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人才“远视症”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远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是选人用人上的通病。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千里马”长年困于马厩,不能驰骋千里,却不惜重金买“马骨”,让人困惑不解。这使我想起在气势磅礴的跨国商战中,泰国正大集团的人才战略。
泰国正大集团作为一家跨国性的巨型商团,早在1979年就开始了对华投资,迄今其投资区域已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创设合资、独资企业30余家,总投资达数百亿元。
正大集团的指挥中枢深深懂得,具有管理的最佳能力至关重要,而如何实现对日益庞大的中国投资网络的最优化管理,一直是正大集团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过反复考察和百般运筹,正大集团终于决定: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其理由:一是本地并不是没有人才,中国人口众多,人才济济,特别是党政机关里藏龙卧虎,所以完全可以选到称职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二是本地人才具有情况熟的优势,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施展才能;三是本地人才报酬相对较低。这个战略保证了正大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
一些领导漠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人才,有的是因为他们误把人才理解为全才。对于身边的人才,往往求全责备,更多的是看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比如陈景润,在数学的某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在许多方面往往还不及常人。在徐迟的报告文学《哥达巴赫猜想》面世之前,这位我国数学界的精英——杰出的科技人才几乎被埋没,待遇菲薄,疾病缠身。其实人无完人,人才在某个方面超出常人,而在另外一方面技不如人,这是正常现象。领导者的责任,就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人尽其才。
有些领导者还忽视人才的多样性。有时只重视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其实,振兴中华的宏图大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不仅需要经济建设人才,还需要治党治军人才;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人才,还需要胜任各项普通工作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一行干得好,有突出贡献,都是可造之才,有用之才。不能期望都是治国安邦的杰出人才,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才,更多的还是在某个方面的某个领域有建树的人才。
当然,这里强调开掘本地人才,并不是排斥吸引外地人才。大胆引进外来技术、资金和人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对本地缺少、能够创造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才,还应重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