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7节 助人成功的五大能耐(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能耐可不是凭空说有就有的,如果没有机会展示的话,谁知道一个人有没有能耐!中国人痛恨的就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因此对中国人来说,他人的本事要眼见为实。在旧中国,时常可以见到擂台赛,擂台上比的就是人们的能耐。
等到上了台,大家的能耐孰高孰低顷刻便见分晓。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可见,一个人有没有能耐,拉出去遛遛就知道了。可惜社会上多的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的人。
那么,中国人的能耐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当然也要结合具体的事来看。其实中国人一向信奉的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是他想干的事,就一定要想办法干成,而且要干好。为了把事情办得圆满,中国人自有一套主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哪些方面的能耐,使得中国人具有了成功的底气。
坚忍不拔,锲而不舍
中华民族是有着顽强斗志和坚忍意志的民族,中国人民勤劳朴实、不畏艰险。“愚公移山”虽然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愚公精神却代表着大批中国人的精神,也就是一种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而一度颇为甚嚣尘上的所谓“移山不如搬家”论,其实是很荒唐可笑的,因为这一论调没能领会到这则寓言的内在寓意和深刻内涵。其实故事里的“山”,有一种内在的象征意义,它并不是什么自然界的普通山脉,而是象征着困难;困难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不搬走它,它照旧存在。如果愚公选择“搬家”的话,倒也轻快,绕着困难走,不费吹灰之力,但终究只能是一事无成。
困难总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不会遇到困难。困难就是这样,你不去征服它,它就会征服你;要想绕开它?办不到。如果在困难面前两眼一闭,自然眼不见心不烦,但那岂不成了自欺欺人的“掩耳盗铃”式的行为了么。一味在困难面前回避、忍让,迟早会使自己四处碰壁、一筹莫展。当年毛泽东主席借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大家“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用以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人因袭传统、并在战争年代铸就的这种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是值得发扬的。凡事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水滴尚能石穿,更何况人的恒心和毅力呢?
当然事情也不要太过分,如果愚公精神发扬过了头,恐怕未必是好事,那就成了刻板固执的钻牛角尖式的行为了。中国人不赞成一条道走到黑,也很鄙夷那些“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中国人欣赏的是“苦干加巧干”,而不是一味的蛮干。
顺时应势,通权变达
既然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那么当“此路不通”的时候,自然就得另寻别途了。中国人做事情,从来就不死心眼;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劲,赶紧掉头。当然,中国人为了达到目标,还往往喜欢走捷径。正因为没有循着前人的老路前进,结果常常收到曲
径通幽的效果。这一切,都是因为国人具有灵活权变、求真务实的精神所致。
我们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对人的日常行为提出过“权变”的思想。而在这一点上,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走得更远。他认为管理之道是要随时间的推移而经常变化的,“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唯有不断变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然,先哲们的这些大而化之的道理,且不必过多深究。还是来看看具体的管理问题吧。管理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总会碰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凭的不是现成的方法,也不是书本上的教条,更不能通过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得出结论来,它靠的是什么?是人的经验与智慧。一方面靠人们从过去的实例中归纳提炼,另一方面也要动用自己的头脑,对局势进行判断,然后决定如何应对,并能选择合适的时机。在这种时候,千万固执不得。
所以说,中国人有一大特色,就是“不固执”。本来“固执”有一个同义词,叫“执着”,这是一个褒义词,表示一个人坚定、顽强,不达目的不罢休。本来为人执着一点未尝不是好事,但是如果执着得过份,那就成了“顽固”了。“顽固派”一般来说,是比较让人讨厌的。中国人经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顽固派不能顺应时势,自然也就是不识时务,难免会被历史所抛弃。
对中国人来讲,不墨守成规、不拘泥定法,一切因时而移、因事而异,在变中图存、在变中求进。这才是我们应当秉持的通权变达精神。在中国人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时代对这种精神作了更精辟的总结,那就是四个字——与时俱进。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我们说,中国人一般还是比较有忧患意识的,譬如那个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的杞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当然,杞人只是个别极端的特例,不足为训;不过就普通中国人来说,他们为人处世也总是很谨慎小心的。
中国人不喜欢冒风险,他们多数都是“风险厌恶者”。对此我们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一个人面临两种投资选择:一种是他有百分之百的机会赢得100元,另一种则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赢得300元,却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会损失100元。面对这样的赌局,我们该如何选择呢?相信对多数中国人来说,肯定会作出第一种选择。即使第二种选择更诱人,但只要它有风险存在,我们权衡再三以后,还是会选择相对稳妥的一条路,哪怕在收益上打点折扣。虽然说为数不少的人都会有赌徒心理,但那往往是在未来完全无法预期的情况下,人们才容易孤注一掷、放手一搏;如果未来收益的概率能够确定,人们肯定选择风险更小的获益方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