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身处边缘:保罗·马尔登诗歌中的民族性

作者:李新德




  关键词:爱尔兰诗人 民族性 身份 保罗 马尔登
  摘 要:诗歌中的民族性主题,一直是爱尔兰诗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保罗•马尔登诗歌中的民族性与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密切相关。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诗人诗歌中的民族性表现得最为强烈、直接,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九十年代以来,诗人跳出了狭义的民族主义和语言樊篱,在更广阔视域里寻求自我的身份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尤其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移民到美国之后,保罗•马尔登诗中虽有对故园的思念,对民族身份的表达,但他能以超然的心态处理诗歌中的民族性问题。
  
  一
  
  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保罗•马尔登(Paul Muldoon)及其诗歌作品还比较陌生;但在英语世界,他声名远播。他曾被《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誉为“二战以来出生的最伟大的英语诗人” ①。这不仅因为他继承和革新了英语诗歌语言,更重要的,这与他诗歌中所表达出的民族性主题不无重要的关系。
  诗人保罗•马尔登于一九五一年出生在北爱尔兰一个天主教徒家庭,后来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攻读英文专业,曾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爱尔兰诗人西默斯•希尼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BBC工作,直至一九八六年移居到美国。他曾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保罗•马尔登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人文学院教授和英国牛津大学的诗歌教授。到目前为止,保罗•马尔登共出版了九部诗集。大学读书期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好天气》(New Weather, 1973);《诗选:1968-1998》(Poems 1968-1998 ,2001) 收入了他的前八部诗集。他曾因诗集《智利的历史》获得一九九四年度T.S.艾略特诗歌奖;他的新诗集《莫伊沙砾》则先后获得世界上奖金最丰厚的诗歌奖——加拿大的二〇〇三年度格里芬奖和美国二〇〇三年度普利策诗歌奖,以及二〇〇四年度莎士比亚奖。尽管有人抱怨他的诗与普通读者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诗歌中新奇的想象、晦涩的古词汇、语言游戏,还有丰富的典故等,但他坚持作为学者型诗人的立场。保罗•马尔登强调,“韵律是语言固有的成分,是构成语言整体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②。诗人娴熟地用诗歌的语言去演绎爱尔兰的历史与今日,来表现当代爱尔兰人的困惑与希望,这也正是他能够赢得广大读者的原因之一。
  
