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自然手语习得与有声语言习得之比较及其启示
作者:国 华
关键词 自然手语 有声语言习得 自然手语习得
分类号G762
对于出生在聋人父母家庭里的聋儿来说,对手语的习得与健听儿对有声语言的习得一样自然 而轻松。然而对于聋儿是如何习得自然手语的、其习得过程与健听儿对有声语言的习得过程 有何异同之处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几乎还没有相关的研究。但是对自然手语的语言习 得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以上所提到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聋儿发展早期的 语言学习能力。本文以英语和美国手语(ASL)为例对有声语言习得和聋人手语习得过程进 行了比较和分析以探寻两者的异同之处,并探讨了及早接触自然手语对聋儿早期语言发展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通过这些探讨可以加深我们对自然手语习得的认识,从而促进国内对 这一领域的研究。
1 “自然手语”与“语言习得”的概念
自然手语(Natural Sign Language),是指作为无法开口说话的聋人群体的第一语言在其群 体内部进行日常社会交际使用的、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人类语言形式[1][2], 是聋人群体 在长期相互交流中自然发展而来的一种复杂的视觉空间语言。这种聋人自然手语与有声语言 并没有关联,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它是许多聋儿及出生在聋人家庭的健听 儿的母语。它与有声语言的区别只是在于:有声语言以声音而自然手语以身体运动为语言素 材;有声语言以听觉而自然手语以视觉为接收方式[3][4]。
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指在自然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在通过使用语言与其他使 用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对这一语言理解和使用能力的过程,是一种潜意识的、不 需要特别教授的语言学习过程,一般是指对本族语母语的自然学习过程[5]。对自 然手语习得过程的研究一般是参照有声语言习得研究并与之相比较进行的。
2 有声语言的习得
语言学研究领域对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习得研究表明,儿童对母语习得的速度和成功程度是惊 人的,一般情况下他们在大概五岁的时候就已成为相当娴熟的母语使用者了。因为正常情况 下所有儿童都能无一例外在几年时间内自然而充分地掌握母语,人们猜想语言习得能力是人 类所特有的生物属性,是人脑中存在的一种内在语言机制[6]。多方面的研究已证 明这一机 制的存在,但也证明了儿童对语言的习得不只依赖内在机制的存在,同时还需要另外一个关 键性条件,即必须要有一个与其他语言使用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语言环境以激活“语言机制” 。对“野孩”和被人为孤立起来的儿童的语言研究表明:接触语言、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的 机会是语言正常发展的前提,儿童由此把充分而连续不断的语言输入通过认知进行归纳和推 理,从中获得习得语言所需要的基本规则,并在使用中不断加以验证[7]。
2.1 有声语言习得的过程
根据对有声语言习得过程多年的研究人们认识到:一般情况下,不论在何种文化环境中,所 有儿童的语言发展基本发生在同一时期,经历大体相同的时间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一般经 历以下几个阶段[6]:
2.1.1 三至十一个月左右的咿呀学语(Babbling)阶段
此阶段是语言正式出现前在心理、认知、社会角色方面的准备阶段。婴儿开始发出一些简单 的声音,由一个单音到一个音节,再到能够使用这些声音表达情感和意图。婴儿这一咿呀学 语时期表明了人类所特有的在成长早期能够对语言暗示做出反应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
2.1.2 十二至十八个月时期的独词或整体语阶段(One-word or Holophrastic Stage)
此阶段的特点是用单个词的形式表示词组和句子的意思。婴儿经常会扩大一个词的意义范围 而用它指代与之相关或类似的事物,如在一定的环境下用“bed”表示“这是姐姐的床”; 用‘car’指代所有在街上跑的汽车。婴儿使用这些已会说的词或整体语词来达到语言社会 交际目的,表达不同的想法、情感和社会意识。
2.1.3 十八个月至两岁时期的双词阶段(Two-word Stage)
婴儿在大概十八到二十个月的时候开始有两个词并列出现的语言形式。两岁时出现各种各样 两词搭配的情况,但在这一阶段还没有句型或词汇曲折形式的标记,如人称、数、时态等的 曲折变化。婴儿在此阶段已可以与成人进行真正的沟通,成为能够给人带来乐趣的谈话对象 。
2.1.4 两到三岁时期的电报式语言阶段(Telegraphic Speech)
这一时期语句中出现的只是携带主要信息的“实义”词,而没有功能小品词,故被称为电报 式语言。尽管缺少语法词素,但这些语言已经很像句子了,已经有了与成人语句结构相近的 等级和成分结构。儿童已经显示出对句子构成原则的把握。随着开始使用句法或语法功能词 ,并逐渐习得英语中的曲折和派生词素, 他们所说的句子越来越接近成人语法,已基本成熟, 听起来像成人的语言了[8]。
虽然在童年后期及之后的时间里,儿童还会一直继续对本族语方方面面的习得,但是一般认 为在他们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的语言习得过程。
2.2 有声语言习得过程的几个现象
在对有声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几个突出的现象。除了认识到语言环境对儿童语 言发展极其重要之外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与他 们接触最密切的父母、保姆或其他成年人在与儿童进行语言交流时一般会使用一种被称作“ 母式语言”(Motherese)或“保姆式语言”(Caretaker Speech)的简化语言形式。其显 著特征是使用简化、短小而简单的语法结构,具体、生动而亲昵的词汇以及清晰的发音、夸 张的语调、重复的形式与儿童交谈,并且一般多用问句,如一位哄孩子玩儿的父亲会这样说 :“Oh, goody, now Daddy push choochoo?”(啊,乖宝宝,爸爸开动小火车,好吗?) [6][9]。可以设想,如果孩子确实正处在一个把声音和意义结合起来的语言习得 过程中,那么 这种简化语言可以作为很好的线索来帮助他们习得基本的语言结构。许多研究通过观察注意 到这种经常用来与儿童进行交流的特殊语言会随着儿童使用语言能力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复 杂[6]。
研究者通过观察还发现,儿童对语言的习得并不是对成人语言的单纯模仿,也不是成人刻意 能教出来的。儿童的语言习得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语言建构过程。他们 在不同阶段的语言输出绝大部分都是在验证所习得的语言建构是否可行。虽然有时孩子会重 复成人的话,并会在重复过程中吸收其中大量的词汇,但儿童语言中经常会出现成人语言中 所没有的、具有儿童创造性的用法,而成人对此的纠正基本上没有效果。
另外,在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早就存在“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语言习得存 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关键期内,语言习得既容易又快速,语言发展自然而不受外界干预。但 是一旦过了关键期,语言习得尤其是对语法的习得将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永远也不能得到 充分发展。对“野孩”和生长在孤立环境中的孩子的研究发现,因为没有语言环境的接触, 他 们在重新回归社会时不会说也听不懂任何语言。虽然让其大量接触语言,甚至是煞费苦心地 教授,他们却不能像正常情况下的儿童一样顺利地习得所接触的语言。尽管经过努力后可以 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句法和构词法始终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他们所表达的句子大部分是几乎 没有语法结构的实义词的串联形式。这些特殊的案例支持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说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