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助人成功的五大能耐(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正因为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没准什么时候就会有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所以传统上中国人一般都保持着警惕的心态,时刻准备应付危机。中国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因此万事早作打算,是不会有错的。有一些中国人很有意思,他们出门时总要抬头看天,哪怕天上阳光灿烂,也不忘带把雨伞预备着,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嘛,还是未雨绸缪保险。而传统的中国人在生活中一贯有俭省、储蓄的倾向,就是为了防备将来的不时之需,因为传统的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总是倾向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所以传统的中国人对于美国式的“借贷消费”以及信用卡透支行为,是很难认同的。这样我们也不难理解,传统的中国人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思想观念的根源了。
中国人在享福的时候不忘过去困苦的时候,常常“饮水思源”、“忆苦思甜”;在和平的时候也时刻警惕战争的威胁,所以中国人的生命力格外顽强。俗话说,“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这便是中国人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态度。
中国人这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在管理上也带来了诸多的好处。有道是,“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危机没有到来的时候就要时刻强调危机意识,提前建立妥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对预案,这样才能保证随时应付突发情况,确保一切都能井然有序、万无一失。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面,和谐是非常强调的一个层面。君子以和为贵,和气方能生财。可以说,“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因此,中国人把“和为贵”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以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同样也是一种“和”。
和谐,还有着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那就是要求人们能够倾力合作、精诚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只要上下戮力同心,事业自然就会兴旺发达。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便是此理。一些中国人虽然有“窝里斗”的毛病,但一旦遇到外部的严重危机,在大节上还是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这正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需要的是整体的、全面的团结,而不是局部的、小团体或小圈子内部的团结。那样的话,不仅不是团结,反而意味着分裂。“君子和而不同”,不像小人那样,为了自己的私利暂时“团结”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朋党”,蝇营狗苟,贻祸无穷。
总的来看,“贵和”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带有浓重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
中国人喜欢和谐,用“和谐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才能够“圆满”,和谐而非讨好,是中国人的重要特性,体现在管理上就成了一种“能耐”。
明察秋毫,防微杜渐
中国人向来都是很敏感、很谨慎的,任何事物的一点细小微渺的征兆都不会轻易放过,粗枝大叶者往往让人瞧不起。而且中国人觉得,在很多小事情上足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大节。东汉的陈蕃,是清流的领袖,在朝野名声很大。不过他年轻的时候,生活却比较随意,个人卫生习惯也不怎么好,几乎可以用“邋遢”来形容。他居住的斗室,才巴掌大的地方,不要说每天三次消毒,就连打扫,恐怕也得半年一次。不过陈蕃的舅舅却挺讲卫生,有一次戴着口罩去看他,刚进门就看到几只破袜子七零八落地粘在地板上,墙角还横七竖八地摆着几个空酒瓶,瓶盖扔得满地都是,室内看不到天花板,抬头只见一大片蜘蛛网,几只蜘蛛正在那儿呲牙咧嘴、旁若无人地上网。他舅舅看到这里,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皱着眉头捏着鼻子责问陈蕃道:“这么多蜘蛛网还不快打扫打扫,我看你这儿都快成网吧了。”没想到陈蕃却振振有词:“大丈夫当扫除天下,何事一屋尔!”他舅舅也急了,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终于轮到陈蕃没词了。
至于陈蕃的毛病改了没有,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故事却告诫我们:小处不可随便。虽然很多中国人一再标榜“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但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还是很难得到众人的谅解的。中国人习惯于见微知著,从再小的事物中也能看出大道理。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就是说中国人从来不肯忽视细节,而且能够以小见大、体察入微。
中国人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有句成语叫“一叶知秋”,看见树上掉下一片叶子,于是那些感情细腻的人就知道,秋天要到了。秋天总是要来的,他比别人知道得早些,自然就能早作打算。对管理者来说,时时处处也都要占这样的先机,我们说,高明的管理者一方面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总揽全局、把握主流,但同时也不能放过一些细枝末节的微小变化。一点小瑕疵可能带来致命危害,大名鼎鼎的“协和”式客机失事,据说起因仅在于一个小小的螺帽,可见斗筲之物往往干系重大,岂能掉以轻心。
因此管理者一定要能洞悉微小的事物,并准确地判断其发展趋势,加以适时引导。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其源头照样不过是涓涓细流,浅得只能浮起小酒杯而已,俗称“滥觞”。所以说,当事物尚处于微小之时,要处置它简单得很,可一旦它成长壮大或羽翼丰满了,再想变易就难了。管理工作中的情形也是如此,任何流弊,必须在它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予以扼杀,否则若是等到积重难返、尾大不掉,那就一切都晚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何等深刻的教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管理者做到明察秋毫,并且能以身作则,防微杜渐,而不是事到临头了再临阵磨枪。如果见到兔子才撒鹰,羊儿丢了再补牢,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那可不是管理者该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