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没长角前别被狼看到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将企业做大是所有企业家的理想,但抱有理想的同时,还需秉持小公司的心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谦虚让你得到尊重。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很多企业家正是在企业向新台阶迈进的时候,没有把握好管理尺度和方法,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总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个大企业,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了,却丢掉了自己最初创业时小心谨慎的可贵品质,最终让辛辛苦苦培植起来的企业功亏一篑。
一个企业在进入市场的时候,站在这个陌生的广场中央,面对市场上业已存在的众多竞争对手,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选择一块最适合自己的地盘的问题,即解决企业的战略定位问题。企业初期的战略定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发展。
可是,在这个市场上毕竟每天都有无数的企业诞生,都希冀着不断发展,都想在有限的市场上圈出自己的地盘,盖好自己的防御城池。早晚有一天在与你的城池相对的时候会出现你的城池,免不了的就是兵戈相见,残酷的竞争过后有城池沦陷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日复一日,究竟谁的领地还继续存在并持续发展呢?毕竟这是个物竞天择、剩者为王的时代!
企业要想生存下去,最好是先要主动走到角落里去。从企业定位上分析:就是要去选择生存定位,选择合适自己的生存定位,这样的定位至少有两个基本的好处:首先会减少投资成本。企业可以着重发掘自己独有资源,占尽周围的“天时”与“地利”,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我所用。二是运营风险降低,不易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市场竞争的风险也减少到一半,趁机快速发展,尽早完成企业从“生长”到“成熟”的蜕变。
我们看蒙牛集团在创业初期与竞争对手周旋的故事。1999年7月,牛根生注册1000万元成立了“蒙牛”公司。当时伊利的固定资产已经是几十亿,两者根本就不可能同日而语。蒙牛和伊利同处一片大草原,在奶源、市场等各个方面无不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关系。蒙牛创业初期,伊利利用自己的根基和财力对蒙牛各个方面进行打压。
牛根生拿出300多万元在呼和浩特进行广告宣传,最重要的一笔就是让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间冒出了“蒙牛”的灯箱广告。但没过几天,40多个灯箱广告就在一夜之间让人给用刀划了。
这时候,蒙牛还没有站稳脚跟。蒙牛启动市场毕竟只有1300多万元,在伊利、草原兴发这两个资本大鳄面前显得非常弱小,从竞争层面上看,兴发和伊利联手干掉蒙牛,是完全可能的。即使伊利只跺跺脚,蒙牛也可能东倒西歪,事实上也出现过蒙牛的奶车被拦截的事情。牛根生知道此时保存实力最重要,他开始“为别人”做广告:在冰激凌的包装上,蒙牛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有的广告牌上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蒙牛名为伊利和兴发免费做广告,实际上为自己做了广告,而且壮大了自身,防止了两败俱伤,保存了实力。结果,伊利和兴发看到蒙牛如此“大度”,不仅为自己,还为别人,又怎能忍心去“扼杀”它呢?
在冷饮和乳品市场上,价格战日趋激烈。牛根生决定利用自己地域、人力、能源等成本的相对低廉,又有一定的企业规模,以低价取胜。因此,他们向全国消费者做出了承诺:在全国市场上,同等价格的产品,蒙牛的质量最优;同等质量的产品,蒙牛的价格最低 ……再凭借奇特的营销广告战术,蒙牛的品牌形象确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牢牢地树立起来了。
牛根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硬是打造了一个敢和伊利老大哥叫板的蒙牛;最近一段日子蒙牛的风头更是胜过伊利,整个过程上演的“绝地反击”,无不体现着蒙牛没长角前别被狼看到的聪明和智慧。
再看东北辽宁的一家生产杏仁制品的企业,成立初期生产基地就选在沈阳市区比较繁华地带,本以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本想利用靠近市场、缩短销售渠道的成本优势来从对手那里分得一杯羹,没想到促销活动还在筹备中的时候就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注意。当时市场上拥有领导者地位的专走“高层”路线的甲企业以及靠大规模低成本战略来取胜低端市场的乙企业几乎同时采取了针对这家企业的促销“围剿”计划。
当时,这家企业的杏仁制品在品牌知名度上根本不是长期在该市投入大量广告经费甲的对手,由于初期规模较小,在价格上也无法与乙企业产品抗争,定位的不准确使得自己的新产品既不能赢得白领高薪阶层的青睐又不能获得普通大众的喜爱,弄了个进退维谷、上下两难的“尴尬”境地,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对手的凶残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落魄后的这家企业经理直到如今谈起这事来还心有余悸,他感慨万分:“终于明白这世界上还没有不吃羊的狼,乞求对手放过你简直是个天真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没长出角来之前躲远点不要让狼看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