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5节 旧交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个名叫倪光南的人的到来,开启了联想史的另一条线索。这个人一方面被誉为联想的功臣、理想主义者和技术先驱,另一方面又被指斥为伪君子、诬告者和联想历史的“敌人”。
这个联想历史上的离奇人物1961年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毕业后,就来到了中科院计算所。他从1970年代开始研究汉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还成功研制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111”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和手写文字识别机。
1981~1983年,倪光南作为访问学者受聘为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研究院一再挽留他定居工作,但倪光南决心回国做高科技产品卖到国外去,给中国人争口气。柳传志后来曾经评判过倪光南的归来,他说:“倪光南从加拿大归来,本可在计算所搞世界尖端的模式识别课题,来个‘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以博尊重。可他却选择了最有应用价值和市场最急需的汉字处理技术。”
还在1979年,“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倪光南和他们的研究组开发出了“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他们给一台大型机配上汉字显示器、键盘和打印机,让它来处理汉字。传说那时候倪光南经常亲自拿光笔,一个偏旁、一个部首地用拼形方法给人表演汉字是怎样输入的。每当倪光南看到他的光笔输入“中”字后,“国”字就会自动联想出来待选,他就兴奋不已。
“人看了上文就可以知道下文。既然计算机有智能,为什么不能让它像人一样产生联想,帮助人推断下文呢?”他说。于是,联想输入法就诞生了。
1983年,回到计算所的倪光南开始用Z80芯片开发LX80联想汉字图形微型机,这是一台除Z80芯片外全部自主设计的完整8位机。他后来又决定把LX80的技术浓缩到一块汉卡上。就在此时,柳传志找到了他。
柳传志与倪光南是旧交。1974年到“五七干校”劳动时他们两个住同一房间。劳动之余一起谈论变幻世界和无常人生,他们的关系竟比在研究室里亲密了许多。多年之后,当他们恩断义绝形同路人时,柳传志依旧颇为动情地说:
“我们俩在一块呆了半年。在干校的时候,他们觉得我特能吃苦,其实我在农场受过这个,我根本不在乎,老倪就不容易了,他也挺能吃苦的。那时打高粱,高粱毛弄到身上很扎得慌,他也是完全跟没感觉一样,……能受这些,很不容易。”
在干校劳动时,倪光南身体不太好,体力也差,但他发烧39度时照样坚持打场。柳传志觉得倪光南和他一样都是可以吃大苦的人,都可以在灰尘里咬牙工作,吃东西时,苍蝇在旁边嗡嗡叫,也满不在乎。倪光南也很欣赏柳传志,说他“在干校劳动一直有低烧,查不清原因,但他能坚持劳动”。
柳传志会讲故事,很多年后他依旧凭借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征服了很多人,为联想赢得了无数的机会。他2002年夏天甚至有机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首府丹佛市国际管理学会的年会上讲联想成长的故事。
在1974年,他讲故事的能力折服了倪光南。倪光南一直无法忘记,有一天晚上,熄了灯,大家躺在床上,柳传志给他们讲《基度山恩仇记》电影。倪光南读过大仲马的这部名著,对故事情节了然于胸,本不会对电影故事有什么兴趣。但他不曾料想,柳传志竟将整个电影讲得绘声绘色。将近两个钟头里,倪光南听得津津有味,从此对柳传志的文学功底和表达能力佩服不已。
柳传志则钦佩倪光南的谦逊、聪明和业务能力。柳传志1970年进计算所时,就听人说倪光南记忆力好,能够背得出来麦克斯洛方程。19年后,柳传志带人参观4万亿次计算机,他掀起计算机后盖向来访者展示其工业化水平,说计算所当时做大型机,一般人只能记住10条连结线,稍好一点的工程师能记住二三十条。“老倪能记住一百来条,”他说。
1984年冬天,两个互相仰慕的人走入一个纠结的局中,被命运安排去执行一项任务。他们并未知道,在这任务完成之后,他们将分道扬镳,各自东西。他们更不曾想到,他们将在未来人生中反目成仇,彼此都播种下对方心头“永远的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