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地狱与天堂(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疾风劲草
一幅中国画《初春》,在巴黎的画展中获得极高的评价。巴黎的《艺术》杂志说:“中国人以象征的视角,袒露了一种人生态度。中国人崇尚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幅作品中,颇具哲理的线条与色彩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这幅作品,捕捉了沙漠中初春沙棘树生命的瞬间:几片娇羞的嫩绿在狂风中摇拽,小树的根却牢牢扎在干涸沙漠的深处,以一种抗争的姿态去面对如此狂暴的自然。在画面的分割上也独具匠心:小树的根、叶只占画面的1/4,而3/4是狂风漫卷的昏暗天空及焦黄无垠的大漠……
这幅画诉说着一个故事:小树生命虽然弱小,但小树的根是它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力量的源泉。
《初春》是一首生命之歌。
我想到了“小草之魂”,我想到了女性的“活法”,我想到了女性艰难的人生之旅……
自立与抗争,是女性走向成功的基点。广言之,也是人们走向彼岸的航船。
社会的道德评价及赞美标准,常以结果来判定的,忽视失败者与奋斗者的足迹。但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或者说,一种自我生活的评价,奋斗的足迹可以求得一种心理平衡,获得一种“心安气顺”的境界。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发现了“新的亚原子粒子”而荣登诺贝尔物理奖的圣坛。
事隔十年之后,1986年,李远哲因化学基本过程的动力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问鼎诺贝尔化学奖。这些华裔学者,一时间似乎全身笼罩着光环,历史替成功者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但是,人们忽视了另一组数据:这些科学发现或发明耗去了一个人大半生的岁月。实验室成为他们与世界联系的惟一窗口,也是他们人生乐趣的神圣伊甸园。无非是说,人们在赞尝走上领奖台的成功者时,还应看到未走上领奖台的默默耕耘者……
所以,最值得称道的是女性“自立式”的活法。
它没有“公众性”职业的耀眼光环,看不见人们的笑脸和听不到掌声。也没有被社会媒体炒作的烦恼,更没有被人“无中生有”伤害的痛苦。
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不看别人的脸色,不为名累,不为利牵,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自由,一种超俗的境界。
“自立”是走向社会的起点。不依附、不等待、不气馁、也不自怨自艾。有多少热发多大光。这种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总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尽管某些“位置”并不十分理想。
做什么工作,并不重要。凭自己的劳动,花自己用汗水挣来的钱,心里十分坦荡。这种女性会显得十分满足,十分自信,甚至有几分“趾高气扬”。
魅力永恒
什么是女性永恒的魅力?花容月貌的娇羞,毕竟“昙花一现”。凭脸蛋过日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在大众文化中,如果群起效仿或者追逐歌星、影星,以娱乐性的“消费文化”代替了一切文化建设的话,那么,这个民族缺少创造性。
歌星、影星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星”们,他们仅仅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星”们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侧面,有着存在的合理性。但崇拜,近乎宗教狂热的崇拜,只能说明我们生命的苍白。过分的激情会使我们视力退化,愚昧滋生崇拜的土壤。
当我看到香港的“某大天王”来到某个城市的时候,那挂着两行热泪的少女们,拼命追逐、嘶喊、飞吻,我深感一种迷失自我的悲凉,一种社会生活的苍白,一种芸芸众生的浮躁。
女性永恒魅力不是花容,不是月貌,不是红指甲和弯弯的眉毛,也不是修长的大腿以及会说话的眼睛……
女性的魅力是咖啡,喝了有回味。女人的魅力是平静的大海,在深蓝的色彩中,蕴含了一种博大的情怀。
人们在敬一丹的身上,在她平静的表情里,在她以知识征服观众的言语中,我们看到了东方女性的含蓄,成熟女性的睿智。我们说,女性的魅力是与知识相连的,女性的魅力是用知识去充填的。
有了知识,就有了分辨美丑的能力。有了知识,就有了自信、自爱和自尊。
生活的美好是因为能够回味。历史总是在“回味”中才使人明白。
轰轰烈烈的生活,传奇式的经历,固然能够开启回味的闸门;而平静无波的生活,也有着“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执著。
人们常说“人生如梦,来去匆匆”,而把握匆匆的人生,把握住自己,需要坚韧的努力、踏实的脚步。当韶华已逝时,会留给人们蒙娜丽莎式的“永恒微笑”,就叫女性的魅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