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谈写作



  许多人说作文难,尤其是开头,不知如何下笔。也有很多读者问我,怎么对身边很平常的小事,都能有感动。

  现在谈一些我写作的心得,由搜集素材、掌握灵感、格物致知,到陈述的方法和分数的考量,希望对“提笔难”的朋友能有些帮助。

  ◎读书的微量元素

  在学校固然有课本,难道你时入社会之后还有课本吗?那时候就要看你平常“摄取”,够不够丰富

  和全面了。

  一个成功的学者,一定能有“微观”也有“宏观”。机样的道理,一个会做学问、会读书的人。不但要把课本内的东西学好,还得涉猎广泛、博学多闻。

  当你行有余力时,一定要读课外书。就算因为贡课太重,没有多余时间,你仍然得保有读课外书的冲力和热情。

  ※·※·※·※·※·※

  从年轻,我就有气喘的毛病,尤其到冬天,常犯。

  但是最近我吃完两帖“十全大补汤”,气喘居然很有改善,连已经服用五六年的药都停了。就问医生,怎么这些最普通的树皮草根,对我好像有奇效。

  那医生居然回答:“八成碰巧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怪你平常太偏食了。”

  我立刻抗议说“我平常吃得非常小心,不吃肥肉,不吃糖,甚至不吃淀粉,而且很少上馆子,吃得这么健康,怎可能缺什么呢?”

  没想到那医生又笑道:“就因为你平常吃得太标准,好像一个把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不看课外书籍的好学生,出了课本以外,连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都不知道。结果,树皮草根里正好有你从来都不碰,身体却需要的‘微量元素’,就一下子把身体调养好了。”

  他提到的“微量元素”,我也在书上读过,书上说:有机蔬菜之所以比用化肥种出来的好,是因为有机蔬菜用了堆肥,里面什么营养都有,好比“食补”;至于用化肥好像吃维他命药丸,ABCD一路下去,看来含量很多,但在那A与B,B与C之间的微量元素却被忽略了。所以用化肥种出的蔬菜,连颜色都不如用有机肥的绿。

  我举前面两个例子,是要告诉你,如果只读课本,虽然能应付考试,但是长久下来,却会“错失”一些东西。

  很简单!你想想,在学校固然有课本,难道你进入社会之后还有课本吗?那时候就要看你平常“摄取”,够不够丰富和全面了。

  你一天到晚忙于功课和练小提琴,过去很少看电视,但是最近我发现你吃完晚饭,总要花好长一段时间粘在电视前面。

  记得有一天,我问你电视那么好看吗?

  你说不见得,但是因为同学都看,在学校里会聊到,如果不看就不能进入情况、不能跟人打成一片;久了,会变成边缘人,所以就算不喜欢,也得看。

  我也听一位政治人物说他除了看报、看专业的书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书店逛逛,看看畅销书,也看看别人在读什么。他说一本书畅销,没什么稀奇,但是如果畅销很久,或同类的书都好卖,就一定有它的社会原因,从政的人不能不知道。相反的,如果自以为是地说“我绝不看那种书”,非但不表示清高,还可能显示跟时代脱了节。

  由此可知,看课外书籍跟你看电视一样,能够帮助你感受时代的脉动。

  看课外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你能以轻松的心情去享受。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

  学期开始,新书发下来,每一页都带着油墨香,加上里面可能有漂亮的插图,使那些书看来活像小说和故事集。但是一正式上课,那可爱的课本就变得可怕了。

  为什么?

  因为你有了得失心,开始以现实和功利的眼光去看那些书。

  读课外书籍则没这种负担,你既然因为喜欢而买它,就会以欣喜的态度去阅读;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非读完不可,于是你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你也不必为考试而去背,甚至不必全都搞懂。但正因此,你达到了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境界。闲适的心情,使你更能跟古人神交。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最近你哥哥制作了一个介绍哈佛的电视节目,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捧着书、拿着报,在树阴下阅读、聊天的画面,以及哈佛入学部主任说的——“哈佛开的课有四千五百多门,从‘金瓶梅’到‘爬虫的肌肉发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你想想,如果哈佛呈现给你的,都是抱着课本和讲义猛K 的书呆子;开的课又只是这个“概论”、那个 ”思想”,哈佛还会那么吸引你,哈佛人又还能称之为“哈佛人”吗?

