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3期

希望:与改革开放同步

作者:佚名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我们久久漫步在一座
  工厂的遗址上。他从塑料袋里
  拿出两个煮鸡蛋,发黑的茶鸡蛋
  这是他的中餐。他说,他那时
  多么幸福。以为
  自己赢得了人生。那是5月
  天突然下起了雨,他的衣裳
  又一次被淋湿。站在旧工厂的橱窗前
  他说自己的心怦怦直跳
  他读着橱窗里劳模榜上自己的名字
  那是5月。他第一次告诉我
  他的名字叫米小强
  
  鹅塘村及其三十年(组诗)
  徐俊国
  
  喜事
  以前 鹅塘村娶新娘
  要动用花轿和唢呐 八十八束谷穗 九十九
  对喜鹊
  走的是山间小路碰见的是花仙子和青蛙王子
  披着红盖头的祥云 被忸忸怩怩的春风轻轻
  吹送
  一座吱吱呀呀的小木桥 两个小池塘 三五
  个干草垛
  再往前走 就是挂满红灯笼的小村庄
  现在不同了
  要有奥迪或奔驰 星级酒店 摄像机婚纱照
  以及勾兑了幸福的浓香型茅台酒
  场面越气派越好 礼炮越响越好 锡箔纸越
  多越好
  新郎最好能当着亲朋好友的面
  与新娘拥吻 并大声说
  ——我爱你
  ——也爱这甜蜜而大胆的美好生活
  
  计算
  如果忽略娘生我时疼碎的汗珠
  忽略我1978年之前的鼻涕和憨笑 弹弓和
  顺口溜
  偷吃的瓜果孵坏的鸟蛋和烤焦的草蜢
  那么 从鹅塘村小学到菏泽师专美术系
  再到平度九中美术教研组
  从开裆裤到调色板 再到备课笔记 写诗的
  
  稿纸
  从潍坊火车站或青岛的流亭机场
  到北京 上海 大连 南京 广州 深圳
  从我的小瓜棚到全国各地的高档宾馆
  从小时候手上的冻疮到温暖的空调
  从破棉絮到羽绒服
  从窝窝头到肯德基和麦当劳
  从小画册里的特务到《时尚》杂志封面上的
  
  超女
  从老革命李大亮平反 到我表哥下岗 成为
  
  小商贩
  从脚踏三轮的车夫 到包工头
  再到环宇房地产公司的老板
  从土地庙饿得发晕的乌鸦 到幸福小区漫步
  的白鸽
  从徐银宝安葬娘亲 到他的第一个孙子出生
  从一盏灯亮起来到无数盏灯亮起来
  从一种花绽放到无数种花绽放
  我数了数 正好三十年
  我又称了称我吃过的苦瓜 尝过的蜂蜜
  流过的泪 发过的誓 祈过的福
  不多不少 正好三十吨
  三十年乘上三十吨
  应该是一部沉甸甸的乡村史和沧桑巨变
  变迁
  三十年可以让荒地变成青绿的菜园
  也可以让菜园变成挖掘机和起重机的集结地
  当陶渊明的菊花在一位老人的泪光中凋谢
  城市已经挤疼了乡村的脚趾头
  当若干年后的阳光照着最后一束麦穗
  镰刀失眠了
  当大地丧失掉最后一寸芳草
  最后那只彩蝶从最后那朵花上醒来
  它发现自己的家
  已经迁移到某个工厂某个烟囱的避雷针上
  
  坦然面对
  一只蚂蚁能够忍受食物的重量和秋风的巴掌
  我也能坦然面对时光的破碎和生长
  有些事物终将老去 有些胜利刚刚开始
  有些名字已经照亮了他所深爱的时代
  一个人阻止不了一条河流
  一如他阻止不了自己的血液
  面对春天滚滚向前的绿车轮 我表示尊重
  我希望自己的灵魂活得正确
  也祈求外部的世界更加精彩
  
