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0节 郭为和杨元庆的到来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柳传志戮力布置的一个局,正是他后来屡次提及的海外发展战略三步曲,香港联想是他的第一步。
柳传志在1987年曾有“技工贸”一体化之设想,但究其1989年12月的讲话,不难发现历史的蛛丝马迹。他提及“贸易、生产、开发三个部分合为一体”,第一次含混地表达了“贸工技”的概念。他的思维发生了转折,这为联想史接下来的铺陈贴补了注解。
1988年,联想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郭为、杨元庆和孙宏斌都在那时候出现于在联想。他们后来或者成为一时风云人物,或者最终赢得了权力。
席克是杨元庆进入联想的主要审核人之一,他记得联想开始招聘时他也刚进联想不久。那是联想历史上第一次以招聘的形式进人,那时候很多应聘者都未毕业,杨元庆也是如此。
一轮面试下来,招聘委员会对杨元庆的意见最为统一,说这个人一定要,他是自动化所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专业好;他谈吐也不错,无论专业介绍还是个人条件表述,给人的感觉都非常好。但杨元庆说话总是磕巴的毛病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改变,这不免教人怀疑他当年是如何骗过联想的面试官的。
席克说:“当时柳总要我成立技术支持部,编制是四个人。为了公司整体上的平衡,当时我没有争取杨元庆进我的部,但我对杨元庆的印象非常深,非常好。”
席克的爱人袁保玑后来说,面试结束之后很长时间,席克都没有看到杨元庆出现在公司,他就找了一个女孩子给杨元庆捎话,问:“杨元庆,你到哪儿去了?”传说中,杨元庆找到席克说:“你如果叫我到联想来,我就来。”
郭为高调加盟与杨元庆平淡入局,这些戏剧化情节,只是联想史的注脚,这样的故事,无乃一种幻觉,不过昙花一现。此时历史的成分,尚不能展现郭为和杨元庆的能量,等到联想遭遇多次挫折,发现文化的冲突已经剧烈,新老的交替不可避免,他们才真正获得机会,赢得权力和尊重,也为联想赢得了年轻的未来。
郭为到来得稍早,比杨元庆早了几个月。他初到联想,便受到重用,跟随柳传志身边。当日国家评选科技进步奖,联想得到消息,说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获了二等奖。柳传志大为不悦,觉得联想汉字系统怎么可以得二等奖而非一等奖呢?当日获一等奖的项目均与此前无任何区别,市场化程度既低,又无多大经济效益。联想汉卡的市场反映极为热烈,其又代表最新的技术,为何不能获得一等奖?他便派郭为去将一等奖追回来。
当日评选已经结束,名单业已内部公布,想更改结果可谓难于上青天。郭为一个评委一个评委地解释、谈话,居然获得了成功,最终公布的名单中,联想汉字系统终于获得了一等奖。
“郭为追奖”的成功,使柳传志见到了郭为的才华,也使联想从此有了“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之典故。不久之后,联想撤销宣传组组建公关部,毕显林成为第一任经理,郭为则负责日常的具体事务,他在联想青云之上的日子到来了。后来,年底的时候,郭为在12月30日的《联想世界》上写了一篇文章《“联想”的呐喊》,说起往事:
“当我向公司的全体同仁报告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联想汉字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时,我不得不说这是联想的呐喊!在经历了反反复复、曲曲折折的道路之后,我们终于把5%的希望变成了100%的现实。
“我们向倪总、秦老师以及十六室的同志们祝贺,你们十几年的追求终于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我们向胡老师及其汉卡组的同志们祝贺,没有你们的技术支持就没有今年丰硕的成果。我们向公司的全体同仁祝贺,我们高科技的生长点,已经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开花、结果。
“这是联想的呐喊,中国计算机界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我们计算所公司诞生,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第一个国家大奖由我们奉献。
“联想就是拼搏,联想就是创新,联想就是开拓!”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