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自杀的“现代派”

作者:王宇平




  当施蛰存在八十五岁高龄时,说起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却是《小珍集》中不为人所熟知的《鸥》(30),它所讲述的是都市里的一个银行小职员对自己海边村庄的乡愁。小说主人公小陆“端坐在上海最繁盛市区的最大银行中做着白鸥之梦”,这当然是一个白日梦,“从笔下吐出的无穷尽的数字中证明了他是没有回到家乡去住着的权利了”,而且他“并不是真的想回去”。只是这机械的无趣的工作让他觉得疲惫和怅惘,而烦嚣都市中富丽的现代建筑物、一流的娱乐场、光与影构图的画廊、丛集着的仕女队伍,又让他感到了“拙陋”和“渺小”。最后,他在“完全上海化的摩登妇女的服装和美容术里”惊愕地认出了他最为怀念的乡下的邻居——他初恋的女孩儿。也许,这个故事才是真正体现了他感受到的那个年代上海的“现代感觉”:“那唯一的白鸥已经飞舞在都市的阳光里与暮色中了,也许,所有的白鸥都来了,在乡下,那迷茫的海水上,是不是还有着那些足以偕隐的鸥鸟呢?” (31)小陆开始“意识到一个‘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世界的恐惧和忧虑”,于是,正如马歇尔·伯曼所说:“这种感觉产生了无数前现代失乐园的怀旧神话。” (32)在这篇小说中,施蛰存将精神分析的合理因子不时地糅进现实主义的创作中去,小陆由于窗外修女的白帽子引发的围绕“鸥鸟”意象的自由联想和他因对同事阿汪的卖花女的揣想而起的对初恋女孩的略带性意味的“绮念”都表现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有意识地保留了他以往心理分析小说的长处。施蛰存的上海都市感受和“现代主义”技巧终于在现实主义那里找到了坚实的土壤,“这篇小说是新感觉派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两边调和了” (33)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王宇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①《现代》杂志在易主的三期之后,也难以为继,宣告了结束。
  ②施蛰存:《我和现代书局》,《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③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
  ⑤(29)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第102页。
  ⑥(14) (15)《〈梅雨之夕〉自跋》,1933年3月3日作,《施蛰存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第40页。
  ⑦施蛰存:《说说我自己》,《北山散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50页。
  ⑧《英译本〈梅雨之夕〉序言》,《施蛰存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⑨陈永国,傅景川译:《第一版译者序》,弗雷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⑩施蛰存:《关于“现代派”一席谈》,《北山散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8页。
  (11) (12)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十年创作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04页。
  (13) (19)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第287页。
  (16)刘禾:《跨语际实践》,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02页。
  (17)施蛰存:《说说我自己》,《北山散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8页,第749页。
  (18) (27)施蛰存:《为中国文坛擦亮“现代”的火花》,《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第180页。
  (20)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7页。
  (21)施蛰存:《“现代派”的隔代会遇——施蛰存与林耀德》,2001年6月,台湾《幼狮文艺》,第570期。
  (22)《〈善女人行品〉序》,《施蛰存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23)《创作的典范》,1935年2月5日《文饭小品》第1期。
  (24)《从亚伦坡到海敏威》,1935年2月作,《北山散文集》,第464页。
  (25)《江干集》是施蛰存最早的小说集,1923年8月自费由维娜丝文学会出版,署名施青萍,印100册。
  (26)《〈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施蛰存〉序》,《施蛰存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28)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十年创作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03页。
  (30) (33)施蛰存:《中国现代主义的曙光》,《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31)施蛰存:《鸥》,《十年创作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4-560页。
  (32)马歇尔·伯曼:《现代性之体验》,《文化理论研究读本》,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版,第107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