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原本大学微言 南怀瑾 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大家如果读过朱子所改编的《大学》章句,可能一时不能习惯,甚至有突兀之感。但我们这次讲解,为什么不用朱子的改编本,而要用原本《大学》的本来面貌呢?我们在以后的讲解中,会充分地说明其中的缘故。
《大学》一书中,有关"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所谓这是"大学之道"的"七证"(七个修证的层次),看来平平淡淡,其实,这不但是曾子特别提出孔门心法求证实验的修养功夫,同时也代表周、秦以前儒道本不分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化学养的特色。
将知性的学养,提升到不只知人的理性,而且周遍知识万事万物的理性。学养到达这个境界,能尽知人的理性,能尽知物的理性,然后才能真正做到"诚意、正心、修身",可以担任以道济天下,而使天下平治了!
继"诚意、正心、修身"等"内明"(圣)之后,真正转入"外用"(王)之学,便自"齐家"开始。
上面《大学》讲到这里为止,主要是先由"内明"(圣)的学养开始,兼带涉及"外用"(王)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总原则,正如原文所记:"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是《大学》最基本的提纲,也是"致知格物,物格知至"最重要的环结。现在继续开始,便是分别讲解内外兼修的道理。
我们研究《大学》,在前面已经提起大家的注意,到了修身齐家的阶段,是由"内明(圣)"的学养,转进为"外用(王)"的发挥。但必须更要了解,我们过去的历史文化,从孔子开始的儒家,乃至传承孔门心法的曾子、子思,甚至孟子,始终是禀承三千年来"宗法社会"的伦理传统,发扬人道的人本位思想。
用现代语来说,它就是"领导学"的大原则。可是,本段的内涵,也不免有时间(时代)、空间(地缘)的局限性,须要"慎思、明辨"清楚,不可只像宋儒的某些理学家的观点一样,认为只要《大学》、《中庸》和半部《论语》就可治天下了,那便会成为笑话。
在东方的中国文化,从秦汉以后,学术思想的主流,从表面上看,虽然都一概归到儒家,但实际上,是以阴阳、儒、墨、道、法各家杂用,而又不太有明确的界别。汉末、魏、晋开始,便有道家的神仙"丹道"学派兴盛,他们的"修为"基础,都是以"守静"为中心。那是根据老子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的说法而来。
我现在对你们重新提出中国儒家孔子一系的《大学》,对照历代历史的现实演变来讲,是要大家明白,我们的国家几千年来,是仁义博厚,恪守宽容忍让,希望天下人类,真能达到和平共存的世界,既没有侵占其他国家的利益,更没有压迫其他民族的野心,同时也没有自认为是天下第一的狂心。我们具有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忍辱负重的文化根基,也绝不甘愿接受不合理的侵略和压迫,虽然在极度的艰苦危难中,也必然自强奋发,终于做到以德化人,以礼让相安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