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论伊莎贝尔·阿切尔“崇尚自我”信仰之破灭

作者:王跃洪 潘克林




  虽然伊莎贝尔是一个“崇尚自我”的女人,但是她在婚后必须承担婚姻的责任,那就是她必须服从丈夫,她必须献出自己的一切,包含献出她的信仰。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伊莎贝尔的妇女身份注定她“崇尚自我”的信仰会在欧洲破灭,因为欧洲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绝对统治决定了女人被降低成男人的对象,被铸造成了男人的另一性,即第二性,她不能和男人一样具有自主选择和自主设计的权利⑨。伊莎贝尔决定与奥斯蒙德结婚,就意味着她要顺从奥斯蒙德,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他,去充当证明他男性价值及其存在的符号和工具。
  
  结语
  
  亨利•詹姆斯以最直接体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美国少女伊莎贝尔在欧洲的遭遇,试图展现美国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冲突,探寻社会文明的本质。他选择一个受超验主义影响而产生“崇尚自我”信仰的美国少女作为单纯的美国文明的代表,通过探究婚姻中妇女的地位变化来展现复杂的欧洲文明。纵观伊莎贝尔“崇尚自我”的信仰由产生、膨胀到破灭的过程,可以看出,欧洲男权社会的传统是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破灭的根本原因,伊莎贝尔•阿切尔超验主义理想与复杂的欧洲社会现实的碰撞,折射出美国文明的精髓——平等、自由与欧洲男权中心主义的冲突。
  (责任编辑:水 涓)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5ES97)
  
  作者简介:王跃洪,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潘克林,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 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小说前言 pp.12-13。以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引文皆出自该书。
  ② John Auchard, Dialectical Marriage in Silence in Hen-ry James [M].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hiladelphia, 1986, pp.58-59.
  ③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p.46。
  ④ 王恩铭:《20世纪美国妇女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pp.1-37。
  ⑤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 pp59-64。
  ⑥⑦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p188-211。
  ⑧ 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pp.234-238。
  ③Simone D. Beauvoir, The Second Sex, Jonathan Cape, London,1972, p.27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