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重返巴比伦》中的对话空间

作者:宋 杰




  在诸多文学体裁中,短篇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紧凑、语言练达。其中的人物行为、对话以及相互作用构成了小说的主体风貌,人物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既揭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情节发展,丰富作品内涵。在有限的篇幅内用经济的文字组织符合情节、主题发展需要和人物特点的对话,本身就是一道语言选择的难题,这要求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删繁就简,刻意求工。小说人物之间的交流基本类同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流,并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但除了传递必要的信息之外,这一类对话还有其他功能:读者在了解故事情节、增长见闻之余还能怡情养性,获得特殊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根据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原理,文本不是一个纯粹的对象,而是一个交流和对话的伙伴,它存在于不断的理解过程中。文本的意义产生于文本与解释者之间的相互提问和应答过程中,出现在文本与解释者理解事件的视域融合中。任何人从一部作品中理解的意义都是以他已有的理解视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所做的理解。每一个读者都以自己所具有的前理解结构去创造性地理解同一对象,并在一种不同的视域融合中创造新的意向,建构新的意义空间。读者若要深刻理解小说人物在对话过程中所作的语言选择的动因,须将语言规律和社会文化、心理、认知等诸多因素一并考虑在内,同时结合作品的风格、时代背景和主题,对这一选择过程作全面动态的考察。
  菲茨杰拉德(1896-1940)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作品常以精神空虚、终日寻欢作乐的男女为中心人物。在美国历史上的这一特殊时代里,他以敏锐的目光冷眼旁观世风变化,将对人生的感悟诉诸笔端。作为一位有双重特点的小说家,他既希望能获得名利双收的成功,又从没忘记自己是个严肃的文学艺术家;他既有文学天赋和作为作家的责任感,又常身不由己地投入爵士乐时代的声色犬马之中。《重返巴比伦》这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二月,后被收入他的第四部也是最后一部短篇小说集《清晨起床号》中。王长荣曾指出该小说的叙事技巧天衣无缝,炉火纯青,思想上颇有深度。吴建国也称《重访巴比伦》是菲茨杰拉德写得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包含的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凝重的艺术笔调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篇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其中的对话也令人回味无穷,在交代历史背景、营造调节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深化故事主题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学者在用语用学理论研究文学文本时,较常见的是借助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及会话分析中的话轮等手段来进行分析(参见王虹,赵朝珠,封宗信,涂靖等),而从顺应论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尚属少见。本文拟将顺应论中的语言选择、动态顺应等概念用于分析《重访巴比伦》中的人物对话,旨在检验顺应论对小说文本的阐释力,同时希望在小说对话研究方面做些新的尝试。
  
  一、顺应论述要
  
  与侧重微观单元分析的英美派语用传统不同,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顺应论带有宏观的、社会进化论的色彩,在维氏看来,语用学不应视为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纵观”,是一种考察语言的功能性视角。人们的社交活动主要通过使用语言来完成,“语言的使用是个持续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因素影响的选择过程”。这一选择过程有以下特点:
  1)语言选择涉及语言结构的任何层面;
  2)语言使用者既要选择语言形式,同时也要选择语言策略;
  3)使用者选择语言的过程伴以不同的意识程度;
  4)言语的产生和理解都会涉及选择的过程,换言之,交际时说话人和听者双方都在做出选择;
  5)一旦使用语言,就必然涉及选择,使用者没有选或不选的自由;
  6)选择是不对等的,有标记性和非标记性之分,有好恶之别;
  7)一种选择预设了其他选择的存在,也会引发其他选择的产生。
  这些特点证明语言使用与生命进化及自然选择有极大的相似性,因而有理由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与皮亚杰认知心理学中的选择、适应等概念用于语言研究中。
  从语言本身来看,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做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是指语言提供了多种可能的选择,而且选择的范围始终在发生变化;协商性指语言的选择无须严格机械地遵循形式功能关系,相反它是以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为基础的;顺应性是指让语言使用者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以恰当的方式选择语言,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征,在这一层面上语言选择与其所属的情景场合是彼此影响、相互制约、同步变化的。
  由于语言使用具有顺应性,因此我们的语用研究可以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中的意识突显四个方面来进行。其中语境关系顺应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生成与理解的选择须与语境相适应,语境成分包括交际发生的物理环境(即时空范围)、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依存关系等社会条件以及双方的个性、情感、动机等因素构成的心理空间。这些语境成分连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交际活动的进行不断更新演化,而且各个成分在交际的不同阶段受关注程度有所不同,在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语言结构顺应涉及语言各个层次的结构组成及结构组织的原则,包括语言、语码、语体的选择,言语构建成分及原则的选择,言语和语篇类型的选择等等。所谓动态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意义的产生是个动态的交互生成的过程,交际的微观层面涉及三个阶段的顺应:①语言选择发生在情景条件具备之后;②语言选择构成新的情景因素;③语言选择随着新的情景条件的介入产生效果。这种动态性主要取决于不同语境范畴的前后变更,如时空范畴、人际关系及相互态度,包括所生成语篇的结构特征等。同时,言语活动也为意义生成和判断提供了框架,每个参与者都带着各自对社会人生的主观认识所构成的参照系参与交际活动,这些层出不穷的假设臆测在交际表达过程中逐渐融入并构成认知语境,同时随着新信息的获得和当前交际目的的不断变化逐渐得以修正更新。顺应中的意识突显指意义产生过程中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以及在语言选择过程中作出顺应时的意识突显程度,其认知心理活动包括感知与表征、计划与记忆。所谓突显是指语言使用时突显出来的具有特定语用功能的自反意识或元语用意识。
  由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维索尔伦所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以综观为主导,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人类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心理机制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交互作用,并试图从“灵活、变通、顺应”的角度揭示出语言运用的本质。这一模式拓宽了语用学的研究领域,对语言交际的研究具有很高的方法论价值和启发意义。
  
  二、小说对话动态分析
  
  《重访巴比伦》中的查理和海伦是一对旅居巴黎的美国夫妇,查理在市场投机中发了财,在巴黎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但夫妇俩经常发生争吵,一次查理无意中把海伦关在门外,致使她得了肺炎几乎丧命。查理回国后在生意场上失利,穷困潦倒,海伦也因病死去,海伦临终前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妹妹玛琳。两年后查理在事业上东山再起。由于思女心切,他重返巴黎,想索回女儿,自己抚养。玛琳迫于情理勉强答应。查理在玛琳家中商谈领回女儿事宜时,不巧闯入一对昔日的酒肉朋友,两人的醉态使玛琳认为查理所做的承诺皆为谎言,查理骨肉团聚的希望最终落空。
  下面我们就利用顺应论的观点结合作品中的片断来考察一下其中人物对话时语用选择背后的动机特点,以及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首先请看故事开头查理和酒吧招待阿里克斯之间的一段对话: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