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对《信报》的苦心经营(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回首信报的起步,崔恩卿总结了信报的“四大弱势和一个机会”。第一个弱势是队伍问题,没人,《戏剧电影报》二三十人,而且是做《戏剧电影报》,缺乏社会新闻的敏感性;第二个弱势是资金问题,没钱,当时《戏剧电影报》,充其量是持平状况;第三是市场问题,北京当时是三足鼎立,空间不大;第四是缺少后台资源,主管方北京市文联属于文化艺术界,不是做新闻的,也不是搞企业的。
但为什么还要做?崔恩卿认为有“一个机会”:北京的报业市场不像广州,相对平静,只有三张报纸。北京报业市场没有形成激烈竞争的态势,正在孕育中的《京华时报》很快面市。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京华时报》面市之后,《信报》进入的难度就会更高。崔恩卿还有一个宏观的判断:2000年以后,是中国主流报纸大发展的时期,21世纪前两个十年里将看到中国主流报纸的变革,各省的省报都将有所表现,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90年代是边缘报纸的繁荣,21世纪边缘报纸尽管很热闹,但面临的是升级的问题,你能不能升级为强势媒体,对报纸本身来说意味着“生与死”。在这个历史关头,《信报》仍然有机会,《戏剧电影报》在“四大弱势”的条件下,仅凭“一个机会”进入北京报业市场。
在《信报》的创办过程,内部也有过一些动摇,但是渐渐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节奏,崔恩卿用简单的“俚语”形式概括了《信报》的三步战略:
第一步坚持:娱闻入目、要闻适度、画龙点睛、冲击有术。
这个阶段的内容定位沿用《戏剧电影报》在娱乐新闻方面的优势,控制要闻数量以节约成本,主要追求报道的冲击力,使读者认识这张新报纸。
第二步强调:要闻醒目、娱闻丰富、引导消费、专刊不误。
这个阶段《信报》已经调整定位,把要闻放在首位,并保留娱乐新闻的特色,同时推动消费新闻、专刊的出笼,力图为下一步的广告经营做好铺垫。
第三步,放手放量、四轮驱动、广告担纲、扩展适度。
这个阶段,《信报》就像一辆蒸汽机车,已经开动了机器,轮子渐渐运行,有了一定惯性。所以全面推进采编、发行、广告、活动四个方面的运作,使这辆车持续运转,进行不断加速、稳步前进的轨道。
崔恩卿创办信报时仅凭690万启动,实际上还不够一个月的运作,资金是信报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崔恩卿认为,即使资金不足,发行市场也不能停,发行市场的停顿无异于自杀。发行量必须要相当或超过竞争对手,否则无法在其他方面超过竞争对手,所以即使资金紧绷也仍然要放手放量。
等到报纸上了正轨,崔恩卿提出了“四轮驱动”理论,他认为报业有四个轮子:采编、广告、发行和策划活动。“四轮驱动”成为了《信报》的指导思想,《信报》一直在采编、广告、发行这三个方面追求一种平衡、稳健的发展,而“策划活动”这第四个轮子,更成了《信报》迅速崛起的一个强大推动力。《信报》在创刊三年来精心策划了许多有影响的社会活动,既使报纸扩大影响、树立品牌效应,又通过社会活动和广告客户建立了深入的关系。这是一种低成本推进的方式。第四个轮子把前面三个轮子串联并带动起来,使报纸获得更强大的推动力。
三、融资历程
在《北京娱乐信报》进入北京报业市场的时机的选择上,崔恩卿以他对北京报业格局的判断,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当时,市场化的报纸主要是三家:《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报业市场竞争并不十分激烈,这个时候是《信报》进入市场的最好时机。后来北京报业市场的发展证明崔恩卿对这一选择的判断是正确的。四年后北京市场已经开始发育成熟,目前北京报业市场上除了党报、行业报之外,市场化的报纸也有了六七家。
