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意象”的美学价值

作者:李高杰




  关键词:意象 感悟 积淀 主观意旨
  摘 要:意象产生于“不可言传”的表意需要,体现了审美主体“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特征,意象的“表意”特征与“象外之意”的美学追求,最终以传达主观意旨为指归,在形式之外以想象、直觉的方式去把握如同道家所说的“道”, 使审美客体在形式之外的意味更加丰富,形成独特的表达感受的方式。
  
  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一般认为,意象是中国古代艺术形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意境生成的原初阶段。其实,意象有更深广的美学意义,从其生成和与之有关的文论、艺术理论来看,意象既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审美活动的一个基本形式。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一般的审美活动中,意象都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独有的特征。意象中表现出的审美主体的特征和“象外之意”的美学追求,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以表达主观意旨为指归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积淀。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意象的审美价值。
  
  一、意象产生于“不可言传”的表意需要,体现了审美主体“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特征
  
  意象的产生与人们的审美体验密切相关。审美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征在人类审美活动的初期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道家认为,“道”是一个无法用一般语言确切把握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②“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③如果说道家上述表述是从哲学角度阐释“言”与“意”的关系,那么,下面的阐述则直接表现出美学特征。《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都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一旦言说出来就不是所悟之“道”了,从审美的角度讲,就是说最理想、最完美的审美体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艺术家表现生活时,这种感受尤其深刻,古代文论多有描述。《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陆机在《文赋•序》中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④,所谓“文不逮意”,其实就是指只可意会而言无法尽意的那种十分微妙的审美感受。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⑤,“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讲主体的“意”的特征,迫切需要用“言”表达,但让人难受的是总有许多无法说清的东西难以表述出来。正因为如此,在如何传达“意”的问题上,道家主张“绝圣弃言”,他们并不重视语言本身的作用,而是注重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大音”、“大象”、“天地”的作用。禅宗也是反对使用语言的,讲求以心传心,讲求心领神会。可以说,道家和禅宗对中国艺术活动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李泽厚认为,“道家美学的许多表述比儒家美学更加准确地抓住了艺术、审美和创作的特征” ⑥,就是因为他们十分重视“象”的作用。但是,他们没有将“言”、“意”与“象”统一起来。儒家注重语言的作用和意义表达,注重语言的社会功用和地位,把“言”、“意”与“象”统一起来,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说法,“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⑦。“《周易系辞》曰:象也者,像也,此谓古周易象字即像字之假借。韩非曰:人希见生象。而案其图以想其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似古有象无像。然像字未制以前,想象之义已起。古周易用象为想象之义。如用易为简易变易之义。皆于声得义。非于字形得义也。韩非说同俚语。而非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之旨。”⑧魏晋以后,意象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三国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对意象的阐述更加明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⑨,既阐述了“象”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出意”、“尽意”,也肯定了“言”与“象”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指出了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得意而忘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意象理论和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称意象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并阐明了意象手法的美学效用。这是意象第一次运用在文学理论当中,唐宋以后的许多文论家,都对意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唐代司空图把“物象”和“心象”结合起来的理论:“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⑩,清代王夫之对诗歌创作中情与景、意与象的分析:“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11],都从不同侧面,对意象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理解和认识。由此可见,“圣人”之所以能够“立象以尽意”,是因为“象”本身就有想象、类比之意,既有外界对象的特征,也有人对外部对象的多种认识,既是一种丰富的审美体验,也是体验、感悟的方式,所以,才能够使人“得意忘象”。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美学形成了鲜明的感悟特色。
  
  二、意象的“表意”层次与“象外之意”的美学追求,体现了数千年文化积淀对审美活动的影响,最终以传达主观意旨为指归
  
  意象产生于人们对外部对象的体验、感悟,意象理论的产生和应用,推动审美体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有关理论和创作看,意象有“以象喻意、象意交融、象外之意”三个层次,既是意象的发展轨迹,也是意象的存在形式和活动方式。
  第一层:以象喻义。《周易》中的“象”是一种用来表现自然变化及人事休咎的卦爻符号,从天象到图像、卦象到象征,既有一定的抽象性,也有一定的形象性。正如高尔泰所说:“周易中的‘易象’是一种抽象,又是一种具象;既是哲学的精义,又是艺术的精义。卦、爻、象形文字是介乎哲学与艺术之间的象征性的东西,但它们是中国艺术的雏形。”[12]如“贲”卦,贲就是斑纹华彩,“上九,白贲,无咎”,白贲,则是由绚烂到平淡。这种符号包括图象和文字。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周易•系辞下》中的“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1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象”的解释为:“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这里的“象”是一个象形字,是“大象”的意思。后世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其注释为:“按古书多假象为像。人部曰:像者,似也,似者,像也。像从人象声,许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当作像形,全书凡言象某形者,其字皆当作像,而今本皆从省作象,则学者不能通矣。”这是象的基本意义。由“象”的基本意义所产生的表意作用,在早期审美和艺术活动中有充分表现。《诗经》有很多作品结合自然环境来咏唱抒情,比较典型的如《秦风•蒹葭》、《小雅•采薇》等,大都借用自然之象来表情写意,赋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特色。梁代的钟嵘在《诗品》中提出:诗歌意象表达的最高境界:“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14],意义表达的最佳方式就是赋、比、兴的综合运用,而不是只取其一。魏晋时期用“松下风”、“春月柳”、“游云”、“朝霞”等自然之“象”品藻人物,《赞誉》中记载:世目李元龙,谡谡如劲松下风。《容止》记载:时人目王右军,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不仅表现人物之形,而且更含有审美意味,说明早期审美活动中意象“以象喻意”的特点。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