  二
  
  鉴于北爱尔兰特殊的历史背景,诗歌中的民族性主题,一直是爱尔兰诗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保罗•马尔登诗歌中的民族性与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密切相关。自一一六九年英国殖民爱尔兰开始,千百年来,爱尔兰人民一直没有停止为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斗争,爱尔兰作家或通过爱尔兰语,或通过英语写作来反映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十七世纪中叶爱尔兰再次遭英国入侵后,爱尔兰语只在民间通行,作家纷纷改用英文写作。即使是在现在的爱尔兰,虽有政府的倡导,使爱尔兰语成为第一官方语言,但使用爱尔兰语的地区很有限,而英语运用得更广泛;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百分之四十三的成年人说他们懂一点爱尔兰语③。保罗•马尔登自己在接受访谈时也承认:“我自己也是说着英语长大的。小时候也学爱尔兰语,但跟学拉丁语和法语一样,只是作为别种语言去学。我也不用爱尔兰文写诗,以前试过写了几首,但写不好。”④加之爱尔兰多数人口信奉天主教,囿于天主教的严格教义,作家为争取写作自由,只得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自己的祖国,到英国或欧洲大陆及美国发展。然而正是这个人口不足四百万的岛国,先后出现了巴特勒•叶芝、乔治•萧伯纳、塞廖尔•贝克特和西默斯•希尼四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自一八四五年以来,数百万爱尔兰人移居海外,寻根、乡思、怀旧成了旅居海外的作家的创作主题,而作家们的骄人成果与他们的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始于一九六九年的内部动乱使得北爱尔兰进入了一个持续的政治危机时期,占北爱尔兰人口多数的新教教徒希望保持与英国的统一,而占北爱尔兰人口少数的天主教徒则希望实现与爱尔兰统一。一九七二年英国政府直接介入北爱尔兰事务,使得双方的冲突进一步恶化。从八十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和爱尔兰政府都在为政治解决北爱尔兰问题而积极努力;一九九四年冲突各方曾一度停火。一九九八年四月十日,英、爱及北爱各主要党派共同签署了《贝尔法斯特协定》,北爱尔兰紧张的局面终于缓和下来。但是始于一九六九年的内部动乱也使得冲突各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截止到二〇〇二年,共有三千七百人死亡,三万人受伤。不仅如此,内部冲突给身处其中的北爱尔兰普通民众带来心灵的阵痛。不管是新教教徒或是天主教徒,他们的现实都无法与一个“持续的过去”割裂开来。作为北爱尔兰人,他们就得忍受“历史上郁积的噩梦”。
  保罗•马尔登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在其早期诗作中,不少是通过诗歌语言,来表达北爱尔兰的梦魇和政治纷争的现实以及爱尔兰人为争取民族自立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如在《观光客》(The Sight-seer)这首诗中,叙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与我们深爱而又倔强的帕特叔叔/……第一次来到北爱尔兰省的中部绕行”,帕特叔叔在对诗人讲述英国特警,有一天晚上如何在巴利高利附近,拦住了他,把他的自行车砸得稀烂,“强迫他歌颂他们的军功和诅咒罗马教皇/他们把手枪狠狠地顶住他的前额/以至他回到家,那个O型的枪口印痕还在”⑤。又如《到》(Anseo)一诗,诗人回忆起童年初读书时的经历,当年的伙伴后来成了爱尔兰共和军里的一位司令官。他们在学校里学会说的第一个爱尔兰词语就是老师点名时学生应“到”的Anseo字。当年在校因顽皮而遭老师训斥和体罚的沃德,成年后诗人再见到他时,是在“爱尔兰边界对面的一家酒店里/他生活在野外/在大山那边/一个秘密兵营里/他正为爱尔兰而战”;“每天早上在阅兵场上/他的志愿兵/当点到他们的名字时/怎样举起他们的手/大声应答说Anseo”。该诗颂扬了一个民族主义者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诗人看来,语言成了一个民族存亡的标志,是爱尔兰诗人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也正如坚持用爱尔兰语进行写作的爱尔兰著名女诗人纽厄拉•尼•道姆内尔(Nuala Ní Dhomhnaill)所说,语言在今日的爱尔兰真的成了问题(The Language Issue)⑥。
  保罗•马尔登是表现北爱尔兰冲突的早期作家之一。与叶芝、希尼一样,他并不赞成革命,更不主张暴力。他认为英国军队不应呆在北爱尔兰,但他反对各种形式的暴力活动。他诗歌中很多源于暴力冲突的意象,其真实含义往往让人难以琢磨。如《占有越多欲望越大》(The More a Man Has the More a Man Wants)中的一节,描述敌对的一方北爱尔兰防卫团一个下士刚换岗下来,就被射杀的情景:
  
  那位北爱尔兰防卫团的士兵已经换岗
  就要与妻子团聚
  他的同伙开始
  新一轮的搜捕
  午夜之前他步履蹒跚地出来
  正准备发动坐骑
  一粒子弹呼啸而来
  他被射中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
  在他胸部的伤口上
  挥上一拳
  在自己动脉血的泡沫中
  倒下
  像一盏打翻的石蜡灯
  
  “一盏打翻的石蜡灯”(an overturned paraffin lamp),那一个生命倒下的一幕,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读来总让读者深感不安,不禁引起人们心灵上的震颤。北爱尔兰防卫团是当时在北爱尔兰英国占领军的一个军事组织,尽管敌人被射杀了,可他也有等待与他欢聚的妻子啊!诗人着墨不多,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诗人爱恨交织的矛盾情绪跃然纸上。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