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994:胡厉之争轰动海外(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从来没有主张“取消特区”,而是主张取消“特区优惠政策”。大家都晓得,这是两个不同主张。
从1994年中国实行中央地方分税制以及新税制。它的根本原则是“统一税制、统一税率、公平税赋”。这势必要触及特区的优惠政策。在中国搞统一税制还是继续沿用非统一税制由此引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特别是中央与特区的矛盾。如果“特区不特”仅是一种学术观点,特区领导人不会伤肝火的;如果这一主张变为一种政策,就不能不使他们大为恼怒。
可能是因为有了市委书记在前面打了头炮,再加上胡鞍钢的不依不饶(用《深圳特区报》编者按的话说是“由于某学者日前仍喋喋不休”),到了1995年秋天,双方几近刺刀见红。《深圳特区报》连续发表了杜吉轩三人合写的《办特区是搞特权吗》、郑炎的《浅议学者与学棍》和吕延涛的《棍子向谁打来》等文章。这些文章的火药味一篇比一篇浓,和胡鞍钢的言辞一样,犀利有余,而风度则略显不足。
吕延涛的《棍子向谁打来》言辞尤甚: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否定中央的特区政策,反对继续办好特区,主张“特区不特”甚至要取消特区的论调却甚嚣尘上,与中央大唱反调,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某“著名学者”。此人不但利用国内各种讲坛,而且借助境外媒介,对特区和特区政策大肆攻击,并罗列了特区九大“罪状”。对特区大打棍子。
请看,明明特区是中央确定的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场”和“排头兵”,他却说是搞“特权”,会阻挠和反对改革开放;明明特区对全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却说是人为地加剧了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明明特区政策是小平同志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他却说是少数人“通过经济寻租和政治寻租寻求垄断权和特权的结果”;特区的高速发展明明是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作出了贡献,他却说由于特区的发展把东西部差距拉大了,是一种危险。这位先生的一系列言论,到底是要反对什么,他的棍子打向谁,难道还不清楚吗?
看过双方的这些文章之后,人们禁不住产生这样的担心:一场学术之争,会不会演变为一场政治批判?
就在这时,这场争论像是断了琴弦似地戛然而止。
10月14日,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突然发出通知,要求深圳所有传媒立即停止刊登所有有关“特区不特”争论和不点名批评胡鞍钢的文章。
这样,从1994年春天到1995年秋天,这个争论持续了大约一年半时间。
关于制止这场争论的原因,有研究者说,“显然是由于来自北京方面的指示”。香港《明报》也用大字标题表明是“北京施压禁深圳传媒‘围剿’胡鞍钢”。人们由此猜测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像胡鞍钢这样一位学者如此大动干戈的做法欠妥,更何况当时胡鞍钢本人并不在国内;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争论的内容所涉及到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过于敏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