  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会呈现多元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学者,一定能有“微观’’也有“宏观”。

  同样的道理,一个会做学问、会读书的人,不但要把课本内的东西学好,还得涉猎广泛、博学多闻。

  所以,当你行有余力时,一定要读课外书。就算因为功课太重,没有多余的时间,你仍然得保有读课外书的冲力和热情。

  那冲力与热情,会使你有一天离开学校,仍然喜欢阅读,做个真正的“快乐读书人”。

  ◎热笔与冷笔

  文章有“热笔“和“冷笔”,以“情”取胜、毫不遮掩地“说尽心中无限事”的常属于“热笔”;以“理”见长,经过再三推敲、精雕细琢的常属于“冷笔”。

  热笔常要灵感的刺激,如同火药需要火种去点燃。冷笔则比较能够“经营”。

  我们常说“艺高人胆大”,你想作文轻松,一定要艺高,艺高则需要平时努力。

  ※·※·※·※·※·※

  今天我看见你抱着一本书在看,问那是什么书。你说是沙林杰的《麦田补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我就讲:那是被选为美国二十世纪代表作之一的名著,它影响了许多作家,甚至有一阵子好多人都学沙林杰的笔法。

  你听了居然撇撇嘴,说你大概不会受影响。又说你真不解,为什么常常看完一本名著,受到感动和激励,很有自己写作的冲动。但是隔一阵,那感觉就不见了。好像读名著的帮助只能维持一下下。就让我跟你谈谈这种“感觉”吧!

  有一天,我听朋友说照美国习俗,女儿出嫁的时候,都要由父亲带女儿跳个舞,宾客们则围在四周唱“不再是爹地的小女孩”。于是想:你小时候,我先跪在地上拉着你的小手跳舞,渐渐弯着腰带你跳舞;当你出嫁那天,我跟你跳,一定会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就在这感触中,我提起笔写下当时的心情,而且一边写、一边落泪,写完读两遍,还是情绪澎湃。接着我就把文章寄给了报社,可是稿子才发出,又有点后悔,觉得文字太冲动了,没有经过“静下心”来审度,怕会引人笑话。

  隔了一个多月,我几乎把这事忘记,有一天早上接到朋友电话,说我新发表的文章实在太感人了,令他掉下眼泪。我赶紧翻报纸,原来那冲动的文章发表了,我再读一遍,居然又落下泪水。

  那篇《爹地的小女儿》后来被好多朋友提起,

  每个人都说深受感动,因为探触到他们心灵的深处。我说这故事,是要告诉你,写文章有“热笔”和“冷笔”,前面提到的这篇文章,发于至情,毫无保留地把内心话说出来,不事雕琢,也没有再三修饰,却能“直指人心”,属于“热笔”。

  至于那些经过“谋篇”先计划进好写成几段,怎么导入主题、引申论述,又如何下结语的,则属于“冷笔”。也可以说以“情”取胜、毫不遮掩地“说尽心中无限事”的常属于“热笔”;以“理”见长,经过再三推敲、精雕细琢的常属于“冷笔”。

  于是我猜想,当你读了一本书,深受感动,从而有不少好作品出现,很可能因为你得到那书中“热情”的激励,使你也能敞开心房、侃侃而谈。只是当热情渐渐淡去,冲力没了,激情不再,笔触也就不那么感人。

  所以如果你想恢复原有的冲劲,可以再去的找“热笔”的作品来看,重新点燃创作的激情。再不然,就应该学习定“冷笔”的东西。而且你必须知道,热笔常需要灵感的刺激,如同火药需要火种去点燃。冷笔则比较能够“经营”,你只要多读收,多存素材,再训练写作技巧,就能得到。也可以说热笔可以“偶得之”,冷笔则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保证自己总能写出不错的作品,每个人都得学习“冷笔”。

  记不记得我曾在以前的文章里谈到,写作最要紧的是先抓住“人地事时物”,你别以为这没什么稀奇,要知道:检验这五项,好比驾驶复杂机械的人,就算老资格,也得把操作的重点检查一遍。相信你必定在电影里看过飞机驾驶舱中,正副驾驶和导航员在起飞前,一项项检查,甚至一一“复述”、核对。那检查能使他们冷静,使他们不出大错,也使他们能按部就班、顺利地入手。

