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非主流形式“补白”

作者:岳 斌




  
  “全球化”平台的观照
  
  在经过了多种文本实践的阐释后,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承载了多重功能,中西文化的差异带来了多元生存空间并存的局面,生命个体在不同语境下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话语权,对生存的质疑和对生命的态度也因此纷繁孕育,出现了不同的形态。近期发表的《巴黎黑与白》和《守望马其诺防线》显然突破了以往专注于某一类型人物的模式。《巴黎黑与白》讲述了一个关于“围棋”的故事,这个古老神秘的东方游戏在现代欧洲显示了新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东方色彩十分强烈的智力游戏出现的,而且还被蕴藏了丰富、深邃的生命哲理,以它作为叙事过程中重要的道具明显有象征意义。杨更新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精神变化,主要是价值观念、生存方式、人生追求的变化,从情节看首先来源于林敏敏和他之间关于富有和清贫的反差,在林敏敏的殷富面前杨更新的清高和气节很快溃败,林敏敏对杨更新并非收买或恶意引诱,她的聪明在于她是熟悉和理解杨更新身上清贫与清高的味道,并深深懂得这是一个喜欢围棋的年轻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支柱,所以她用关键时刻帮助杨更新交纳了金大师的住院费的义举博得了对他的控制权。而对杨更新来说放弃清淡简朴的生活方式直至背叛感情一度让他内疚和自责,但生活的安全感和欲望的满足平衡了他偶然的负疚失落,这几乎是围棋中那种此消彼长、变化莫测的内在规律的现实演绎,人生的窘境有时就像“扭羊头”和“叫吃”一样充满逼迫的压力,怎样变被动为主动顺势而为是一种聪明实际的操作,情节设置的另一个人物黎文清显然是没有领悟围棋真正要领的反例。《巴黎黑与白》文本深刻魅力在于讲述了一个关于东西方人生态度、生存哲学相互渗透的主题。杨更新代表了一种东方式文化的存在,在巴黎这个欧洲化的城市他既实践了东方式的开放态度适应了欧洲生活生存的规则,又保持了东方生存哲学中中庸、温和、狡黠的成分,他的一系列选择行为也证明了所谓“存在即合理”,这里强调了在实际生存和精神境界间的对立、矛盾。当然,在中西两种文化的夹击中杨更新的选择也是复杂矛盾的,衣食无忧的代价是背叛感情、尊严。在杨更新的变化中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黑与白的较量:物质和精神、金钱和情感、功利和理想。文本并没有明显流露批判色彩,立场也比较温和,但隐含的批评还是可以察觉的。文本里“围棋”成功地进入了欧洲市场,但实质上它代表了一个被欧洲(西方)物化/异化了的符号,一个古老的东方寓言在西方传统和现实面前也走了“败着”。文本多处提到了欧洲文化传统,包括建筑、历史、风俗人情等,弥漫了浓郁的欧洲文化氛围。作为对人文主义发源地的描绘,作家考虑到了二十一世纪实际语境,写到了这种人文色彩的褪色,而褪去“人本”的光环后的欧洲文化出现了“物本”的倾向,这里是“反讽”还是“隐喻”,就见仁见智了。我隐约感到一种悲哀,杨更新确实是用了自己的“智慧”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但这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呢?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悲哀呢?
  《守望马其诺防线》延续了朱晓琳一向的留学题材和写实、诗意的叙述风格,同时又成功深化文本在历史深度、人性深度和现实深度的思考,较以往文本更具复杂的思想意蕴。作品通过谷小欣在法国和德国交界马其诺防线旧址的一段经历折射了欧洲“二战”历史背景,主人公在历史记忆和现实层面之间交替体验和思考,叩问着关于战争给人类带去的沉重的历史命题。这部作品实际上借用留学题材负载了一个比作家以往文本承重更大的主题。从这一点上说,《守望马其诺防线》比《巴黎黑与白》的思考深入了,视野更开阔了。“老格拉斯”的故事代表了对战争的反思,作家借用谷小欣的线索赋予了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关怀;而谷小欣和马丁的异国感情也是建立在他们对和平、人道的认同基础上,与其说谷小欣是在经历一段异国恋情不如说她完成了一次对历史的“考古”。朱晓琳之前作品人物面临生存尴尬、情感危机、文化认同等问题在这里被更开阔的历史氛围弥漫包围,惯常书写的文化冲突在这里经由“全球语境”沉淀、凝固,凸显的是更高层次上的终极情怀,“宽容”和“人道”成为作品面对战争历史遗留创伤的选择。可以说,《守望马其诺防线》表达了对中西文化冲突的消解意识,文化的不同在全球语境面前变成了认同和对话的可能,谷小欣情感变化和大量堪称考据详细的史实介绍没有形成对比或者冲突效果,相反是逐步融合协调了。我个人认为这是作家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作品,不过,失去目前“全球化”平台也将无从观照它的文本意义。
  
