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昭君怨

  前人说作咏史诗,若黏着一人,囿于一事,定非高手;须以己为主,别有怀抱,风神摇曳,俯仰感慨,方为绝唱。如果以此作为标准,衡量古今咏史诗,必然首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这组诗分咏长江三峡中的庾信宅、宋玉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和《秋兴八首》作于同时,并且享有同样的声誉。诗人通过吟咏这些位于三峡的古迹,这些曾在三峡生活过的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的情怀。清人卢世?说杜甫作这组诗,“以一身之全力,为庙算运筹。为古人写照,一腔血悃,万遍水磨,不唯不可轻议,抑且不可轻读,养气涤肠,方能领略”(《杜诗详注》引)。
  昭君村(即今湖北兴山县宝坪村)在香溪上游,是西汉王昭君的故里。王昭君,名嫱,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关于昭君的记载,最早出自《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后来在《后汉书·南匈奴传》、《西京杂记》、《琴书》中,又增添了不少内容,形成一个动人的故事。汉元帝时,昭君被选入宫中,因宫女太多,不能一一召见,汉元帝就叫画工毛延寿替宫女画像,再从画中进行挑选。许多宫女都用钱贿赂毛延寿,希望他能将自己画得漂亮些。只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这样做。毛延寿就把她画得很丑,为此昭君一直身居冷宫,心中郁郁不欢。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昭君自请嫁给单于。辞行时,元帝发现她的美貌为后宫第一,十分后悔,本想把她留下,又怕失信匈奴,只得忍痛割爱,一气之下,将毛延寿杀了。昭君到匈奴后,生了一个儿子,立为宁胡阏氏。单于死后,昭君上书成帝,请求回国,成帝命她入乡随俗,于是又嫁给单于前妻的儿子,生了两个女儿,以后就死在塞外。据《一统志》,昭君墓在古丰州西六十里(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传说塞北多白草,唯独昭君墓常青,故称为“青冢”。墓表和汉代帝王陵墓,颇多相似之处。
  王昭君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历代作家所喜爱的题材。当然,由于各人的立意不同,因此所表现的昭君形象,也有所不同。其中大多数作品,都写其离别的怨思,以及对汉朝无恩的怨恨。自唐以后,诗人开始在这陈旧的题材上翻新,如储光羲的《明妃曲》,写单于对昭君的体贴:“胡王知妾不胜悲,乐府皆传汉国词。朝来马上《箜篌引》,稍似宫中闲夜时。”白居易《王昭君》,写昭君对汉帝的思念:“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王安石的《明妃曲》,写家人对昭君的劝慰:“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这首诗,主要还是表现昭君的怨思。起句写山水逶迤,钟灵毓秀,以天生丽质,遭人事摧残,能不怨恨?一去紫台(汉宫),是怨恨的迸发;独留青冢,是怨恨的归宿;画图识面,是生前失意的怨恨;魂魄空归,是死后无依的怨恨;而琵琶声声,诉说衷情,又将这种怨恨,永远流传下去。这首诗不以新奇取胜,但辞气浩然,韵致高远,以苍凉激楚之声,包举昭君一生怨恨,并通过吟咏昭君的哀怨,为高才不遇寄慨,寓其身世流离之恨,“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沈德潜称为历代咏昭君诗的绝唱。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将毛延寿看作是昭君悲剧的制造者。毛延寿固然有罪,但若将责任全部推到他的身上,未免有些冤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明妃曲》)。王安石首先为他翻案,认为昭君的风神体态,绝非画笔所能表现。清人刘献廷的诗,则将责任直接追究到汉元帝的身上:“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王昭君》)汉元帝轻德好色,己不足道,又将选取美女的权力,轻付于人,致使宫中第一丽人嫁给匈奴单于为妃,其昏庸无能,一至于此,无怪连欧阳修这样的长者,也要挖苦他:“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再和〈明妃曲〉》)明初诗人高启吟咏此事,含意更为深刻:“妾语还凭归使传,妾身没虏不须怜。愿君莫杀毛延寿,留画商岩梦里贤。”(《王昭君》)像毛延寿那样的画工,本来只是“主人所戏弄,倡优所蓄,流俗之所轻”的小人物,其行为全都由帝王来支配。如果汉元帝能像商王、武丁那样,不画美人画贤人,不求美人求贤人;像汉明帝、唐太宗那样,为功臣画像,以激励士气;那么,又怎么会需要以昭君的美貌,作为一种政治礼品,来换取匈奴的欢心、换取国家的安宁?又怎么会有昭君出塞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