  中国布鞋
  高鹏程
  
  父亲穿过它。祖父穿过它。祖父的祖父……
  也穿过它。三千年前的中国人,就穿着它
  十亿中国人,九亿半穿过它。
  穿着它走路,你的脚就连着了三千多年中国的地气。
  它如此古老,却永不过时。
  ——题记
  一
  三十年前。它是我的第一双鞋
  方口。布面。千层底
  我不情愿穿着它。迈出独自离家读书的第
  一步
  娘说,别嫌它普通,土气
  它软和、透气,走起路来,从不硌脚
  几十辈人的路,都是靠它走出来的
  那时我还小,我还不知道,密实的针脚,就是
  母亲的一个叮咛,又一个叮咛
  那时,我也并不知道,在遥远的外省
  18个泥腿子,穿着同样的布鞋
  却要尝试着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
  二
  公元1979年。这一年,18个穿着布鞋的
  泥腿子
  收获了一个沉甸甸的秋天
  他们惊喜地发现。同样的布鞋
  只要走走不同的路子
  盛产叫花子的土地,同样也盛产小麦、大米和
  马钤薯
  再往前翻回一年。公元1978年,冬
  此时,18个刚刚摁过红手印的泥腿子
  也许并不知道
  他们,把18双布鞋踩出的鞋印,结实地印
  在了
  一本名叫历史的大书上
  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一年
  一个矮个子的巨人。穿着一双同样的布鞋
  从北到南
  丈量了大半个中国
  事实上,此前,他穿着它
  丈量过法国巴黎,香舍丽榭大街
  丈量过长征的长,雪山的高
  丈量过一个主义被教条后的误差
  1969年,它还在江西新建一个拖拉机修配厂
  外的田塍上
  反复丈量
  现在,他穿着它
  试图把一条看不到头的羊肠小径,走成康庄
  大道
  
  三
  同样这一年。一个伟人,风尘仆仆
  来到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
  在一座著名的小桥的一端,凝视对岸
  他在思索该如何跨越
  该如何,用一双鞋走出两条路
  答案很快有了:一国两制
  走路的新鞋,一只叫改革,另一只叫开放
  然后,他大手一挥。轻轻地画了一个圈
  坚硬的历史,仿佛被划出了一个大口子
  一缕久违的春风就吹了进来
  一道久违的光线就射进来,接着,是更迅猛的
  闪电
  是春雷,是外太平洋的滚滚浪潮
  这个伟人说
  真理,就是穿着娘做的布鞋,在土地上反复走
  出来的
  就是遇到山,就踩着石头上山
  遇到河,就摸着石头过河
  遇到没有路的时候,就自己走出一条有特色
  的路来
  这条路。是用娘做的布鞋走出来的
  我是她的儿子,她是我们所有人的母亲
  我们都习惯叫她:中国
  
  无邪的山寨(二首)
  (彝族)阿卓务林
  
  山歌王
  他安详的神态,正好说明彝人生活的稳定与和
  谐。在旧社会,要想安详的庆祝喜事,谈何容易啊。
  他不苟言笑,脸像阴沉的天
  除了送嫁的早晨,或迎亲的夜晚
  你很难从他的心里,掏出一丝笑影
  作为寨子的山歌王,他像一头公牛
  让山里人,在山外神气过几回
  现在,夜幕拉开,松明苏醒
  送亲的队伍已经安坐贵客的席位
  他也即将亮出祖传的拿手绝技
  去应答来自古代的天问。那预言
  祖先童年的梦话。对面那位亲家
  看上去,也不像是省油的灯
  从他喉咙里流出的格言,优美
  而煽情,伴有一种莫名的忧伤
  趁人们拉话的间隙,山歌王抖动舌头
  猛喝了两口烈酒,但他仍不敢草率开口
  他注意到阿芝的眼睛在丝巾后面
  使劲地盯着。现在他开始像一只公鸡
  把脖颈朝前仰了仰,好让声音响亮一些
  泸沽湖畔驻足远望的马

[1]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