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入仕追求方式看李白的人生处世心态
作者:罗鸣放
上述唐代文人的入仕方式途径,李白均做过尝试,但都未遂心愿。籍谱漏失、门荫无路、科举不能;游边赴募、无功而返、获罪被流;投文干谒献赋,只是成为统治者粉饰太平的工具;隐逸学道,也只落得人称“谪仙”而已。他虽然靠干谒和“终南捷径”,得入朝廷“待诏翰林”,但他期望像古人那样“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始终得不到实现。这其中的原因的确值得我们去反思。
四、曾经沧海难为水,诗人本性阻“功成”
李白为自己设计的“功成身退”的人生追求之路,应该说有极大的理想化成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追求又被其具有独特个性的“本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李白走向人生社会的政治舞台时,是用一种超现实的心态去关注社会,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追求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这就使他常常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无法摆脱现实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羁绊。这种意识心态决定李白对人生理想实现的价值取向,也为他的追求失败,埋下了根因。对此,我们可以从其本体素质与社会需求构成的矛盾、本体个性与社会包容构成的矛盾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首先,李白对自己的所学及养成的本体素质有过高的估计。他多次向人夸耀自己的政治德才,《 为宋中丞自荐表 》云:“少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梁甫吟 》还云:“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把自己比作像姜子牙那样身负奇才的“大贤”,只要得到帝王垂顾,出将入相,就能辅佐帝王,“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的政治理念是效法历史上像鲁仲连之类的纵横家人物,但是,李白忽略了时代的影响因素,“任何思想家、政治家的成功杰出表现,都必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才能完成的,彼时能成功的人,在此时未必能成功。战国时代,诸侯并起,以一策而得君主的赏识,由布衣而致卿相者有之。但在李白所处的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大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仍抱纵横之策致君王,已是时过境迁,幻想鲁仲连式的成功是不可能的”③。从现有的历史文献记载看,李白得以“待诏翰林”,并非是他有所谓的政治才能。唐玄宗看重的只是李白的文学才华,把他当作一个粉饰太平的御用工具而已。《 本事诗·高逸 》云:“上亦以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李白文学素养极高,也得到现实社会的认可,但李白终生所求并不是当一个诗人,而是要做管仲、晏婴一样的“辅弼之臣”、政治家。然而他总是用诗人的素质才华去作政治行为的判断,缺乏切合现实政治的理性思考,诗人的气质使他天真去对待现实,只凭一腔热情处世,未能透察现实人心的险恶,缺乏许多政治家适应现实政治形势,巧于应对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甚至以屈求伸,最后达到成功的重要素质。所以,李白在《 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 》说的“有才无命,甘于后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慨叹,就不免让人产生几分怀疑。
其次,李白的本体个性也与现实社会形成尖锐冲突。李白带有强烈主体意识的本体个性直接支配其追求功业的行为方式,使李白的处世生活态度一向是充满着矛盾的:他一方面在《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中标榜自己“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傲岸不屈的做人原则;一方面又在《 与韩荆州书 》说自己“遍干诸侯”、“历抵卿相”,漫游天下,足迹遍及达官显贵的家门,行干谒之事。一方面在《 侠客行 》中高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豪侠之气;一方面当危险来临,就远祸全身,悲歌自怜,《 远别离 》云:“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一方面在受诏入翰林,得玄宗优宠时,表现得自满,甚至轻佻,《 效古 》其二云:“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小有成功就夸大地做出睥睨万物之态,得意几于忘形;一方面当面对因自己主观所造成的被动环境时,又表现出不安和对是非的恐怖,《 怨歌行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古风 》其二十七:“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李白被“赐金放还”,他自认为是因遭权贵谗毁,《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 为宋中丞自荐表 》云:“为贱臣诈诡,遂放归山。”实际上,李白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嗜酒疏纵而失礼,自视才高而贬低同僚等。恃才放浪,狂傲不羁,喜大言,好夸诞,不懂韬光养晦,收敛锋芒,永远以一个“楚狂人”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上李邕 》云:“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可见不仅少有人会大力保荐他,而且还遭到不少权贵对他的嫉妒和痛恨。
范传正《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 》称李白:“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器度弘大,声闻于天。”李白为自己设计出“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这样一个“功成身退”的理想生存模式,也反映出其独特的本体个性意识。强烈的本体个性意识只能刺激他在理想化的境界中狂歌,而无法实现他设计完美的人生理想。这一方面体现了他早年从赵蕤所学而受到纵横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但另一方面更是其自命不凡的自我本体个性意识的表露与支配的结果。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罗鸣放,广西贺州人,广西贺州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唐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① 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1990年版。下引李白诗文及相关碑文、序文同此。
② 徐松:《登科记考》卷一引《唐大诏令集》。
③ 戴伟华:《唐代文学综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参考文献:
[1] 董浩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五代]刘昉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 戴伟华著.唐代文学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 葛晓音著.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茆家培.李子龙主编.谢朓与李白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7] 余恕诚.唐诗风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