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重返巴比伦》中的对话空间

作者:宋 杰




  另外,从宏观语篇结构的角度来讲,对话中的选择顺应不妨看作是映射个中人物整个努力过程的一种手段。透过显性的对话,读者可以想见在其背后的时间、空间里人物付出的心计和焦虑。掩卷之余,读者似乎觉得意犹未尽,因为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尚未解决。在小说结尾,查理一番努力之后又重新回到了起点,他与预设目标之间的距离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谈不上失去什么,但终究什么也没有得到。这等经历似乎是在昭示世人:在人与社会的对抗中,无论怎样挖空心思、小心应付,总避不开百密一疏的戏剧性变化和命运的捉弄。故事中彰显的选择与顺应的受挫在现实世界中俯拾即是,极具普遍意义,这也许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选择和顺应的必然与徒劳,人生的荒谬或在于此。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宋杰,上海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用学,文学。
  
  参考文献:
  [1] 陈新仁. 试论语用解释的全释条件 [J]. 现代外语,2001,(4):378-389.
  [2] 封宗信. 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学研究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建盛. 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4] 刘正光,吴志高. 选择—顺应——评Verschueren《理解语用学》的理论基础 [J]. 外语学刊,2000,(4):84-90.
  [5] 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涂靖. 《名利场》语用解读——文学语用学探索之一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6):81-84.
  [7] 王长荣. 现代美国小说史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8] 王虹. 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看《愤怒的回顾》中的人物关系与性格 [J]. 现代外语,2001,(3):294-304.
  [9] 吴建国. 菲茨杰拉德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 吴樯译. 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选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11] 谢少万. 也评“顺应理论” [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9-11.
  [12] 赵朝珠. 英语小说对白的语用文体学内涵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22-25.
  [13] 赵强. 论语义顺应性——意义的动态生成 [J]. 外语教学,2003,(6):29-3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