  除此之外,遇到论说文,用“破题”、“正论”、“反面论”、“结论”这四段处理也比较容易。但是记住的是并非任何题目都能破题。譬如《母亲》这个题目,你总不好用“母亲就是我爸爸的太太”来开场吧!即使以“母亲是生我的人”来破题,恐怕也嫌俗。碰到这情况,你就得从“人地事时物”这五大要项里找灵感了。

  从“人”和“地”去想,你可以说“在外地读书,最令我思念,也最思念我的,就是我的母亲了。”从“事”和“物”去想,你可以说“每次穿上大衣,都想到我的母亲,想到我离开家的那天,出门了,她突然把我叫住,为我把每个扣子都扣好,一边扣一边说‘天冷,别懒!’”从“时间”去想,你可以说“端午节了,我却因为功课赶不完、不能回家,早上突然接到一个快递的邮件,打开来,居然是母亲寄来的她亲手包的粽子”。然后你就能写回忆母亲包粽子的画面,以及一家人吃粽子的种种温馨往事。

  我们常说“艺高人胆大”,你想作文轻松,一定要艺高,艺高则需要平时努力。为了使你写出的东西与别人不同,也为了表现你旁征博引的功夫,你要多看课外书籍,甚至报章上的科学新知都得汲取。在生活上则要多观察,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从细微的东西上“格物致知”,从人与人间去“感悟深情”。

  什么是作家?作家是最能联想、最能感悟,又最能把感悟写出来的人。你只要抓住以上写作的几个要点,而且常常看,常常想,又能勤于动笔,很快就会发现写作并不难,而且冷笔热笔兼备。最后,我要把中国画论里的一句名言送给你——“存心要恭,落笔要松”。

  许多画家收集了一堆创作的素材,却不知取舍,结果心里想得愈多,愈不敢落笔,就算下了笔,又因为笔太重、太紧,而出不了好作品。写文章也一样,你即使找来许多材料,也得经过筛选,留出最适用的那几样,再有条不紊地写出来。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有组织,不杂乱,也才能形成一条清晰的“理路”,把你心里的话,说到别人心中。

  ◎处处有文章

  从每样东西上都能见到天地间的“理”。即使在溪谷里随便捡起一颗小石头,也能推想“它”过骈的遭遇。

  见微如著、由小见大,其实都是从每样“物”上去思考、去观察,得到其中的知识与道理。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只要你肯用心,多观察,俯拾都是妙文佳句!

  ※·※·※·※·※·※

  最近我要写一篇有关咖啡的文章,就上网去查,结果我要的材料没找到,却发现了好多有意思的事,譬如网上说土耳其人很爱喝咖啡,甚至能用剩在杯里的咖啡渣为喝的人算命。

  何止由咖啡渣能算命,古人说:“见微知著”,从许多微小的征象都能看出大的情势,譬如有一派理论说掌纹会因为工具不同而改变,常拿毛笔的人,智慧线自然比较长;总持锄头、锤子的人,感情线又会比较直,看手相的人只是从那纹的情况来推想罢了。又有一派说法是,任何一样东西,都是经过千年万载演化至今的,所以从每样东西上都能见到天地间的“理”。即使在溪谷里随便捡起一颗小石头,也能推想“它”过去的遭遇。

  上面这许多“见微如著”、“由小见大”,其实都是“格物致知”,也就是从每样“物”上去思考、去观察,得到其中的知识与道理。

  写文章也一样,很多年轻朋友说他们没有灵感,碰上作文题目,不知如何下手。岂知只要懂得“格物致知”,由身边的每样东西都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引出许多文章。

  举几个例子——

  现在我正伏案写稿,眼前看到一把美工刀,我可以写:

  “其实美工刀里只装了一个刀片,但是聪明的发明家,在刀片上作了许多刻痕,所以当前一段钝了的时候,只要沿着刻痕折断,下面那一段就又变得锋利如新了。至于旧式的刀片,则是平平一大片,常常只因为最尖端不够锐利,就被抛弃。同样的道理,许多人用时间没有计划,虽然时间不少,却只利用了极少的一段,其它大部分被浪费。还不如事先作规划,分阶段办事,来得有效率。”

  这不是由小见大,从一把美工刀谈到用时间的方法吗?

