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阎连科小说研究述评

作者:孙晓东




  总体而言,这时期研究状况较前一时期显得成熟和理性,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期刊网上所能检索到的研究文章达三十余篇,而且质量高,发表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的成果较前一时期显著增多。但这时期研究方法显得单一,比较研究在与同代作家、同类作品的“向内转”中开始了“向外转”的突破,文化等其他研究鲜有进展。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二零零五年第二期上周冰心的《在谑虐隐喻和冷峻反讽里考量中国——阎连科“文革”政治人小说研究》是这时期比较全面理性的研究成果。文章对《日光流年》《坚硬如水》中一系列“苦难”叙事、“文革”叙事展开考察,对《受活》的“狂想现实主义”文本进行了解读,从而全面考量了阎连科的“文革”政治人小说,认为其小说“透射表征出的悲悯、苦难、荒诞主题”是对中国“政治生活”最有力的注脚,他若干年以来的小说可“作为一个研究中国的标本”。文中对托尔斯泰《复活》中“疼痛”的比照,可视为比较研究视角“向外转”的尝试,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引入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综观上述三个时期研究情况,我们不难看出阎连科小说研究经历了这样一个从审慎的开始到相对成熟和理性研究的过程,研究界基本把握了其思想内容、叙事策略、语言风格及文体形式的探索,其中不乏有朱向前、陈思和、葛红兵、李丹梦、汪政、邵燕君等人写作的质量较高的论文。不过学术界总是习惯于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小说价值的准绳,这对于阎连科这样一位有着特别经历和探索个性的作家来说,往往是不能全面地把握其小说特质和价值的,也是其小说创作总体研究成果和个案研究相比较少的原因之一。此外,忽视作家创作的政治文化立场,缺乏对作家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所形成的特有心理的细致把握,也是研究界存在的不足。比如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四年作家四面开花所写出的三类作品:“和平军营系列小说”、《黑乌鸦》等表现中国式乡土人情小说及“东京九流人物”系列小说。这些丰富多变的创作一方面表明作家多样化的创作才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家在创作!择上的艰难,而研究界对其丰富多元的深层原因是缺乏关注的。另外,关于阎连科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虽有涉及,但未能深入;阎连科与中外文化关系研究也刚刚展开,他的“东京九流人物”系列小说,评论界关注不多,未来如何寻找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整体研究等之,这些方面都有待我们今后去努力。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孙晓东(1974-),江苏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柳建伟.立足本土的艰难远行——解读阎连科的创作道路.小说评论[J].1998,(2):30-35.
  [2] 朱向前.阎连科将会怎样.文学评论家[J].1999,(2):54-57.
  [3] 陈先义.深深根植于自己的那片沃土——读阎连科的《情感狱》.百花洲[J].1993,(2):198-200.
  [4] 蔡桂林.阎连科“瑶沟系列”的精神追求.文学评论家[J].1991,(2):58-61.
  [5] 张德祥.“瑶沟”世界及其他.文论月刊[J].1991,(11):17-21.
  [6] 朱向前.农民之子与农民军人——阎连科军旅小说创作的定位.当代作家评论[J].1994,(6):59-70.
  [7] 于秋雨.和平环境下的军人灵魂——读阎连科的《和平)》.小说评论[J].1992,(6):86-87.
  [8] 谭兴风.阎连科小说人物探析.中州大学学报
  [J].1999,(2):37-39.
  [9] 林舟.军中游子的魂梦:阎连科访谈录.百花洲
  [J].1998,(1):192-196.
  [10]林舟.乡土的歌哭与守望——读阎连科的乡土小
  说.当代文坛[J].1997,(5):25-27.
  [11]宋红玲.本真生存境域中的救赎之歌——评阎连科中篇小说《耙耧天歌》.当代文坛[J].2000,(6):44-46.
  [12]石曙萍.男性价值失落的文献——解读阎连科
  90年代的小说.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00,(2):48-52.
  [13]朱玉秋.《日光流年》: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东方艺术[J].1999,(2):21-22.
