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西方心理学关于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

作者:邹先云 冯 维



  
  3.3 关于青少年团体认知-行为疗法(GCBT-A)的研究
  研究者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CBT治疗如果以团体的形式出现,治疗效果会更佳,因为团 体能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同伴接触和暴露训练的机会。Albano及其同事对治疗成年人的CBT进 行了改进和发展,创立了青少年团体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reat ment for Adolescents ,CBGT-A)。最初接受治疗的5个青少年患者中的四个,在1年后的 复查中发现,已经不再符合DSM-Ⅳ诊断标准[31]。Beidel 等人[32](200 0)也推崇对青少 年的SAD进行团体治疗,并把自己的治疗方法命名为SET-C(Social Effectiveness Therapyfor Children),包括团体技能训练、同伴经验交流和个体现场暴露等内容,经过治疗67 %的青少年得到了痊愈,3年后的复查仍然没有复发。参加了SET-C的青少年更少焦虑和社会 退缩行为,并有更多的社会技能。有研究者(Spence, Donovan, Brechman-Toussant[ 33],2 000)尝试让父母参与到治疗程序中来,他们把50名青少年SAD患者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一组 是单纯的CBGT-A,另外一组是父母参加进来的CBGT-A-PI。在父母参与的CBGT-A-PI组中,父 母主要的工作是控制技能训练的进度和做好榜样。结果发现,两组的效果差异显著,研究人 员和参与了的父母能感受到这样有父母参与组的效果更佳。
  
  3.4 关于FRIENDS疗法的研究
  另外还有研究者以CBGT为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加入FRIENDS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所谓F RIENDS就是去每种具体方法的首字母组成的,包括:F-Feeling worried(感受焦虑);R-R elax and feel good(放松并感受其好处);I-Inner thoughts(深入思考);E-Exploreplans(制定计划);N-Nice work so reward yourself(做得好就奖励自己)D-Don't for get to practice(记得练习);and S-Stay calm(保持冷静)。Shortt 等人[34] (2001 )对71名6-10岁的SAD患者进行了基于CBGT-A的FRIENDS疗法,经过治疗69%的患者不再符 合DSM-Ⅳ诊断标准,12月后复查也未见复发。Barrett等[35](2003)在学校抽取 了320名学 生SAD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接受CBGT-A治疗控制组和接受FRIENDS治疗组,结果发现接受了FR IENDS治疗的学生和单纯接受CBGT-A治疗的学生相比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少的对未来悲 观。现在FRIENDS疗法已经被用于在澳洲的非英语语言移民的焦虑预防和调试服务,特别 是 针对青少年的移民初期的各种焦虑和不适症状(Barrett, Turner,2004)[36]。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1 在研究方法上
  重视多元研究及多学科的结合研究,同时开展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结合,是今后的努力方 向之一。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很高,这些共患疾病对病因学的考察和疾病的治疗有影响吗 ?有什么样的影响?同时,不同的SAD亚型研究和青少年患病症状的差异性研究也应该得到 加强,这样我们在防治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时,才会有更强的针对性。重视学科间的交叉研 究,青少年的社交焦虑障碍不仅仅是生理问题,更是心理上的障碍,应该注意从生物学、心 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去寻找病因和解决的办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有的研 究在追踪研究和横向比较方面做得不够,因此未来的研究要重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结 合,注意所取资料的多样性,并且注意评估方法的标准化。另外,还要重视对特殊儿童的研 究,比如存在肢体损伤、聋、哑、盲等的研究,他们是更加容易患病,也更加需要帮助的群 体。
  
  4.2 在治疗技术方面
  应着力解决各种治疗策略的内部机制问题。药物治疗见效快、方便易行,缺点是存在这样或 那样的副作用、容易复发效果不稳定;认知-行为疗法疗效稳定,不易复发,但周期较长, 操作较为困难,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探讨如何将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有效的结合 ,发挥二者的优势。在CBT治疗方面,存在很多难以改变的影响因素,比如患者的文化水 平、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和外伤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CBT的疗效,因此应该努力探讨 如何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CBT疗效达到最佳,并且在治愈后不再复发[37]。CBT 的现场暴 露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在有的学者提出了内感性暴露技术(interceptive e xposure technique),未来的研究应该考虑将其纳入使用范围。另外,我们还应该着力探 讨预防SAD的方法,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Kessler R C, McGonagle K A, Zhao S, et al. Lifetime and 12-mont h prevale nce of DSM-III-R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chives of GeneralPsychiatry, 1994, 51: 8-19
  2 Eley T C, Gregory A M.Behavioral genetics. In T.L. Morris , J.S.M arch (Eds),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nd). New Y ork: Guilford Press,2004.91-97
  3 Torgersen S. Genetic factors in anxiety disorder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 iatry, 1983, 40:1085-1089
  4 Kendler K S, Neale M C, Kessler R C,et al.The gen e tic epidemiology of phobias in women: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agoraphobia, soci al phobia, situational phobia, and simple phobia.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 1992, 49: 273-281.
  5 Reich J H, Yates W. Family histor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soc ial phobia.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1988,29: 72-75
  6 Perugi G, Simonini E, Savino M, et 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c i al phobia: psychopathologic and familial differentiations. Comprehensive Psychia try, 1990,31:245-252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