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灵活性研究
作者:李美华 沈德立 白学军
2.4 记分方法与统计
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中评分方法是:1)完成测试数(分对一张得1分,最高分为48,);2)正确总数; 3)错误总数(TE);4)持续错误数(P):告知换了规则,还继续按前一个规则进行分类;或已说明是错误,还按此原则分类的。5)随机错误数:= TE - P ;6)完成分类数(最高为6 )。在连线测试中计分方法是:A部分正确数与B部分正确数是指对22个数字或字母连对的个数,对一个得一分,总分为22分;A部分时间与B部分时间是指完成A部分、B部分各自的时间;转换时间,是指用完成B部分时间减去完成A部分时间(时间以秒为单位)。两个测试都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年级学生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情况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所测得的认知灵活性是从正确总数与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完成分类数几个方面来分析。
不同年级学生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成绩的情况见表1。
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中,考察了学生分类的正确总数,持续性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和分类数。
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正确总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说明:主效应显著为事后检验,以下同),F(3,304)=12.30,p <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初二年级学生比小学五年级学生正确总数多,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高二年级学生比初二年级学生正确总数多,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显著。
(2)持续性错误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9.54,p <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初二年级学生比小学五年级学生持续错误数少,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高二年级学生比初二年级学生持续错误数少,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显著。
(3)随机错误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3.46,p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随机错误数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学生;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4)分类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14.21,p <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比小学三年级学生分类数多,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初二年级学生比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类数多,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显著。
3.2 不同年级学生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Pearson相关
不同年级学生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Pearson相关情况见表2。
从表2可见,经检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从正确数、持续性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四个项目考察) 与语文、数学成绩的Pearson相关情况如下。
小学三年级:除了随机错误数与语文成绩之间有正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之外,其它三项(正确数、持续性错误数、分类数)都与语文成绩之间有十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或负相关;除了随机错误数与数学成绩之间有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之外,其它三项(正确数、持续性错误数、分类数)都与数学成绩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或负相关。
小学五年级:四个项目与语文成绩有正或负相关,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除了随机错误数与数学成绩之间有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之外,其它三项(正确数、持续性错误数、分类数)都与数学成绩之间有十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或负相关。
初二年级:所有的项目与语文、数学成绩之间有正或负相关,并且都达到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水平。
高二年级:所有的项目与语文成绩之间有正或负相关,除了分类数与语文成绩相关显著之外,正确数、持续性错误、随机错误数都没有达到了显著的水平;所有的项目与数学成绩之间有正或负相关,并且都达到了十分显著的或显著的水平。
全体学生的情况如下:除了持续性错误与语文成绩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之外,其它三项(正确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与语文成绩之间的相关都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所有的项目与数学成绩之间有正或负相关,并且都达到了十分显著的水平。
经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对数学成绩的预测具有显著性(F=6.822 ,P=0.000),但正确数、持续性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四个项目只解释了数学成绩中8%的变异(R2=0.080);可是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对语文成绩的预测不具有显著性(F=1.498 ,P=0.203),正确数、持续性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四个项目只解释了语文成绩中1.9%的变异(R2=0.019)。
3.3 不同年级的学生连线(Trail Making)测试情况
在连线(Trail Making) 测试中,分A、B两部分进行(A部分为22个数字,B部分为22个字母或数字,连对一个得一分,总分为22分),从正确完成每一个系列的时间来评估,即分别完成A部分、B部分的正确数及时间。A部分是基线,一般情况下,不会出错误,只是完成该部分所用的时间差别。连线测试考察的指标是:A部分正确数、A部分时间、B部分正确数、B部分时间、转换注意时间(用完成B部分时间减去完成A部分时间)。
不同年级学生连线测试情况见表3。
从表3可见,在连线测试中,A部分是基线部分,根据研究设计目的应该是没有差异,故A部分正确数不做分析。
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A部分时间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107.16,p <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年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小学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学生;其他三个年级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学生。(2)B部分正确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35.50,p <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除了初二年级学生与高二年级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他各年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
(3)B部分时间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71.90,p <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年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小学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学生;其他三个年级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学生。(4)转换注意时间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304)=19.98,p <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除了初二年级学生与高二年级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他各年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
3.4 不同年级学生连线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Pearson相关
不同年级学生连线测试成绩与语文、数学成绩的Pearson相关情况见表4
从表4可见,考察了连线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情况(由于A部分任务非常容易,对被试反应的正确数考察意义不大,表中虽列出,但以下不做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连线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情况如下:A部分正确数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的相关都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A部分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A部分时间与数学成绩之间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B部分正确数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正相关,B部分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有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B部分时间与数学成绩之间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转换注意时间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之间有负相关,但都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连线测试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情况如下:A部分正确数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的相关都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A部分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A部分时间与数学成绩之间有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B部分正确数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B部分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的相关有显著的负相关,B部分时间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转换注意时间与语文成绩之间有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转换注意时间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有十分显著的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