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支撑的远大目光(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RCCP能力测评系统的基础上,本次调查还对受访经理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除了可以了解到中国职业经理人战略管理能力的综合水平及其各子内容一些特点外,还发现了中国职业经理人战略管理能力存在以下三大致命伤:
◆越俎代庖的战略考虑方向
战略制定的合适与否和制定战略的职业经理人与其职位的匹配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在调查中发现,职业经理人在制定战略时往往越俎代庖,过于热中和自己职位不匹配的企业长远战略的制定与规划,却不能较好地为自己领导的部门制定战略,也不能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
被问及“您明确地知道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前景吗”时,85.23%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选择了“是的”,8.36%的经理人选择了“不清楚”,6.14%的经理人选择了“不是”。
被问及“当高层的决策不太合理时,下属是否应该在私下多作思考和讨论,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时,85.28%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选择了“应该”,10.47%的经理人选择了“不应该”,4.25%的经理人选择了“无所谓”。
被问及“您对企业长远战略的关注程度”时,42.35%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选择了“非常关注”,20.12%的职业经理人选择了“比较关注”,5.13%的职业经理人选择了“不怎么关注”,0.53%的职业经理人选择了“说不清楚”,0.30%的职业经理人选择“不关注”,而有31.57%的职业经理人选择了“经常考虑长远战略”。
问卷分析及深度访谈中,中国职业经理人对企业长远战略具有很高热情,而且非常热中于参与到企业长远战略的规划过程中来。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长远战略合适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职业经理人进行科学战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它在规范努力方向和激励员工这两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然而,企业长远战略更多的是意识层面和属于未来的东西,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应该是以具体战略为依托的各种实实在在的企业管理和创造行为。
从过高评估自身的战略管理能力到对企业长远战略的集体性热中,中国职业经理人难免表现出盲目和虚浮,这可能出自于那种角色错位的意识偏差和沉醉于企业大战略的自恋情绪,这种态度上的偏差或许就是中国职业经理人战略管理能力测评的结果并不理想的原因。
◆本本主义和偶像主义
流行代表力量,但是,流行只有符合企业的土壤,它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潮流。中国职业经理人在模仿流行和成功经验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较高的天赋,有时甚至因为过于迷信而忽视了企业的实际,陷入了本本主义和偶像主义的误区。
被问及“您对‘敏捷竞争’或‘速度竞争’等战略理论的认识”时,超过90%的中国职业经理人表示他们“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余下不到10%的经理人表示他们“不怎么了解”或者“不了解”。
被问及“您是否关注著名企业的成功战略管理经验”时,超过80%的经理人表示他们“比较关注”或者“非常关注”,余下不到20%的经理人表示他们“不怎么关注”或者“不关注”。
被问及“您在工作中总会设法实践著名企业的成功战略管理经验吗”时,超过60%的中国职业经理人表示他们有这方面的经历。
中国职业经理人对流行战略管理理论和著名企业的成功战略管理经验都具有很高的热情和模仿倾向,但是,在实践当中,管理效果并不明显:在所有表示应用过流行战略管理理论和著名企业的成功战略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当中,只有不到5%的经理人对实践效果给予肯定的回答。
在RCCP能力测评系统中,中国职业经理人分析企业环境的能力只有58.21分,还没有迈过60分的门槛。由于环境分析能力的相对缺失,就难以洞察企业的所在位置和将会到达的位置,更不要说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作深入分析之后制定出既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又符合企业内部实际的合理战略。“58.21”,残酷地成为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致命伤,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我们眼中理性的职业经理人为什么会犯着感性的“本本主义”和“偶像主义”的错误。
存在即合理,经理人对流行理论和成功经验的痴迷和其在模仿实践上的失败都有着深刻的主观原因,面对恶劣生存发展环境的恐慌而产生强烈的改进愿望,但是,却缺乏合理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因此,盲目乃至失败都不可避免。
◆虎头蛇尾的战略实施
战略不管是宏观的还是具体的,往往都规定了企业在较长一定时间内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如果既定战略朝令夕改,会让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无所适从,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开展工作。然而市场的复杂和多变却又无法逆转,这又决定了稳定只能是相对的,因此,职业经理人又必须把握好“稳定”的时机和幅度。
被问及“战略是否能较为完整地持续执行下来”时,有近60%的职业经理人选择了“不能”,仅有近30%的职业经理人选择了“能”,还有约5.62%的经理人选择“说不清楚”。
被问及“战略不能较为完整地持续执行下来的原因”时,50%左右的职业经理人认为是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迅速”,30%左右的职业经理人认为是“战略目标缺乏科学性”,15%左右的经理人认为是因为“老板朝令夕改”,而有5%左右的经理人选择了“不清楚”或者“其他”。
中国本土企业往往缺乏长远战略甚至具体战略,就算有,大都不能较为完整地持续执行下来。造成企业战略不能持续实施的原因职业经理人是负有责任的:缺乏对环境的深刻分析和准确的预测;缺乏对企业长远利益的考虑;不能很好地协调企业的远大理想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作为在战略的制定实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职业经理阶层在企业间甚至行业之间较为频繁地流动。
一般认为,国企的经理人流动率相对较低,对战略的执行更有持续性。但是通过交叉分析后发现,国有企业的战略变动更为频繁,执行情况更加不能让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