  好!接着我又看见桌上的钉书机,也可以用“格物致和”的方法想:

  “钉书机真是简单又神奇的东西。很难让人相信,那短短细细,看来一点也不坚硬的钉书钉,居然能够一下子穿透上百张纸。我看了许久,终于想通: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它能把力量集中在两个点上,垂直用力。这世上许多人,看来很弱,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才能,却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都是是因为他能像钉书钉一样,认清目标,集中全力,不傍徨,不犹疑,奋斗到底。”

  这样不是也从钉书机引申出人生的道理了吗?

  接着,我看到桌上的剪刀,又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分析——

  “剪刀看来很锋利,其实不见得。许多非常好用的剪刀,它的两刃都平平的,完全不像刀,也不易割伤人。但是当那两片金属结合的时候,就成为可以剪纸、剪布,甚至剪金属片的工具了。如果人能像剪刀该多好!两个平凡人,只要密切合作,就能把驽钝变得锋利,作出一番了不得的事业。”

  读了我写的这一段,如果你不信,可以拿剪刀看看,它们的两个刃确实常常并不锋利,有些小孩用的安全剪刀,非但两刃极钝,而且是用塑料制的,居然也能很轻松地剪纸,不正因为我上面说的道理吗?我甚至在没有剪刀的情况下,用两把直尺,合在一起当剪刀呢!

  提到钉书机,让我想到“圆规”,你也可以用圆规来“格物致知”——

  “小时候,每次走过电影院前的广告看板,上面有圆形的图案,父亲总会指着说:‘你信不信?在每个圆的中间,都能找到一个小小的洞眼,那是圆心,是画广告的人为了画圆,必须先固定的。有时候他们的圆规不够大,就先在圆心钉一根钉子,再拴上线,线的一端绑枝笔,拉着绕一圈,就能画出漂亮的圆。’

  听父亲说这话到今天,已经许多年了,但是每次我经过那样的广告看板都会想到他的话,还有他说的‘一个人作事要有计划、要有心,想画个人生的圆吗?先定下你的心!’”

  你说,这不是一篇既感性又寓理的短文吗?所以写文章一点也不难,只要你如我最近文章中所说的,多读书,而且从“人地事时物”的方向想,加上“格物致知”的功夫,一定能左右逢源。

  最后,让我举个自己在处女作《萤窗小语》中的文章给你看,那居然是我学生时代从标点符号里领悟的——

  生命就像一篇文章,在文章结尾有些人用的是“句点”,有些人用的是“叹号”,更有些人以“问号”来结束。

  孔子、孟子是圣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用的是句点;岳飞、王勃,壮志未酬身先死,所以是叹号;至于不如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又懵懵懂懂过一辈子的人,只好以问号来结束了。

  说了这么多,总归一句话:“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只要你肯用心,多观察,俯拾都是妙文佳句啊!

  ◎写作的三条路

  不知你有没有读过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

  许多人听到“诗经”这两个字,都会吓到,其实诗经因为多半来自民歌,内容很平民化、多样化,甚至有些还很浪漫、很香艳。

  譬如我们常说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就出自《诗经》中的《采葛》篇。

  又譬如我们常说的“有女如云”,出自《出其东门》篇。

  ※·※·※·※·※·※

  我们常形容男生追女生的“君子好逑”,则出自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里还有一首《氓》,描述一对男女的自由恋爱,也写得传神极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臭男生笑嘻嘻,抱着布来换我的丝,其实不是真来换丝,是想来接近我。”你说《诗经》是不是很好看?

  诗经虽然距今已经有三千年,但是写作技巧非常高明,单单前面我举的这些例子中,就已经用了“比”、“兴”和“赋”三种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像是“美女如云”。“兴”是从远处谈起,先说河上沙洲的水鸟在叫,把大家的兴趣带起来,再引到君子好逑的主题;至于“赋”,则是开门见山地直说:“你哪是来换丝啊,根本是打我的主意!”

  由于我上一期讨论“格物致知”,已经谈了不少“比”的写作方法,所以今天专谈“兴”和“赋”。

  如果你很细心,说不定已经发现,我写作很爱用“兴”的技巧。

  譬如前几篇,在《热笔与冷笔》那篇文章里,我明明谈的是写作的技巧,却在一开始先说美国人嫁女儿时,有个习俗是由父亲带女儿跳舞,宾客在旁边唱歌。

  在《读书的微量元素》那篇,我的主题虽然是谈读书,却在一开头先说我从年轻就有气喘的毛病,然后谈到十全大补汤。

  至于上一期写的《处处有文章》,说的虽是格物致知的方法,却先讲土耳其人用咖啡渣子算命。

  我为什么这么写?

