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织工马南》的圣经原型阐释

作者:韩晓华 李 华




  关键词:《织工马南》 圣经 原型阐释
  摘 要:本文从原型人物、原型情节,原型主题三个方面对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作品《织工马南》进行了圣经原型阐释,进而指出作者的宗教观。该作品可以作为对圣经思想的一个强有力的例证。
  
  《织工马南》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爱略特(George Eliot, 1819-1880)于一八六一年完成的作品,该作品是爱略特基于对儿时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成的三部小说中的一部(其余两部分别是《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和《亚当•贝德》)。《织工马南》描述了一个名叫塞拉斯•马南的纺织工一生的坎坷经历:塞拉斯•马南被好友诬陷偷了教堂的钱,愚昧的教区人们以抽签的形式断定马南有盗窃行为,未婚妻也信以为真,抛弃了他,满腹委屈和怨恨的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了一个叫瑞维洛的村庄附近居住。原教区的经历使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认为上帝对他很不公平,他不再进教堂,落入麻木的境地,成天只知不断织布,过着孤独、恨世的生活。他唯一的乐趣便是晚上取出他织布所积聚的金币来抚摩观看。十五年后的一天晚上,他的金币突然被盗,他唯一的乐趣被剥夺了,这使他第二次陷入绝境。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一个幼儿爱碧偶然闯入了他家,被他收养。爱碧的到来,给塞拉斯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他开始与人交往,不再逃避生活,后来他的银子失而复得,他开始意识到上帝并没有抛弃他,爱碧实际上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从此他的信仰更加坚定。笔者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发现该作品无论从人物塑造上,还是从情节和主题上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而对爱略特小说的圣经原型阐释,却鲜有人论及。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便读者能从新的视角理解这部作品和它的作者。
  
  一、原型理论和《圣经》
  
  原型(archetype)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中的arche和typos两个词,其中的arche在古希腊语中是“根”、“源”的意思,而typos的意思是“类型”或“模式”。“原型”这一概念在十九世纪后期出现时指反复出现的文学现象。第一个使用当代原型理论意义上的原型概念的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James Frazer, 1851-1941),他解释了在传说和不同的文化场合的原型神话和仪式背后的结构原则,揭示了传说和仪式中反复出现的神话模型。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瑞士的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在弗雷泽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该理论。五十年代,加拿大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诺斯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 1912-1991)在前两个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在《批评的剖析》等著作中建立了原型批评体系。他认为原型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是“那种把一首诗同其他诗联系起来并因此而有助于整合统一我们的文学经验的象征”。弗莱认为文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也就是说,批评家必须对文学进行宏观研究,必须找到一种更大的范式,去发现和解释文学艺术的总体形式和普遍规律。这种更大的范式就是原型。他经过考察,发现文学的结构是神话式的。神话成了一个贯穿整个文学史的基本术语,用于概括反复出现的叙述程式 。
  在弗莱看来,“神话就是原型”,一般意义上的神话指从古代承传下来的有关神和超自然存在的故事。一种文化或一个民族的神话在寓意上反映了它的文化或民族的历史。人们通常在神话中可以找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思想源泉。《圣经》作为古希伯来人的一部史书和基督教唯一的经典作品,是西方文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另外两个源头分别是古希腊神话和中世纪的罗马英雄故事),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由于基督教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它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成为西方世界很多人判断是非标准的依据,而文学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自然也受其影响很大,世世代代的作家喜欢把目光转向圣经中的神话,希望从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很多作家喜欢引用圣经中的一些典故,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作品的结构、叙事模式、语言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它的影子。如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等,都直接取材于《圣经》,有人甚至把《天路历程》奉为“第二大圣经”,可见《圣经》对其影响之大。可以说,“圣经文学包含了所有的文学原型模式”。
  原型批评理论为文学评论家提供了新的选择。为本文从新的角度阐释《织工马南》投入了一道曙光。而圣经原型是理解该作品的一把金钥匙。
  
  二、人物上的原型阐释
  
  爱碧和耶稣
  马南到达瑞维洛村庄后,整日沉默寡言,他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用在织布上,把自己在故乡所受的屈辱深深地埋在心里,不愿和任何人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使他成为一个形容枯槁、没有生活气息的人,以至同村的杰米•罗得尼(Jem Rodney)形容他的眼睛“像是死人的眼睛”,而迈斯(Macey)先生把他形容成“一个灵魂脱离了躯体的人”。马南此时唯一的乐趣是看着自己织布挣得的钱在一点一点地增加,从此积累财富成了他人生的唯一目标。不幸的是,他埋在地下的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却被人洗劫一空。从此,马南陷入了人生的绝望谷。
  爱碧的到来使马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碧为马南的生活注入了鲜活的气息,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从此以后,马南的生活有了希望和目标,马南认为爱碧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他开始进教堂,不再抱怨上帝对他的不公,坚定了对上帝的信念。可以说爱碧使马南起死复生,使他本已对人生绝望的灵魂重新苏醒,是爱碧唤醒了马南重新生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
  而使人起死复生的事例在《圣经》中屡见不鲜,耶稣在加利利的时候,医治了很多疾病,他曾治好睚鲁的女儿,使之起死复生,对那里的人说“这闺女不是死了,是睡着了”,然后他“拉着闺女的手,闺女便起来了” 。耶稣在伯大尼,对着已经死了四天并已安葬在坟墓中的拉撒路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在拿因城的时候,耶稣又使寡妇的儿子死里复活。耶稣本人在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三日复活,这预示着凡是信靠他的人都可以借着他使灵魂得以拯救,获得重生。由此可见,爱略特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暗喻的手法,暗示着爱碧像耶稣一样使马南死里复活。在《织工马南》的第十五章结尾处,爱略特模仿十七世纪的班扬在《天路历程》中基督徒走完天路时所使用的警喻的手法,写了这样一段话:以前有天使拉着人们的手把他们从毁灭城中领出来。现在我们看不到长着白色翅膀的天使,但是有人把人们从危险的毁灭境地中领出来:有一只手拉着他们,把他们领到平静的光明的土地上,使他们不再后退;这只手也可能是一个孩子的手。这里的“孩子的手”无疑就是爱碧的手。爱略特在这里把爱碧的手比作天使的手,她把马南从黑暗之地领到光明之地,使马南的生命重新焕发光彩,就像《天路历程》中的天使把基督徒从毁灭城中拯救出来一样,而天使在《圣经》中是神的使者,耶稣基督就是上帝从天上派到人间拯救人类的使者。
  
  马南和约伯
  马南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本来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从未怀疑过自己的信仰,但家乡人的信仰是狭隘的,他们曲解了圣经,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谁是偷盗教堂钱财的真凶,这件事导致马南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抱怨上帝对他的不公,他唯一的乐趣是看着自己由织布所得的钱币在增加,不幸的是,他的钱财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偷他钱币的人是庄园主的小儿子达斯顿。钱财的丢失更使他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人生唯一的乐趣也彻底破灭了。他不再去教堂,也不再对人生寄任何希望。爱碧的到来使他对生活重燃希望并对上帝重新建立信心,他认为这是上帝给他的补偿。后来他家门口的池塘也干了,达斯顿的尸体被发现,他的钱财失而复得。从此以后,他重新进教堂,生活有了新的希望,马南重新找到了自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憧憬着与自己心爱的女儿和未来的女婿在一起生活,共建美好生活的情景。可以说马南的生活是沿着“快乐(有信仰)—不幸(怀疑信仰)—更不幸(信仰丢失)—更加快乐(重拾并坚定信仰)”这样的一条U形轨迹的。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