  文化角色的质疑
  
  显然,仅仅止步于文化层面解读朱晓琳的留学小说是肤浅的,因为她的文本世界透过文化这块多棱镜折射了人的生存状态,对日益“全球化”的语境下的人类或者说东方与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之间的“对话”进行了深刻反思,文本写出了面对欧洲文化或其他异域领域的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作用对人的生存选择造成的潜在影响。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在今天这种影响以何种方式继续呢?是相互同化还是彼此背离?《巴黎黑与白》里杨更新最终拥有了欧洲式的生活方式,也象征了他物质身份的转移,但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的变化,内在却是文化角色的背离和反叛;《守望马其诺防线》里范锐的婚礼也暗示了人物在双重文化角色之间的无奈切换;《哥本哈根的雨》中简骁勇选择的是对民族文化和生存方式的留恋,但他文化身份的坚持显然是基于对当时“出国热”现象的一种反驳;当文本语境发生变化时,《走过香榭丽舍大街》还是可能从生存之战演化为充满浪漫情调的欧洲之旅。只是,一个重要的反问是:这里的“全球化”是真实的“实在”还是幻想的“预设情景”?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化在全球范围是不争的事实,但文化作为民族性的存在是否已经可以纳入全球语境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任重道远,这和经济或信息的全球化是不同模式的过程。值得思考的还有文化主体的问题,朱晓琳文本世界里不仅表现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乃至生存意识的冲击也表现了异域文化在中国的融合,文本例子就有《无国界叙事》《地球村邻居》《永远留学》等,这样她在技术上就回避了关于文化语境中主体身份的问题,这是叙事策略的成功同样也是一种无奈。当世界文化的一体成为可疑,对留学题材的把握就需要谨慎地操作,防止滑落到“后殖民”的圈套。我注意到朱晓琳近作如《巴黎黑与白》和《守望马其诺防线》里已经留意了“欧元”类似细节的处理,说明她始终是在不断变化的语境中进行创作实践的,事实上,在朱晓琳的书写轨迹里对文化殖民化的担心是谨慎地遮蔽到了类似人道主义的宏观观念下,点滴间也只是模糊的影子。
  
  线性叙述的变奏
  
  在当下的小说家中,朱晓琳无疑是一位执著于自己擅长文体的作家,她在作品形式的探索上不引人注目,她熟练的文体操作能力是和自身舒展、开放、诗意的写作姿态结合在一起的,对留学题材的娴熟运用结合这种诗意、舒展的写作姿态使得朱晓琳的文本呈现独特的审美品质。它不是作家个人的留学生活和文本的题材简单加法的结果,朱晓琳自己的经历已经给她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想象的机会,作品文本不是拷贝她的体验历史,而是她记忆历史和现实遇合之后的艺术“改造”或者“修饰”,正是这样我们才格外注意她操作手法的娴熟,因为这代表了一个作家内在的才华。
  首先是一种舒展、开放、诗意的写作姿势。从形式上说,她习惯了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这个叙述者具有开放、全知全能的讲述视角,在他的叙说下小说文本容易具有客观真实可信的阅读效果,另一方面突出了总体线形结构与回顾式情节的完美结合。这样,平实的口吻和感性的场景描写造成了精致而不显奢华的阅读感觉;同时,作品往往将对异域风情的精致描写和人物心理展示结合起来,写实的笔触融入了诗意的审美追求,无论是细节的勾勒还是场景的调度都体现出娴熟自如的技巧。《走过香榭丽舍大街》岳怡眼中的巴黎街道是浪漫而遥远的,这和她一切只是需要刻苦奋斗的开始的心境相关;“哥本哈根的雨”打在遭遇坎坷的简骁勇心里,自然是凄清无比的;《巴黎黑与白》展现的法国各种历史或文化景观也只能是林敏敏奢华生活折射下的风光;《守望马其诺防线》谷小欣守望历史和反思战争的创伤当然建立在考证说明的基础上。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