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合资乐凯 跨国公司完美中国行动(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与邓凯达并肩而坐的乐凯集团总经理杜昌焘,始终在温和地笑着。杜相当明白,在蜂拥而来的记者面前,自己之所以成为另一个主角,是因为在这个国家,乐凯象征着一个具有45年历史的民族品牌,是因为对于这家独自充当“旗手”的感光企业的悬念:在“红黄绿”的影像大战中,民族品牌何以为继?
现在谜底揭开了,他必须为这个“世纪悬念”做出交代。“乐凯的合资选择是顺应时代的明智选择……乐凯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但从传统利益的角度,它需要双赢的伙伴……”那么,“为什么是柯达,而不是富士?”这位总经理再次感谢邓凯达尊重乐凯合资的三大底线,尊重乐凯的文化。这就是原因。那么,“这对乐凯有什么好处?”“乐凯是国有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次股权结构的变化,董事会也有相应的调整,必然影响乐凯的管理和企业文化……”
在记者们苛刻的追问下,杜一再强调对卤化银工业前景的信心,当然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他所提到的“国企问题”,包括柯达的高级经理们。自从1994年裴学德抛出“全行业合资计划”开始,他们就开始领悟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10年。
在CEO邓凯达全力推动柯达由胶卷转向数码时,他在中国的同行,却依旧在奋力突破国有胶卷企业的困局,这不能不说是强烈的反差。
杜是一条硬汉子,这绝非吹捧之词。他能使一个浑身是病的老国企在“红黄绿”大战中走到今天,这样的事实已经胜于任何雄辩了。
对于10年前,中国感光行业最严重的危机,人们津津乐道于乐凯独善其身,以“旗手”的身份抽身于“全行业合资计划”之外。但乐凯作为一个胶卷企业,却无法抽身于两个潮流之外:一个是洪水般到来的数码技术浪潮,卤化银技术不再是世界的潮流;一个是中国市场全面升级的胶卷大战。就连柯达与富士这样的巨头也苦苦求变。
还有一个乐凯根本无法抽身于外的,就是无论人们怎样让乐凯担负“旗手”的责任,都不能掩盖乐凯是身居在河北保定的老国企这样一个事实。
1996年年初走马上任的杜昌焘,就是在这三个坐标间,寻求乐凯的未来。坦率地说,对于未来,乐凯没有什么本钱参与柯达和惠普这些巨头公司展开的数码争夺战;乐凯在“红黄绿”的大战中,可以永不言放弃,但真正让他们内心焦虑的,却是国企病的困扰,这实际比数码的威胁还更现实,更急迫。因为,乐凯就是带着这样的躯体试图充当“旗手”。而当年实行合资合作的6家企业个个都是带着这样的躯体。
杜决心让“乐凯这张旧船票搭上 21世纪的客船”,但变革之艰难又曾让他在4年前不得不吐露心声:
我们目前走到哪一步了呢?打个比方,我们面对着一个病人,前几年是退烧消炎,现在要开始动手术了。以前不能动,动了就要伤命。1994年开始搞内部退休,我的前任只是小范围地进行了一点尝试,结果闹了两年,后来几乎无法正常工作……现在时机差不多到了……但与大城市比,在保定这样的小城市推行改革要更难一些,一是观念比较落后,二是社会的承受能力比较小……国企的改革比不上民营企业,大刀阔斧是不行的,掌握不好分寸是要翻船的,同时还要国家给一些政策。这虽然影响着改革的力度和速度,但也没办法。
4年了,当年因“98协议”而纳入柯达体系的三大感光国企,经过超乎想像的改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为邓凯达最终将柯达胶卷工业重心东移中国基地赢得了空间。
4年了,杜昌焘他们对乐凯的“手术”动得怎么样?
谜底在人民大会堂这一幕上揭晓,乐凯已由一个国有独资企业,变为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本持有乐凯股份从63.16%降为43.16%,柯达占有20%的股份,成为乐凯的第二大股东。柯达再次参与到中国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将最后一个中国感光企业,纳入其全球战略。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