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自然手语习得与有声语言习得之比较及其启示

作者:国 华



  
  3 自然手语的习得
  
  聋儿早期的语言习得一般有三种情况:1几乎没有真正有效的语言输入(父母是健听人且坚 持只使用口语教育孩子或未及时被诊断出来的聋儿);2所接触的语言输入形式仅是手势英 语(Signed English),即手势编码英语(健听父母学过这种所谓的文法手语);3从一出生 就接触到了美国手语(仅限于父母为聋人的聋儿)[10]。大量的手语习得研究都是 针对从小 生活在美国手语环境下的聋父母家庭中的聋儿进行的。虽然聋儿中只有5%-10%出生在聋父母 家庭,但只有这些聋儿的语言习得过程是自然的并且与健听儿有声语言的习得过程具有相关 性和可比性。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有机会接触到自然的手语语言输入,其语言习得的条件和 状况与健听儿习得母语的情况大致相同[2][7]。
  对聋儿手语习得的研究主要探讨手语习得过程中是否也存在有声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里程 碑式的阶段,以及手语习得过程有无其特有的特征。因为手语毕竟与有声语言有着明显的语 言形式上的不同:一个依赖视觉空间运动,一个依赖听说能力的存在。所有研究都表明,手 语与有声语言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它们有着相似的习得过程和阶段[2][7][8] [10]。
  
  3.1 自然手语习得的过程
  聋儿的手语习得过程会经历与有声语言发展大致相同的阶段:聋儿的“咿呀学语”(ManualBabbling)时期,相当于独词或整体语的单个手语符号阶段,手语符号的组合阶段,以及 表示语法的手语符号还未出现的“电报语式”阶段[8]。
  3.1.1 聋儿的“咿呀学语”(Manual Babbling)时期
  根据美国麦克吉尔大学劳拉•派蒂托及其同事对健听儿咿呀学语的声音和聋儿相当于咿呀学 语的手势进行的对比研究,接触自然手语环境的四至七个月大的聋儿会出现两种手势活动: 一般意义上的、健听儿童也会出现的手势(如孩子向上张开双臂让父母抱起)和一些具有音 节性质的、来自他们所观察到的手语中的手势。后者一般没有任何意义,但却包含构成美国 手语的要素(如手形、方位、运动和方向要素)生成一些成人手语中可能允许但并不存在的 手势。比如孩子握紧拳头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朝着某个方向运动,但聋人父母并不知道这表达 的是什么意思。派蒂托等人从他们的研究观察中得出结论:这种体现在手势上的“咿呀学语 ”在聋儿中普遍存在,相当于健听儿口语的咿呀学语阶段[7][8]。这也表明聋儿 同样具有在成长早期对语言暗示做出反应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
  3.1.2 相当于独词或整体语的单个手语符号阶段
  聋儿最初使用手语符号是在八到十八个月左右,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词组或句子的单个 手语词汇—— 独词或整体语。此阶段的出现比健听儿早了几个月,但这种手语符号优先发 展的情况只存在于早期的词汇发展时期。有些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两种语言表现形式的不同 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手、臂部肌肉的发育成熟比口腔和气管肌肉的发育成熟早 ,与语言认知能力无关[7][8]。在这一时期,聋儿对词汇意义也存在过度扩展的 使用,经常 会用一个词汇指代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多种事物,其中最常出现的是对形状、大小相似物体的 混淆,其次是有着类似运动和质地的事物。这说明不论是健听儿还是聋儿,词汇的语义发展 是一个随着所学词汇增多,从语义过度扩展逐渐过渡到掌握每个词的确切意义的过程[ 6]。
  3.1.3 手语符号的组合阶段和“电报语式”阶段
  与健听儿一样,聋儿在大约十八个月到两岁左右时出现两个手语单词的组合阶段;在两到三 岁时经历电报式手语使用阶段,即语法功能词还未出现的言语阶段。手语习得中语法或功能 词的出现和使用也与健听儿在学习口语中开始使用功能词的时期和情况一致。如聋儿对美国 手语中否定词素(摇头)的习得与健听儿对否定表达的习得是大体一致的。聋儿刚开始会把 否定词素(摇头)都放在句首,而成年聋人对这个经常用到的词素会根据其不同的用法加以 严格的限制。研究者还发现,在手语习得后期聋儿对语义关系的使用和各种语义关系在手语 发展中出现的顺序也与有声语言发展相类似[7]。
  