  [14] 郜元宝.报告应该报告的真实.中华读书报
  [J].1999,6,2.
  [15] 阎晶明.欲把小说比寓言——从《日光流年》和《许三观卖血记》说起.文艺报[J].2000,2,1.
  [16] 冯敏.死亡与时间:《日光流年》主题揭示及其
  他.东方艺术[J].1999,(2):22-24.
  [17] 南帆.反抗与悲剧:读阎连科《日光流年》.当代作家评论[J].1999,(4):80-87.
  [18] 朱向前.现代主义的成功突围——评阎连科《日光流年》.羊城晚报[J],1999,6,29.
  [19] 李丹梦.苦难的立场与策略——关于阎连科小说的一种解读.山花[J].2002,(11):92-95.
  [20] 李丹梦.从突围到沦陷:“独语”的叙述——评《受活》.文学评论[J].2004,(5):52-57.
  [21] 陈思和.读阎连科的小说札记之一.当代作家评论[J].2001,(3):44-47.
  [22] 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当代作家评论[J].2002,(4):31-34.
  [23] 黄书泉.质疑“后现代”——以长篇小说《坚硬如水》为例.当代文坛[J].2005,(1):53-55.
  [24] 汪政.小说的快乐主义原则——兼评阎连科的《坚硬如水》.文学报[J].2001,2,22.
  [25] 张志忠.从狂欢到救赎:世纪之交的“文革”叙述.当代作家评论[J].2001(4):28-37.
  [26] 孙国亮.在坚守中前行:读阎连科的《坚硬如水》.当代文坛[J].2002,(2):42-44.
  [27] 李遇春.走出“文革”叙事的迷惘——从阎连科和刘醒龙的二部长篇新作说起.小说评论[J].2003,(2):51-57.
  [28] 阎晶明.《坚硬如水》.当代作家评论[J].2001,(3):63-64.
  [29] 翟业军.暧昧的缱绻——评阎连科《坚硬如水》.书屋[J].2001,(11):39-40.
  [30] 汪政 晓华.《论<坚硬如水>》.南方文坛[J].2001,(5):4-8.
  [31] 雷达.权欲与情欲的舞蹈.光明日报[J].2001,2,1.
  [32] 聂伟.空间叙事中的历史镜像迷失:《坚硬如水》阅读笔记.当代作家评论[J].2002.(4):31-34.
  [33] 林舟.《坚硬如水》的语言误区.文汇报
  [J].2001.3,3.
  [34] 《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5] 王鸿生.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读《受活》.当代作家评论[J].2004,(2):89-98.
  [36]房伟.《受活》:一部中国的《百年孤独》,http://www.DZwww.com,2004,05—14.
  [37]王春林.底层命运的寓言化代表——评阎连科长篇小说《受活》.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6):59-68.
  [38]雷达.阎连科的《受活》.小说评论[J].2004,(3):7-8.
  [39]周冰心.在谑虐隐喻和冷峻反讽里考量中国——阎连科“文革”政治人小说研究.上海文学[J].2004.(12):56-63.
  [40] 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南方文坛[J].2004,(2):20-28.
  [41] 赖琼玉.解放的现实主义——阎连科《受活》解读.当代文坛[J].2005,(2):59-61.
  [42] 王学青.劣根的沉重与无根的迷惘——评小说《受活》和《沙床》.当代文坛[J].2004,(6):91-93.
  [43] 李丹梦.从突围到沦陷:“独语”的叙述——评《受活》.文学评论[J].2004,(5):52-57.
  [44] 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J].2004,(6):4-17.
  [45] 姚晓雷.走向民间苦难生存中的生命乌托邦祭:论《日光流年》中的阎连科的创作主题转换.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2,(1):93-99.
  [46] 葛红兵.骨子里的先锋与不必要的包装:论阎连科的《日光流年》 .当代作家评论[J].2001,(3):47-54.
  [47] 阎连科.寻找支持:我所想到的文体.当代作家评论[J].2001,(6):6-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