对于《北京娱乐信报》的融资之路,崔恩卿把它形象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空城计
《信报》的启动资金是690万元人民币,而且是信报创刊半年后才完全到位。其中姜昆的昆朋网城投入300万元,老舍基金会投入90万元,另外的300万元是《信报》自身的资产和《信报》职工的股份。但最开始到位的资金只有姜昆昆朋网的300万元和信报自己的100万元。《信报》就在险象迭生的海洋中起锚航行。最初的几百万元崔恩卿主要用来稳定军心,不拖欠工资奖金,所有活动按计划推进。
《信报》记者黄英曾经在“老实交待——一个不可拷贝的新闻奇迹”中记录崔恩卿当时的困境:“每天晚上一沾枕头,就感觉所有的事情都压了下来。而且,这些压力只能他一人承受,许多话在当时不能跟任何人说……确确实实夜不能寐”。翻开崔恩卿《渔者心曲》第85页,内有一诗《高空写竹》,写于2001年5月30日,诗云:“三度赴美五月天,京华信报正比肩。凌云安坐写秀竹,此君高处不惧寒。”诗后自白说:“当时正逢北京对外友协名义组成的北京摄影家赴美代表团5月底访美,我是团长。第三站是芝加哥。身在万米高空,心系娱乐信报,想到《京华时报》大举进军北京市场,而信报已到‘弹尽粮绝’之境,信笔在飞机上的餐饮单上涂抹起来,低头一看,全是杂乱之竹,心绪不宁啊。”崔恩卿为《信报》下一步的生存与发展,殚精竭虑,“人家说《信报》唱空城计,尽管说《信报》没钱了,我也承认,但是有一条,工资不拖欠,报纸照出,这也是事实,怎么来的钱,我暂时不报告。”当然,崔恩卿后来还是报告了,这就第二步的“草船借箭”。
(二)草船借箭
崔恩卿创办《信报》之后,得到了造纸厂和印刷厂的支持,报纸的运行成本、资金消耗主要用在纸张和印刷上,《信报》先后跟两家造纸厂达成“先用纸后付款”的协议。再加上印刷厂的支持,信报的初期发展得到了保证。崔恩卿后来总结到:“我个人在业界的信誉是促成合作的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这其实也等于一笔风险投资,他们在培育未来的大客户,这是个市场行为”,“最关键就是所有的投资者选择《信报》。还是对北京的市场做了一定的分析,对市场前途做了分析,做了风险投资,不是押宝。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是三年:一年赢,二年平,三年发展。一年赢是赢得市场;二年平是基本走上良性循环,达到收支平衡;第三年发展,如果第三年有了相对的发展。我三年的指标基本达到了,《信报》基本上走上了良性循环。这时我们的团队相对成熟了,即使有人往回拉,也拉不回来了。”后来崔恩卿坦言,由于竞争加剧,信报的运营周期改为五年。第三年持平,第四年赢利,第五年获得更大利润。
(三)火上浇油
2001年5月,《京华时报》创刊,拥有充足资金和强大背景的《京华时报》,在未出报之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广告铺遍北京城。它的面世,让信报已达到一个高度的销量迅速下降,发行队伍也发生转移,刚刚培育的广告客户立即产生了彷徨。面对此种情势,《信报》烧了两把火。在八月份时,《信报》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叫双百方针,第一叫百报千员闯市场,组织千人大军,每人每天要卖100份报纸。以这样的攻势占领市场,在发行的政策上就是卖报的钱一分钱不赚,但是一定把钱交回来我再给你,不是无偿赠报。第二个百站千点扫楼盘。北京是100个站以上,不要收缩站,我们也犯了小错误,把几十个发行站收缩了,这个发行一点要扩大,点要多,开始的时候用人海战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就是拿发行的钱养发行队伍。反正是债多不愁,欠一分钱就担心,欠100块钱就是他。这样就稳住了阵脚,冲上了20万”,在这个基础上广电集团同意投资信报,这正是“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