  3.2 自然手语习得过程中的几个现象
  美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国的手语研究者也都发现,在聋儿手语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婴儿 手语(Baby Sign)”和“保姆式手语(Caretaker Sign)”的现象[10]。聋人父母 在与聋儿 进行语言交流时使用的语言也体现出显著的简化特征,并且会随着儿童使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而相应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且通过研究发现,与有声语言习得一样,聋儿对自然手语的习得也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 ,而是积极构建、创造性使用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的情景与语义的习得也是必要的。而且 ,聋儿基本掌握手语的年龄也是在大约五岁的时候,这也与健听儿基本胜任口语表达的时间 相同[8]。
  另外,研究也发现对那些父母是健听人的聋儿来说,由于不能从一出生时就能及时接触到自 然手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后语言学习的速度、程度和效果。许多研究在对比了五岁之 后才开始学习手语和那些一出生就接触到手语的成年聋人使用手语的情况之后得出结论:像 健听儿习得有声语言时存在“习得关键期”一样,聋儿手语的习得也有关键期。因为开始接 触自然手语的年龄对最终能否完全习得手语语法体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较晚才有机会接触 手语的成年聋人即使在后来把它作为第一语言使用几十年后,其语法的使用与从出生就接触 手语的聋人有所不同,相比之下不是很完善[2]。这说明了适时而充分的语言输入 和语言使用对手语语言习得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聋儿自然手语习得研究的意义及启示
  
  自然手语的习得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它与有声语言习得的相似性,认识到手语习得与有声语言 习得一样都体现了人类具有生物基础的语言能力和人类语言的自然性和系统性。可以说,这 些研究成果和结论很重要,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
  
  4.1 聋儿天生具有语言的认知能力
  这些研究成果和结论不仅证明了聋人手语具有人类语言所具有的普遍特性,而且也说明了聋 儿与生俱来的语言认知能力。这使我们认识到语言的习得和使用并不只是依赖于听和说的能 力,也可以通过视觉空间渠道得以实现。聋人的自然手语其实就是聋人通过人类所共有的认 知能力来反映他们所观察到的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正如其它语言一样。由此我们应该认 识到,由于聋儿听说能力的丧失,他们的语言能力就自然地从听说途径转移到了视觉渠道, 通过对视觉运动的领悟来进行语言交流。因此对于他们,尤其对于那些出生在健听父母家庭 中的大多数聋儿来说,尽早地接触他们可以自然而顺利习得的聋人手语是开启他们天生就具 有的语言认知能力的必备条件,而且对他们语言、思维能力的充分发展非常关键。
  
  4.2 聋儿早期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聋人的母语并未受到认可和重视,口语主义(Oralism)一直主宰着聋人教育和他们 的生存发展,聋儿并不都能从一出生就得到相对于健听儿童一样的语言发展环境。实践证明 ,相当多的聋儿由于缺乏早期手语语言习得的过程,不仅影响了他们后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而且对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乃至身心的全面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对于儿童来 说,语言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和潜能开发的重要方面,它与儿童思维、智能以及情感的发展 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作为特殊群体的聋儿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健听世界对聋人群体和他们 的语言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使得他们疏离了本应属于自己并能借以充分认识世界 、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语母语,很多人因此而错过了最佳的语言发展时期而阻碍了他们各方 面能力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也正因为如此,在健听人眼里聋儿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个 性,如性格比较孤僻、固执、表现得较自卑或自负;遇事易急躁、冲动、缺乏内部控制力; 分析事情较主观片面和以自我为中心;比较敏感和易受暗示;认知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低于 同龄健听儿童等[11]。这无疑与聋儿早期语言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聋儿的认 知活动和 性格形成都与他们的母语学习受到限制而口头语言发展又很迟缓有着相当大的关联,他们通 过语言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受到语言发展的制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