  答案是:为了在一开始就引起大家的兴趣。因为我知道人们对父亲带女儿跳舞的习俗,十全大补汤治气喘的功用和看相算命这些迷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所以好像用糖果引小朋友,先绕个弯子,把读者的好奇心带起来。

  “兴”确实常绕弯子,它跟直说的“赋”恰恰相反。举几篇大家熟悉的名作为例——

  孟子《离娄篇》谈到“齐人之福”的“齐人”,开头就说“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陶渊明在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一开头就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他们都开门见山,两三句话就把主角交代了,属于“赋”的写法。

  可是碰上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用“兴”的写法,就不一样了。明明是写“醉翁亭”,他却由“环滁皆山”谈起,先谈到琅琊山、酿泉,再慢慢带到亭子,却还吊着大家胃口,只讲那“醉翁亭”是由当地太守命名的,直到文章最后一句话,才点出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原来是作者自己。

  又譬如沈从文写《边城》,他也不直接由那主角说 起,而先讲湘西的风景,说了一堆地名和地理位置,以及河上的渡船和乘客之后,才把爸爸和孙女引荐出来。

  同样的道理,今天如果你写自己的家,可以用陶渊明写“武陵人”的方式,直接讲:“我家里有几个人,住在某市某街”也可以用沈从文写《边城》的方法说:

  “当你到高雄,出了机场,就会看到一栋蓝色的十四层高楼,楼顶上像个公园,有好多树,如果你眼力好,还常可以见到在那片绿阴之间,有个白白的头,那八成是我奶奶正在空中花园浇花。”然后把你的家逐步介绍出来。

  同样的,你今天写《父亲》,可以像孟子一样单刀直入:“我父亲是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从我很小,他就。”

  你也可以学欧阳修:“看电视里播出莲花节的新闻,看到好多荷花,就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总带我去植物园赏荷,父亲总是一手牵着我,一手拿着相机,碰上。”于是你由电视新闻淡到荷花,想到植物园,再忆起带你去赏荷和摄影的父亲。

  由以上这许多例子可以知道,“赋”比较强而直接,“兴”则兴活而委婉。所以写论说文、短文或新闻稿时适于用前者,写景言情和小说时比较能用后者。当然“写作无定法”,任何题目到手上,你都可以把那开门见山、格物致知、迂回引带的三种方法想一遍,挑最适宜的入手。甚至能将三者融合,以“兴”的方式带入,以“比”的方式申论,以“赋”的方式作结。相信只要你不断试探、不断练习,遇上任何难题,都能循着这三条路,一一化解。

  ◎先学聪明再学笨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还有“大拙便是巧处,大巧便是拙处”,表面看来糊涂”和“拙”都是较高的境界,问题是你千万别忘了,那糊涂是由聪明出来的,那拙朴是巧妙之后达到的。

  同样的道理,学写作也要由聪明和巧妙开始,你要尽量先充实词汇、多读书、多背古人的佳句,达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含英咀华、文采粲然,再一步追求反璞归真、妙造自然的境界。

  ※·※·※·※·※·※

  最近我收到一个河南女孩李玮的来信,说她老师教大家在读书时留心其中的“优美词语”,而且要写下来、背下来,表示这样才能提高作文的水平。

  但是李玮不以为然,她认为“文章的灵魂并不是语言,而是所蕴的意旨,如果按老师说的作文,等于抛弃了重要的,而拣了次要的。”然后问我的看法。

  在这儿我要为这位女生鼓掌,因为她说得真对。可是,我必须讲:她老师说得也没错。

  请别认为我是两面讨好,先听我说两个故事——

  大学美术系三年级,我终于上到了台湾山水画大师黄君璧先生的课。我那时的山水画已经参加许多展览获奖,心想一定会被老师刮目相看。

  可是第一堂课,拿到老师发下来的画稿,我照样临摹,临得一模一样,缴上去,却没得“甲”,只得了“乙”。

  我很不服,顽皮的“毛病”又犯了,就回家把老师装画稿的塑胶袋拆开,再把我临的那张塞进去封好。第二堂拿那张“假画稿”给老师看,并指着上面一棵树说:“黄老师!这要怎么画?您画的笔法,我不会。”

