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体育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与情感平衡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相英



  摘 要 研究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的关系,并比较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和情感平衡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二者的情感平衡均低于一般水平;所有大学生在进行归因时多做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对体育大学生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情感平衡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归因方式 自我效能 情感平衡
  分类号 B84
  
  1 引言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Bandura,1994)[1]。
  以往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和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且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2,3]。自我效能感高者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这种采用内部归因的思维方式促进了动机水平的提高及活动的成功。但是,是采用能力归因还是努力归因对提高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这在体育训练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4]。
  情感平衡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5]。情感平衡可分为两种:一般情感平衡是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特殊情感平衡是对不同生活领域的具体评价,如婚姻满意度、收入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等。一般情感平衡较之特殊情感平衡更为稳定[6]。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和心理幸福感方面研究的进展,作为心理幸福感关键指标的情感平衡也日益受到关注。但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年人和老年样本[7]。本研究拟关注体育大学生的情感平衡问题。体育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既要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又要参加运动技术训练和比赛。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论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还是运动成绩的提高,都与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关系。而归因对人们的情绪、动机、行为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改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一般认为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当这三者不协调时,它们的冲突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Morgan(1985)曾在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NIMH)中指出,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运动能减轻压力情绪,如状态焦虑。长期的运动能减轻特质焦虑和神经质[8]。因此本文拟探讨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情感平衡之间的关系,并与非体育大学生进行比较,为在体育训练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提供理论指导。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从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选取被试140人,从政法等非体育专业选取98人作为对照,其中男生103人,女生135人。所有被试的年龄在18-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75岁。
  
  2.2 测量工具
  2.2.1 归因方式问卷[9]:采用张学军编制的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共有16个题目。正性事件与负性事件各有8个题目,分为内在外在性、可控不可控、整体局部性三个维度。各个维度均采用7点量表,其表述依次为:外在-内在、局部-整体、可控-不可控。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549。
  2.2.2 Bradburn 的正性情感量表和负性情感量表,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情感平衡三部分(affect scales: positive affect, negative affect, affect balance)[10]:此量表用于测查一般人群的心理满意程度。由10个项目所构成,是一系列描述过去几周感受的是非题,主要反映个体在近期内的情绪状态及心理满意程度。对正性情感项目回答“是”则记1 分,对负性情感项目回答“否”记1 分,重测信度为0.76。
  2.2.3 一般自我效能问卷(GSES)[11]:由Schwarzer等人编制。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被试在1-4等级上进行自我评定。修订后的中文版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r=0.82(n=401,p<0.001)。共10个题目,主要用来测查被试对自己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应付困难能力的判断。
  
  2.3 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将3份问卷装订成册,由被试在规定时间内一次完成。施测前,由主试向被试说明指导语,在他们完全理解答题要求后开始作答。施测时间为30分钟左右。
  
  2.4 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3.0 在微机上统计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体育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的基本情况
  3.1.1 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在情感平衡上的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情感平衡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没有发现显著差异。表1列出了二者在情感各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从表中可以看出,体育大学生的正性和负性情感以及情感平衡得分之间非常相近,但是无论体育还是非体育大学生其情感平衡得分为4分左右,均低于正常水平(6.7分)[10]。
   3.1.2 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的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以归因方式的内外性、整局性和可控性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没有发现显著差异,Fs<2.318。
  
  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在正性和负性事件上,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表2给出了两类大学生在归因方式各个维度上的基本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体育还是非体育大学生,在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中都倾向于做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在每一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3.1.3 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在自我效能上的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以自我效能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t=-1.723,P=0.08,处于边缘显著的水平。体育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为2.72±0.48,而非体育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为2.61±0.46,体育大学生的自我效能略高于非体育大学生,与高中生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男生和高中女生在自我效能上的得分分别为2.52±0.54和2.39 ±0.69[12]。
  
  3.2 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上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以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没有发现性别主效应。从表3中可以看出男生在归因方式、情感平衡上均高于女生,只是未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关于情感平衡的研究结果与国内学者李虹的研究[13]一致,在其关于大学生情感平衡状况的研究中,也未发现性别差异。
  
  3.3 体育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的相关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正性事件的内外向维度和负性事件的内外向维度,以及正性事件的整体-局部维度和负性事件的整体-局部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我们还发现正性事件的整体局部维度和内外向维度存在显著相关,负性事件的整体-局部维度和内外向维度存在显著相关,这说明被试在对正性和负性事件进行归因时,在内外向和整体局部两个维度上较易作出一致的归因;自我效能与情感平衡的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但是自我效能仅与归因方式中的负性事件中的可控性有显著相关。而归因方式的六个维度与情感平衡三个维度之间除情感平衡之外,均没有显著相关。说明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情感平衡能力的关系不大。此外,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呈显著正相关。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