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智障儿童基本颜色命名和分类研究

作者:张积家 章玉祉 党玉晓 王志超 梁敏仪



  摘要 对低、中、高年级智障儿童进行了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⑴智障儿童颜色命名的正确率随着年级增长而提高,命名的先后次序为:红、黑、白、黄、绿、蓝、紫、橙、粉红、灰和棕。⑵低年级智障儿童颜色片分类中出现“亮色/暗色”和“彩色/无彩色”维度;中年级智障儿童颜色片分类中出现了“互补色/非互补色”和“单色/杂色”维度;高年级智障儿童颜色片分类中出现了“互补色/非互补色”和“亮色/暗色”维度。⑶智障儿童可以根据明度对颜色分类,语言影响智障儿童的颜色分类。
  关键词 智障儿童 颜色命名 颜色分类
  分类号G764
  
  1引言
  
  正常儿童出生后约4个月就能分辨红、蓝、绿、黄四种颜色[1]。但颜色命名能力发展则要经历较长时间。颜色命名是颜色认知在语言上的体现。这种能力不仅依赖儿童的语言发展,还与儿童对颜色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关。Preyer表明,正常儿童2岁时对颜色命名犹豫不决,3岁时能较有把握地说出某些颜色名称[2]。林仲贤等人对我国儿童颜色命名的研究显示,1.5岁的幼儿还不能正确命名任何颜色,2岁幼儿中40%能对一种或两种颜色正确命名,2.5岁儿童中约有80%能对少数几种颜色命名,但正确率较低,只有25%[3]。他们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的颜色命名研究发现,3~6岁儿童颜色命名的正确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儿童颜色命名的正确率有差异,但趋势一致[4~6]。儿童正确命名颜色的先后次序大体一致,都是黑、红、白、黄、绿、蓝、紫、橙。
  除关注儿童颜色命名外,人们还关注颜色或颜色词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Filenbaum和Rapoport发现,在英语讲话者的心理词典中,15个颜色词[red(红)、scarlet(鲜红)、crimson(深红)、orange(橙)、bronze(青铜色)、brown(棕)、tan(棕黄)、khaki(土黄)、yellow(黄)、olive(草绿)、green(绿)、turquoise(青绿)、blue(蓝)、violet(紫)、purple(紫红)]构成一个二维语义空间,颜色词的排列顺序大致与色环一致,即按红、橙、黄、绿、蓝、紫环状排列,复合颜色词分布在基本颜色词的周围[7]。张积家等人对3~6岁汉族儿童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和分类研究表明:⑴儿童对11种基本颜色的正确命名率随年龄增长提高,顺序是白、黑、红、黄、绿、蓝、粉红、紫、橙、灰和棕。⑵基本颜色分类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3~4岁儿童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5岁儿童有了一定标准,并出现按“彩色/非彩色”和“暖色/冷色”分类的倾向。6岁儿童颜色分类标准更明确[8]。张积家等人让279名汉族大学生对11种基本颜色词分类。结果表明,汉族大学生将基本颜色词分成三类:⑴非彩色。包括黑、白、灰,也包括色彩暗淡的棕;⑵暖色。包括红、橙、黄和粉红;⑶冷色。包括绿、蓝和紫。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有两个纬度:⑴彩色/非彩色;⑵暖色/冷色。不同专业大学生颜色词分类基本一致,但也有专业特点:美术系学生比物理系和中文系学生聚类更集中,而且将“棕”作为彩色分类。“白”在中文系学生颜色词语义空间中更接近彩色,表明中文系学生赋予“白”更多心理意义,“白”在他们心中更有浪漫色彩[9]。张积家等人又让汉语大学生对86个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颜色词(11个基本颜色词和75个复合颜色词)分类。结果发现,汉语颜色词的语义空间有按原型分布的特点。颜色词在语义空间中基本上按照色调来组织,以基本颜色词为中心,复合颜色词分布在基本颜色词周围。颜色词在语义空间中的排列顺序为红、橙、紫、蓝、黄,同Filenbaum和Rapoport发现的顺序不一致。汉语常用颜色词语义空间有三个维度:⑴彩色/非彩色;⑵暖色/冷色;⑶颜色的互补和对比[10]。张启睿等人研究了彝族、白族和纳西族大学生对11个基本颜色词的分类。结果表明,三个民族的大学生对11种基本颜色词的分类有一致之处,但也有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⑴基本颜色词的分类数目不同;⑵基本颜色词的类别不同;⑶基本颜色词语义空间的维度不完全相同;⑷每一类别中包含的颜色词及颜色词的数目不同。在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中,彝族、白族都有“彩色/非彩色”和“暖色/冷色”维度,纳西族则有“彩色/非彩色”和“单色/杂色”维度。“暖色/冷色”是对颜色感应抽象的结果。“单色/杂色”是对颜色饱和度认知的结果。饱和的颜色都是单色调,不饱和的颜色都是间色调或混杂色调。纳西语中经常出现的颜色词有黑、白、红、黄、绿、蓝、灰、杂。与Berlin和Kay的图式比,缺少橙、棕、粉红三个基本颜色词,却多出一个“杂色”色名。由于“杂色”色名影响,纳西族大学生便将棕、橙和粉红分在一起,于是“单色/杂色”的维度就凸显出来[11]。这表明,基本颜色词语义空间的“暖色/冷色”维度并非是人类标记颜色的普遍维度。不同民族由于受各自语言和文化影响,有可能优先注意到颜色的不同属性,并将这些属性作为分类依据。这些差异体现了文化和语言对颜色认知的影响。
  现有的颜色命名和分类研究大都是关于正常人的。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低下,具有感觉不分化、知觉狭窄、对事物分辨力差的特点。智障儿童的颜色命名和分类有什么特点?目前只有少量的研究。林仲贤等人发现,智障儿童由于抽象能力发展落后,颜色命名能力比正常儿童晚4年左右,命名正确率很低,但颜色正确命名的顺序却与正常儿童差异不大[12]。林仲贤等人只使用了8种颜色,不包括粉红、棕和灰。他们也未研究智障儿童颜色概念的组织。因此,本研究拟以11种基本颜色(黑、白、红、橙、绿、黄、蓝、紫、棕、灰、粉红)为材料,进一步研究智障儿童的颜色命名。同时,以11种基本颜色为材料,研究智障儿童的颜色概念的组织,为揭示颜色认知的规律提供进一步启示,同时也为智障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
  
