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进行以执行力为重点的绩效管理(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人们在谈到福特公司在T型车上的“执著”时,总把错误的原因归结到公司不积极进行产品创新,甚至是亨利·福特本人过于自大上。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亨利·福特在执行战略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及时调整战略。福特公司的战略规划是“生产谁都能买得起的汽车”。在执行这一战略规划时亨利·福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流水线操作、对车型进行改革等等,最终实现了福特公司在T型车上的辉煌。
福特公司在T型车上的胜利也表明了战略的正确性。“生产谁都能买得起的汽车”这一战略是正确的。但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分期付款购物方式的出现,“买得起”这一标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人们攒上20个月的工资只够买一辆T型车,但现在人们只需先付很少的钱,或许只有3个月的工资,就能把一辆更舒适、更时尚的汽车开回家。但是亨利·福特对所有的这些变化都熟视无睹,即使自己的市场份额已经消失,他也没有对“买得起”这一标准做出丝毫改变。
于是1925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从54%一下子跌到了45%。第二年,通用汽车公司雪佛兰牌汽车的面世,进一步挤占了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到了1927年5月,亨利·福特被迫承认自己在这场汽车市场竞争中落败,并且让工人们回家,然后自己开发T型车的“继承者”。
企业在执行战略的过程中,必须紧跟市场步伐,时刻根据市场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战略进行调整。实际上,发现市场变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而言并非难事,难的是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曾经取得过成功的手段。亨利·福特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不可能没有看到市场的变化,他之所以没有迎合消费需求,向市场上推出新的车型或把保守的黑色改换成更加明快的颜色,是因为在他看来T型车永远是最好的,黑色永远是最流行的,但事实证明他错了。
或许每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但是否对企业本身进行了客观地评价,是否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公司战略,又是否实事求是地去执行了,这些却是最为关键的。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时,企业是否需要做出改变、何时改变、怎样改变,这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谨慎考虑的问题,在作出选择之前,必须经过客观地评价和分析,企业是否在某些方面已经明显落后?现在是好的转变时机吗?怎样的转变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在思考和回答上述问题时,企业必须本着一种真正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对企业的命运负责的表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