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明清小说中的花园意象
作者:周志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花园意象在明清小说中的使用情况,基本把握了五彩缤纷的花园背后所蕴涵的特殊审美价值,同时也从中窥探到了意象的使用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它与作品中的其他要素交融互渗,共同构筑了叙事文本,成为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花园意象则以其独特的韵致与美丽得以反复出现并不断被拓展出新的蕴涵,从而成为小说中具体可观的叙事手段。
(责任编辑:古卫红)
基金项目: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元明清戏曲小说中的花园意象研究”(项目编号:南校科研字2007第001号)
作者简介:周志波(1972-),南宁师专中文系讲师,中山大学文学硕士。
① 参见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3;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75.
②⑤ 王立.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2.9.
③ 咸立强.中西文学作品中花园意象的审美意蕴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2006,(2):152.
④ 詹丹.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03.
⑥ 周宁.花园:戏曲想像的异托邦[J].戏剧文学.2004,(3):25.
⑦ [明]吴敬所.国色天香[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392.
⑧⑨ 李致中校点.平山冷燕[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59.148.
⑩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香港:香港太平书局,1993,2849.
{11} 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M].济南:齐鲁书社,1986,189.
{12} 俞晓红.《红楼梦》花园意象解读[J].红楼梦学刊,1997年增刊,323.
{13} 王国维撰,马美信疏证.宋元戏曲史疏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77.
{14}{15} [清]魏仁秀.花月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80.182.
{16} 王汝梅,李昭恂等校点.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M].济南:齐鲁书社,199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