  2实验1不同年级智障儿童对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
  
  2.1被试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启智学校的智障学生129名。低年级学生(一、二、三年级)27人,男生17人,女生10人,平均年龄10.5岁,平均智商54.5;中年级学生(四、五、六年级)31人,男生21人,女生10人,平均年龄13.6岁,平均智商54.6;高年级学生(七、八、九年级)71人,男生51人,女生12人,平均年龄16.1岁,平均智商45.2。被试视力和听力正常。
  2.2实验材料
  黑、白、红、橙、绿、黄、蓝、紫、棕、灰、粉红11张标准颜色卡片。每张卡片均为3cm×3cm的正方形。
  2.3实验程序
  个别施测。将11张标准颜色卡片依次随机呈现给被试。指导语为:“小朋友,老师和你做个有关颜色的游戏,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颜色吗?”记录被试的答案,在答对的颜色上打勾,在答错和回答不知道的颜色上打叉。数据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4结果与分析
  低年级儿童中有7人对基本颜色完全不能命名,占25.93%;中年级儿童中有1人对基本颜色完全不能命名,占3.23%;高年级儿童中有8人对基本颜色完全不能命名,占15.69%。不同年级智障儿童对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情况见表1和图1。
  
  从表1和图1可见,智障儿童对11种基本颜色命名正确率随着年龄增长提高,这和正常儿童的发展趋势一致。但是,即使是高年级智障儿童,颜色命名的平均正确率(60.6%)仍低于3~6岁正常儿童(63%)[8]。这说明,智障儿童基本颜色的命名能力远落后于正常儿童。比率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低、中年级智障儿童基本颜色命名的平均正确率差异不显著,Z=-1.60,p>0.05。但在具体颜色命名上,对黑、白、橙、绿、蓝命名的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Z黑=-2.34,p<0.05;Z白=-3.40,p<0.01;Z橙=-2.77,p<0.01;Z绿=-2.18,p<0.05;Z蓝=-2.06,p<0.05。低年级儿童对上述颜色命名正确率显著低。中、高年级智障儿童基本颜色命名的平均正确率差异也不显著,Z=-1.09,p>0.05。在具体颜色命名上,对黄的命名正确率差异显著,Z黄=-2.01,p<0.05。低、高年级智障儿童基本颜色命名的平均正确率差异显著,Z=-2.89,p<0.01;在具体颜色上,除对棕和粉红命名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外,对其他颜色的命名正确率均差异显著,p<0.05或0.01。总的看,从低年级到中年级和从中年级到高年级,虽然智障儿童基本颜色命名能力在发展,但差异不显著。并且,在三个年级段,智障儿童对棕和粉红的命名没有明显进步,说明智障儿童对棕和粉红识别难度较大。智障儿童对11个基本颜色正确命名的顺序是:红、黑、白、黄、绿、蓝、紫、橙、粉红、灰、棕。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基本颜色命名的顺序相关显著,rRC=0.909,p<0.01,表明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基本颜色命名的顺序基本一致。
  

[2] [3] [4]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