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高晓声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
作者:吴延生
六、提升审美趣味
主体创作的终极目标是要借助于文本载体和受体(读者)进行交流。文本的意义和特点,需要读者的接受才能显现。所谓接受,也就是通过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文本,读懂文本。在小说阅读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小说文本的相关规范作用,而采用比较轻松的感悟方式。由于缺少理性的内在力量,感悟往往被小说众多的现象阻挡,从而局限于情节甚至故事之中。这种接受方式使读者永远难以摆脱被动地位,因为在事件中,他们总是被时间推移、场景转换所左右,被高潮和结局所吸引,从而对人物视而不见、更不用说去探究他们的性格、灵魂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价值意义。高晓声是位优秀的小说家,并且是位独具个性的小说家。他创作的大量的优秀小说,给人们提供极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优秀的小说文本中,任何不起眼的细节都不会毫无根据毫无目的地出现,解读也就是要为它找到在有机整体中的位置,发掘它跟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21}我们在阅读它,就要以特殊的视角对待这位特殊作家的小说。高晓声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悲喜组合,性格中既有悲剧因素,也有喜剧因素。悲中含喜,笑中有泪。陈奂生花了五元钱住宿费,先是懊恼不已,后又快活起来的心理,读者会又好笑又悲哀。谁又能忘记他在招待所沙发上的发泄破坏欲的一跳!他这报复性的一跳,跳得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真实可信。“细节的生命在于真实,在于贴切。真切的细节才能唤起美感,使人恍恍然如临其境。”{22}
农村是国家政策最终抵达的地方,是最能体现国家权力政治的地方,也是方针政策实施最为敏感、最为直接的地方,农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表达,作者以一个写作者的胸怀和真诚,执著地追索和思考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与命运、人性与权力的利益问题。《老友相会》,“以一个作家的责任和良心,以对农民的体察和深厚情感,以人性为切入点,去探索时代政治风云在农民内心深处起发的波澜与承担。”{23}小说描写做了三十多年的一对朋友,二十年前的“一个夏天的中午”,周汉生换衣裤救恽成;1967年初春,周汉生又将被押到他家乡挨批斗的恽成背到家里;粉碎“四人帮”后,恽成官复原职。而今,来这里召开会议的恽成拜访周汉生。周请了当地各级干部七人作陪,八仙桌前没有他周汉生的位置。恽成喊他来坐,周汉生不敢上座。“有人站起来拉住汉生,有人端过凳来,有人迅速进厨房拿了盅筷来,按住汉生坐下。”读到这里,谁又能忘却这个精彩的细节描写!正是这个细节描写让人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当年的朋友甚或有过生死之交,如今却有了感情的鸿沟。理应做主人的周汉生却没有取得主人资格。世道怎么了?正如恽成在回去的路上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从这些人生真相的透视中,我们看到了存在于当代农村的人性弱点和现代文明的异化。”{24}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问题啊!昔日朋友纯朴的情谊与今日相会被世风熏染、扭曲、异化的世俗心理,“这无疑是一种错位,而错位就是反差,反差就是张力,张力则体现了作家思考的深度。”{25}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经典的细节描写,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深深吸引观赏者。它强化生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激活了读者的阅读因子,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致,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进而提升审美趣味。让读者过目不忘,掩卷深思,魅力何在?作家已将文思深入到哲学意味层。而哲学意味层是文学结构的最深层面。从作者的角度看,哲学意味层是作者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的体验,是他用全部的痛苦、坎坷、血泪、青春、生命换取的人生感受,是他全部创作心理机制和活跃的创作个性所能达到的最高的艺术概括;从作品的角度看,哲学意味是潜藏于文本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是作品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之一;从读者的角度看,哲学意味是可喻不可言的灵境,是启迪人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是读者审美理解的最高层次。
综观高晓声的创作轨迹,不难发现他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从小说的细节描写可见一斑。首先在于精致的设计,精密的构思,精巧的编织;其次在于不为细节所累,精心提炼,精确议论,精当点评,以叙议见长,在精细打造的基础上,形成艺术创作的精华。“他的小说不仅表现出一个具有深刻见解的当代思想家的风貌,而且反映出一个卓越作家的艺术独创性。”{26}他的探索是精深的,令人深味!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吴延生,江苏淮阴工学院人文系副教授。
① 吴延生.神情并茂 趣味无穷——从审美角度看中国古典诗歌的细节描写[J].贵阳:贵州大学学报,2003(4)84.
② 吴延生.出色的怪诞也是一种新的美——从审美角度看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塑造[J]. 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5)30.
③ 杨义.文化冲突与审美选择[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316.
④{22} 俞汝捷.小说24美[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133-134.135.
⑤⑨{19} 薛瑞生.红楼采珠[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102.93.93.
⑥ 孙绍振.怎样写小说[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43.
⑦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479.
⑧ 张德林.现代小说美学[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330.
⑩{11} 吴功正.小说美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315.317.
{12}{17}{20}{26} 金燕玉.小说家们[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66.163.175.169.
{13} 王朝闻.审美谈[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8-289.
{14} 李永生.短篇小说创作技巧[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312-313.
{15}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41.
{16}{18} 金汉.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543.544-545.
{21}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3-214.
{23}{24} 梁惠娟.试论铁凝小说的乡土情结[J]. 长沙:理论与创作,2007(6)82.80.
{25} 李剑清.审视农民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的错位——评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J]. 成都:当代文坛,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