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入仕追求方式看李白的人生处世心态

作者:罗鸣放




  
  二、游边入幕无功返,只吟怨歌悲自怜
  
  赴边入幕,以军功致仕,在唐代也是一条进身途径。开元年间地方节度幕府,就有招募长从侍卫,以扩骑代府兵的行为。《 通鉴 》卷二一六载:“应募者皆市井负贩,无赖子弟。”但有功即可升迁。《 邺侯家传 》云:“但问材力,不问所从来。”这对想博取功名致仕的文人来说,是一条具有强烈诱惑力的理想化的功成之路。《 旧唐书 》卷一百三十四《 马遂传 》载:“遂少时,尝与兄读书,乃辍卷叹曰:‘天下将有事矣,丈夫当建功于代,以济四海,安能矻矻为一儒哉!’”想到的是建功以济四海。《 唐代墓志汇编 》开元三一七载李元光墓志铭曰:“(公)常有言曰:‘大丈夫不继单于颈,不碎颜良军,曷以答圣朝之休美,绍先人之鸿业。’遂投笔戎幕,冀灭雰祲。”发言立志,以不负时代圣明。杨炯《 从军行 》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刘湾《 出塞曲 》:“一朝随招募,百战争王公。”盛唐文人有从军入幕致仕经历者不少,高适《 别韦参军 》云:“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岑参《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云:“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轮台歌 》又云:“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文人赴边入幕,并非只是猎取功名和富贵,而是要追求一种参与世事的身份地位,通过建功立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李白也曾尝试以此进身,《 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 送张秀才从军 》:“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 塞下曲六首 》其一:“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司马将军歌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体现出立功边塞的壮志豪情。李白在开元二十一二年间,有陇右边塞行;在天宝十一载,有幽州之行。前者,李白曾投诗《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于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哥舒道元,赞赏哥舒道元“一呼三军皆披靡”的“立身”之位,也隐含希望为其所用之情。也许李白无法承受陇右边塞艰苦的生活环境或未得到哥舒道元看重,只能是“孤剑谁托,悲歌自怜”,失望而归;后者游燕蓟,此行目的仍然是想“因缘幕府,蹑级进身”,但到了幽州后发现安禄山正在为叛乱作准备,预感到形势岌岌可危。李白“心知不得语”,只有“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安史之乱”爆发,永王李璘起兵,征招李白入幕府,李白以为这是实现理想的机会,《 永王东巡歌 》其十一:“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书生气十足,他不能认清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致陷入当权者争斗的漩涡,《 南奔书怀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获罪被流放夜郎,结局更为悲凉,《 流夜郎赠辛判官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李白暮年仍想入幕李光弼军中,无奈中道因病折返。由此看来,以军功致仕来实现理想的方式,对李白来说仍是行不通。
  
  
  
  三、投文献赋屈干人,假隐交游盼举荐
  
  唐代开元、天宝时盛行投文献赋干谒之风,这是当时文人在科举求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活动。宋人赵彦卫在《 云麓漫钞 》卷八云:“唐之举人,先借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 幽怪录 》、《 传奇 》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文人投文献赋干谒,借当时名人、重臣甚至帝王的名气、地位和权力,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才气,直接荐举为官,这是文人向权势贵要推销自我、以便步入仕途、实现个体生命社会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高适《 行路难 》其二称“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杜甫的《 进雕赋表 》、《 进三大礼赋表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等,均是投文献赋之作。其干谒的对象大都是权高位重、炙手可热的达官贵人,甚至还包括皇帝唐玄宗。李白虽然在《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中自称“不屈己,不干人”,但为了却自己“功成”的宏愿,也不惜曲意逢迎,作《 明堂赋 》、《 大猎赋 》、《 上韩荆州书 》、《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 》等文来四处投献干谒权贵,真可谓“遍干诸侯”、“历抵卿相”。可以看出,李白投献干谒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并非是像他自己所说的“不屈己,不干人”。李白的投献干谒,虽然也得到一些对其文学才华称扬的回报,甚至“待诏翰林”。但最终也无人给他提供真正进身致仕,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这对李白而言,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隐逸致仕,在唐代被人称为“终南捷径”。隐逸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古代文人人生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处世方法。唐代文人普遍具有崇尚隐逸的心理,其动机已和唐前的隐逸之士有较大的区别,《 新唐书·隐逸传 》载:“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戢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虽然,各保其素,非托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阙也。”唐代文人隐逸动机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为科举出仕而先隐逸读书。目的是静心读书习业,以期出而一鸣惊人,通过科举考试而登科入仕。《 旧唐书 》卷190下《 孟浩然传 》载:其早年即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希冀着“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其二,为达到征召出仕而隐逸。目的是以隐逸邀名声,以期获得征召入仕。唐太宗开国后,即注重搜罗举用隐逸,贞观八年即下诏:“若有宏材异等,留滞末班,哲人奇士,隐沦屠钓,宜精加搜访,进以殊礼。”②搜罗隐沦到盛唐已成风气,有效可行。《 新唐书 》卷123载卢藏用:“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后被“召授左拾遗”。司马承祯称“隐逸终南”为“仕宦之捷径耳”。《 旧唐书 》卷一九二载吴筠:“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苦心钻研,乃尽通其术。”“在剡与越中文士为诗酒之会,所著歌诗,传于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征之。”“令待诏翰林。”
  李白因为不能“科考”,游边无功,所以最为期望用隐逸致仕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的隐逸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制造声誉,曲线求仕。李白在蜀中就有隐逸活动,《 上安州裴长史书 》中云:“昔与逸人东岩子,隐于眠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他出蜀后交游干谒,结识道友。在江陵结识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大鹏赋序 》),李白在《 大鹏赋 》中把司马承祯比作希有鸟,而自比大鹏,愿与司马承祯“我呼尔游,尔同我翔”。李白在安陆寿山结庐隐居时,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山中问答 》云:“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他边交游,边借隐逸扩大名声。以退为进,以隐求仕。李白还在嵩山等地参加道教的一些活动,他的目标并不在于道教,而是想通过道教的关系网,打开一条通向朝廷的道路。因为天宝元年前后,唐玄宗特重道教,《 旧唐书·玄宗纪 》下载:“(开元)二十九年春正月丁丑制两京诸州置玄元皇帝庙并崇玄学,置生徒令习《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文中子 》,每年准明经例考试。”李白在东鲁徂徕山隐居时,《 旧唐书·李白传 》说他与韩准、孔巢父等人“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其目的是要“金高南山买君顾”(《 赠裴十四 》)。天宝元年,唐玄宗下制诏,《 旧唐书·玄宗本纪 》载:“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荐京。”李白得到玉真公主、贺知章等人的推荐,应诏入京。唐玄宗接见他时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至此?”(李阳冰《 草堂集序 》)可见他通过道教关系和隐逸交游方式,终于进入朝廷。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