  黄老师居然指着“假画稿”分析了半天,而且没认出那是我造的假东西。

  我下课之后想了又想,想通了——

  老师可以那么画,但他不知我是“老手”,于是用初学来对待我,就算我跟他画得一样,也只能拿“乙”。

  好!再说个真实故事——

  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写了一本绘画理论的画,请一位学者写序,那学者说他没空,要我自己写完给他“过目”。

  于是我回去写了一大篇,送去给他。

  隔几天,我把文章拿回,发现第一段上有许多改动的笔迹,可是又都被涂掉了,正纳闷,那学者说了:“我起先动了好多地方,但是后来发现你写得好极了,有你自己的笔法与文气,我改得反而不妥,所以全照你的。”

  这下子我又得到个结论——你常常没办法让人一眼就见出文章的功力,如同有些书法家的字,卓然成家,但是如果你只见他几个字,却会觉得很不怎么样。连李白的传世之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若非出自诗仙之手,只怕拿去给一般诗社评选,反而要被列入“打油诗”,被剔出来。

  同样的道理,要知道,当你参加中学生作文比赛,或考试写作文时,评分老师的心态上,是以“学生”来对待你。卷子经过弥封,他不知你是何方神圣,于是只能凭那几个字来给你打成绩。这时候,那些会“掉书袋”,词汇丰富的当然容易占上风。

  举个我最近见到的例子——在台湾,有个朋友的女儿参加“全民英检”中级的鉴定考试,作文题目是《电影》。

  考完,我问她是怎么写的,她说她写:“电影有喜剧片、悲剧片、恐怖片?”我就打断她的话问:“喜剧、悲剧和恐怖片,英文怎么写。”那初中生一笑说:“喜剧是comedy,悲剧是tragedy,恐怖片是thriller。”

  我一听就说:“我看你一定能过关。”

  成绩出来,她果然高分通过。

  你猜我为什么那样肯定。答案很简单——因为她最起码表现了“英文生字”的功力。

  同样的道理,当老舍那样的大作家,写铺天盖地的白雪,固然可以用“一大块白被单”去形容,给人“直观”和“直指人心”的力量。但是换作你这个中学生写,恐怕就必用些“白皑皑”、“晶莹剔透”、“雨雪霏霏”、“冰封雪冻”的形容,才能讨好。如果你也学老舍,用“白被单”形容,除非碰上“慧眼”,是不可能拿高分的。

  作学问很妙,当你初学书画的时候,老师会严格训练你拿笔要“指实掌虚”,而且写错了不能涂改,但是你真去看看,哪位名画家那么拿笔?又有几位书家绝不“回笔”修正?

  连打球都如此,记得我初学乒乓球的时候,教练搬出一堆术语和口诀,又常骂我手指太伸进拍子,容易碰到球。可是有一天,我看他借我的世界大赛光碟,发现里面的高手手指伸得比我长多了,问教练:“为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教练却一笑,说:“有一天,你打得像他这么好,当然可以。”

  不知你有没有读过郑板桥的名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还有中国画论中说的“大拙便是巧处,大巧更是拙处”。表面看来,“糊涂”和“拙”都是较高的境界,问题是你千万别忘了,那糊涂是由聪明出来的,那拙朴是巧妙之后达到的。

  同样的道理,学写作也要由聪明和巧妙开始,你要尽量先充实词汇、多读书、多背古人的佳句,达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含英咀华、文采粲然,再进一步追求反璞归真、妙造自然的境界。

  记住!备而不用,毕竟不等于“根本没有”啊!

  ◎写文章与拍电影

  你顺着“真实的回忆”写,娓娓道来,有条不紊,哪里还会不知如何下笔呢?

  请不要说这样写像“流水账”,不高明。你要知道,自古以来多少伟大的作家,都是用这样一路走、一路游、一路写的方式,完成不朽的作品。

  ※·※·※·※·※·※

  从小到大,你一定写过不少游记和参观报告吧?

  你有没有觉得难写?

