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走不出去难走出去更难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据国家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累计设立境外企业6960家,协议投资137.8亿美元,实际投资93.4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420家,签订对外劳务合同金额295.2亿美元,外派劳务人员273.4万人次。上述数字,是中国近几年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果的集中体现,但是,它比起日本全球出击的成果仍然小得多。首先,日本的跨国企业超过十几万家,是中国海外企业的20倍以上。另外,日本在海外总资产达到32046亿美元,其中13200亿美元为掌控各国的金融债券,其它18766亿美元是直接投资海外制造业和不动产。有专家认为,日本每年从海外获得的2000亿美元净利润,相当于经营20000多亿年产值,约占日本国内总产值47496亿美元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日本国内企业倒闭一半都不可怕,反正它有庞大的海外资产撑着。例如,目前,世界100强中跨国集团有23个是日本企业,其中伊藤忠株式会社等年产值都在1000多亿美元以上。由此可见,中国企业牛气不得,尤其是优绩上市公司有了钱以后不要停止不前,眼空四海,目中无物。其实,要想挤入世界100强跨国巨无霸大企业还早着呢!
神州数码郭为曾经谈到,今天提出基业长青的概念对于中国企业太早了一点,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还根本没有适应WTO以后世界市场的经济规则。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还没有真正解决融入全球化竞争的问题,更无法言及企业内部达到国际管理水平,达到基业长青。
的确,几年来中国企业对于市场的争夺已经越来越激烈。几年前从新浪出来自己创业的王志东也感叹,现在进入市场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以前也许你十几万就可以创办一个企业,但是现在十几万是什么都做不了,企业筹备阶段就得准备几百万,一旦启动,就得需要上千万的资金。
全球化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但是,中国企业真正感受到全球化生存和竞争环境的滋味,还是在最近两年。现在我们真切地看到,跨国资本的流动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已经对中国经济和中国本土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比想像中艰难。中国公司现在经常碰到海外的反垄断法、反倾销法,还有来自各个行业标准的压力,行业集体出问题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对于融入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而言,2004年具有代表意义。接二连三的遭遇,在显示国际化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一块难啃的蛋糕摆在它们面前。中国的经济学家另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自己头上有一个无形的屏障,怎么也无法突破,这就是“全球化天花板问题”。
对中国企业而言,全球化的天花板是如此的低沉。20余年的“以市场换技术”让我们始终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汽车业就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例,不仅先进技术没学到,市场也丢失殆尽。想想也是,核心技术是外国公司的命根子,岂能传授他人。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只好搞OEM(代工)类的低层次生产,做外国企业的生产车间。而一旦意欲谋求世界市场,便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壁垒,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大棒随时恭候,反倾销的不合理诉讼也会让你疲于应对。我们看以下案例:
2004年12月初,就曝出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CAO)因违背套期保值原则,越权违规炒作,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中亏损5.5亿美元。过去7 年里,中航油净资产神话般地增加了761倍;但仅仅几个月时间,大厦就坍塌了,资不抵债的中航油,不得不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2004年12月27日,传出中国彩电业巨头长虹在美被骗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的消息,作为国企绩优股龙头的长虹将首次出现大幅亏损,股票当日临时停牌;重新开盘后,连续两天跌停,长虹遭受了有史以来的重创。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价值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PC鼻祖IBM的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然而,由于全球化运作经验的缺乏,与IBM整合的艰难之旅,摆在联想面前的这些难题,使其国际化之路充满变数。没有人敢断言并购一定能给联想带来灿烂前程,但由此引发的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已经硝烟弥漫。果然,接下“烫手山芋”的联想还来不及完成整合,开展实质性工作,对手们就在家门口开战了。业界老大、老二的戴尔和惠普的联手出击,采取联想惯用的价格战略,推出低于7000元的笔记本电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更加让人遗憾的是,在并购IBM PC刚刚尘埃落定的2005年4月,又冒出了戴尔美国员工在致原IBM的一位美国客户的信件中称,“现在客户们每买IBM的一美元的产品,都是直接支持和资助了中国政府。”试图劝说IBM的原客户采购戴尔的产品。 消息表明,类似营销手段,尤其是在联想宣布购并IBM PC之后,在戴尔公司销售人员中并不是特例。
由于联想是在中国市场第一个反击戴尔的公司,这说明戴尔内心惧怕联想。于是他们采取了“这种不讲良心的做法”。再于是,联想出于大家的风范,发表正式声明:“对戴尔公司出自市场竞争需要,而妖魔化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做法感到遗憾;并表示作为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应当遵守基本的商业准则,尊重各个国家的政府及企业,公平竞争;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新联想非常有信心面对各种挑战,我们会凭借实力竞争,遵守商业准则,新联想会向全球客户证明我们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
看来,杨元庆和联想真的需要以虎狼之师的威猛来打赢这场硬仗。“要战胜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的自身条件将会更残酷,如果我们每一个细胞、每一个个体都不具有竞争力,那这个企业会有竞争力去抗争吗?”
因此,我们认为中航油、长虹、联想三家国际化大企业的所遭受的困局,又一次验证了那句老话: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陷阱。国际市场这块大蛋糕,不是任何人都能“咬”上一口的。
在随之而来的2005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在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继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之后,6月30日,欧盟又宣布了对来自中国的劳保鞋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决定。可以说,近年来,在中国对外贸易进入扩张期的同时,中国开始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据世贸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占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专家指出,全球经济在逐步回暖过程中,已进入贸易争端频发时期,中国毫无疑问将承受更多的贸易摩擦,而且呈现出逐步加剧的态势。最近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发布消息,经过10天对国内企业的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因为美国对我国纺织品设限,我国受此影响的企业超过1万多家,其中6成以上企业受到严重影响。
专家指出,未来10年,中国将完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除了在纺织品、鞋类、家具等产品上与其他贸易强国发生贸易争端外,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也将与美欧发生贸易摩擦。这种剧烈程度还体现在摩擦形式的日趋多样化。除了遭遇反倾销调查,中国也开始面临反补贴和特保调查。除了遭遇传统贸易壁垒,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产品将更多地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际化一直是中国企业的梦想和发展战略。实现梦想,不止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需要实力、科技、经营策略和管理手段等诸多条件的支撑,国外企业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最好的证明。以三星为例,从半导体、液晶产品到手机等娱乐终端,三星花40多年时间铺就了国际化道路,而且几乎是倾国家之力,其技术积淀之深,产品线之丰富,全球视野之广,令人叹服。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上,投机侥幸、急于求成或者好大喜功,像中航油的巨亏、长虹的海外受骗、联想并购的前途未卜,都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国际化的道路要比想像中更艰难。
未来10年中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但如果把眼界放得更宽广一些,“与国际对接”离每个产业、每家企业并不那么遥远。也许,“与国际对接”的能力与魄力,将成为下一个10年的通行证。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