来,咱接着刚才的话头,你考虑那两条该咋办?”
  胡长江发话说:“第一条,10万块钱备好先放那儿,到时我告诉在什么地方送钱,你们再送。第二条,同意派人给几个小屁孩送吃食,多送点省得麻烦。时间么,就定在下午两点钟。但是有个条件,送吃的必须是个年轻女人,而且只准一个人前来。姓王的你听清楚,到时候你们警察给我躲得远远的,别指望趁我开门的机会一涌而上闯进来,我没有那么傻。还有,如果你们胆敢强行破门闯入,用不了6秒钟我就会把那3个娃捅死。你听,我现在手里拿着啥?”
  胡长江说完,用刀子在门扇上拍了几下。
  王景元说:“好,你能答应我的条件,我当然也答应你。”
  王景元转身下楼,眉头紧锁。
  强行闯入显然不行,3名人质尚在歹徒手中,况且是几个年仅4岁的娃娃,一旦歹徒狗急跳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看来,唯一解救的机会,便是获准进屋送吃食的女孩了。搞了20多年刑侦工作的王景元,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向正在县政府开会的廖东昌局长汇报。尽快制订出一套严谨细密的营救方案。
  楼下聚集的人们,恐慌、焦急、担心、渴盼……
  
  力荐杨青
  
  当天举行紧急治安联席会议,该县公安局局长廖东昌和女子劳改所所长洪娅惠,都在现场。
  因歹徒劫持绑架案突发且情况危急,王景元向主持会议的冯副县长和廖局长通报了案情,提出尽快研究制订营救措施。此时,洪娅惠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推荐杨青参与营救行动!于是,洪娅惠把主持会议的冯副县长叫到一边,说她有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希望能和公安局领导人一块谈谈。她坚定地表示说,自己这条建议对安全解救儿童有着绝对性的把握。冯副县长听后异常欣喜,赶紧把廖东昌和王景元两人叫到自己办公室,一起研究洪娅惠所提建议。
  此时已是上午10点,离歹徒约定下午两点送饭的时间,仅剩4个钟头。
  洪娅惠说,时间紧迫,咱们简捷议事。她问公安局两位领导人,县局所属的女民警中有没有谁会武功,结果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他们说,女民警中有脑子机灵的,也有枪法较好的,还就是没一个人会武功。因为,女民警们所从事的工作不是内勤便是户籍,而刑警队那几名女警察都不具备特警队员那样的业务素质。
  洪娅惠说,既然是这样,我的这条建议就尤为重要了。因为派去送饭的这名女子,首先要胆大,这样才会临危不惧;其次脑子要灵活,要做到会察颜观色,随机应变。还有,化装营救的女子,歹徒不可能让她带枪。在这种情况下,男女打斗拼搏,这名女子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功夫。以上这些条件,劳改所有个叫杨青的女犯人,已完全具备,如果让她来参与此次营救行动,我认为一准成功。接着,洪娅惠将杨青的个人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提请他们商量考虑。她最后说,如果认可这一建议,我便立即向监狱主管部门领导人电话请示,因为杨青毕竟是个正在服刑的犯人。
  冯副县长和公安局两位领导人听完建议,眼睛对视了一下,目光中已流露出了认同和赞许。冯副县长要洪娅惠马上向监狱主管上级请示,然后立即成立营救小组,研究部署具体行动方案。
  洪娅惠将蒲阳发生的案情以及让杨青参与营救的想法,向上级主管作了通报和请示,得到的答复是:同意杨青参战,严防意外发生!上级所担心的“意外”的意思,洪娅惠自然清楚。假如犯人借机逃跑。或者在行动过程中受伤遇害,方方面面都不好交待。因为参与社会活动,毕竟不是监狱的职能工作范围。然而,洪娅惠是何等精细之人,当她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脑子里已经作过通盘考虑了。她之所以敢力荐杨青,因为对杨青的基本素质有着透彻的了解。推荐的后面,不仅包含着一种信任,而且还隐藏着一片爱心!
  请示得到同意后,洪娅惠说,监所下午有事她必须处理,此次营救行动不能协助参与了。她现在马上回去,让谭敏带着杨青前来报到,行动期间,她们两人归营救小组调度指挥……
  女子劳改所距离县城23公里,省级公路穿行其间,交通十分方便。不大工夫,洪娅惠驾车赶回监所,把蒲阳的案情和自己的决定及想法,向谭敏和盘托出。她说,此去营救,在他人的眼里,一定是刀光剑影,惊险无比,但对杨青来说,那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因为她已问明,歹徒手中只有刀子并无枪支,这对杨青根本构不成威胁。虽说杨青现在改造积极表现良好,但获取减刑分数的积累比较缓慢。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机会,而且对杨青又是件举手之劳的事情,为啥不抓住这个机会让她立功受奖,争取早日出狱呢!洪娅惠还说,当然,尽管我对杨青此去成功很有自信,但她的对手毕竟是个穷凶极恶的歹徒,而且所绑架的对象又是3名儿童,他们不可能帮杨青什么忙。这样就增加了解救现场的复杂性,所以要反复叮咛杨青,沉着应对,保护好娃娃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2006年9月1日上午11时,谭敏带着已脱掉囚服的女犯人杨青,驱车向蒲阳县城飞驰而去。此番经历,对杨青曲折坎坷的人生,无疑又会涂上一笔浓墨重彩。
  此时,离解救3名儿童的时间,只有近3个小时了……
  
  精密部署
  
  谭敏带着杨青到达后,廖东昌和王景元在公安局会议室同她俩会了面。王景元把案情作了通报,把歹徒胡长江的具体情况作了介绍。谭敏和杨青各问了一句话,谭敏问歹徒手中是否有枪,王景元回答说没有,只有一把刀子。杨青问胡长江练没练过武功,回答说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没听说他练过什么功夫。此人是个街痞混混,心狠手辣,用他们当地人的话讲,还是个“一根筋”,属于那种鲁莽不计后果的家伙。
  廖东昌问杨青:“情况就这样,你看有什么问题吗?”
  杨青很坚定地说:“请放心,没问题。”
  谭敏笑呵呵地道:“只要歹徒手中没枪,再多几个也不是杨青的对手。”
  公安局两位领导人听罢,心里踏实了许多。廖东昌告诉谭敏,他们已作了研究,决定成立5人营救小组,除了他和王景元及杨青之外,还有一名刑警队长和女刑警。谭敏是客人,就不参加了。
  话刚落音,刑警队长和女民警匆忙从胡长江家赶来报告情况:3名儿童在屋内大声哭叫,歹徒动手打了他们。胡长江发话说,吃食准备好可随时叫人送来,另外必须买些牛肉和啤酒一并带来。还有,那10

[1] [2]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