  你可能觉得难,甚至觉得比一般作文还难。原因是你游完一个风景名胜,参加完一个博物馆或工厂之后,心里留下太多记忆。于是你的心乱了,不知那千头万绪应该从何理起。

  如果真这样,我教你个方法,就会简单多了。

  写这类文章,首先你要决定观看的角度。

  你可以假设自己是神,从天上俯瞰众生,因为你无所不知,所以能很整体地介绍。譬如你写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可以这么说:

  “闻名世界的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位在曼哈顿中央公园旁边,第五大道和八十二街的位置。在这个1870年筹建,而今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博物馆中,收藏了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远东、近东、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绘画、雕塑、摄影、服饰、家具、乐器等,从远古到近代的艺术品三百多万件。”。

  你好像无所不知,把大都会美术馆从过去到现在,从占地到收藏一五一十地写出来,让人一看,就对那里有了整体的认识。

  只是这种把自己当作神,好像由天上俯瞰的写法比较难。因为你要无所不知,也就是在写之前先得搜集许多资料,先把它们消化了,再很技巧地编织在一块儿。

  如果你今天走马看花参观完大都会美术馆,手上什么资料都没有,马上老师就要你写,你怎可能写得好呢?

  所以今天我为你介绍的是另一种写法——

  你不是“无所不知”的神,你变回平凡人,由“从空中俯瞰”变成由“地上走进去”,那不正是你参观时的情况吗?

  你既然走马看花,只是逛了一圈,现在就回想一遍,再走马看花一次吧!于是你可以写:

  “经过中央公园一片浓郁的树林和草地,远远看到大都会美术馆,还以为那是个白色的宫殿。走上几十级宽广的石阶,进入高大的正厅,看到的是各国的游客、四面的石雕与一大瓶一大瓶的鲜花。我们跟着导游进入埃及部门,看到神秘的木乃伊、石棺、和上面奇奇怪怪的文字。还进入一个有透明屋顶的大厅,在一圈水池的围绕下,中间有个高大的古埃及神殿。我和同学都丢硬币到水池中,许了愿,希望以后还能到此一游。”

  多轻松!你什么资料也不必有,不是就能写出一篇生动的游记了吗?而且因为你顺着“真实的回忆”写,娓娓道来,有条不紊,哪里还会不知如何下笔呢?

  请不要说这样写像“流水帐”,不高明。你要知道,自古以来多少伟大的作家,都是用这样一路走、一路游、一路写的方式,完成不朽的作品。

  不信,举两个例子——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你读过了吧!

  让我们看看其中第二段(翻成白话):

  “船轻轻地摇动前进,风飘飘地吹动衣衫。我向行人问路,真恨晨光不够亮。终于看见我家的大门和屋角,我兴奋地往前奔跑。童仆出来欢迎,小孩在门口等候。院子里的小径长了野草,所幸松菊依然茂盛。我牵着孩子进屋,已经有酒盈樽。我一边斟酒小酌,一面高兴地看园中的老树。靠着南窗觉得十分快意,就算地方小倒也安然自足。只见园中太阳下的树影不断移动十分有趣;门关着,虽少访客,却别有一种悠然。接着我拿手杖走进园子散步,不时抬头远望。只见云自在地浮出山谷,小鸟飞累了一一回家。夕阳渐渐暗暗沉落,我还抚摸着孤松舍不得进屋。”

  回头细细想一遍,你是不是几乎可以画个连环图,把那些画面串起来?

  太容易了!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呈直线发展——先坐船,再于晨光中赶路、问路,见家门、进门、喝酒,坐下来休息,东看看西看看。而后走进院子遛遛,看天空、白云、飞鸟、接着天暗了。

  这段文章不是正好写了陶渊明回家的那一天吗?他没形容路有多远,家在哪里,也没写他家有多大,多少人,甚至写了童仆、稚子、却没写他太太,但是读起来却多么生动啊!

  我们再看同样是陶渊明的不朽之作《桃花源记》。只看第一段——

  除了“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的介绍主角,下面他也用了同样“一路下去”的“单线”写法——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

  你说,当你一路读来,是不是有个画面,由那渔人往前划船,看到一大片桃花林,见到鲜绿的草地、缤纷的落花,一直到桃花林没了,水也到头了,见到一座山,山脚有个小洞,里头隐隐约约透着光,就下船,从那小洞走了进去。”

  如果你带了录影机,甚至能一路拍,都不必停,也不必回去剪接,就成了。而且因为它描写得那么自然、流利、平顺,使读的人像看电影,“一路”被吸引进去。

  看了这许多,你下次写游记和参观报告,不是也能照样从容落笔、循序渐进,一路娓娓道来了吗?

 
页首 页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