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综述

作者:郝传萍 卢 雁



  摘要 本文通过对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相关法律规定、意义及目的、体育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综述与分析,建议完善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加强目前随班就读体育教育在职师资的培训,加强资源的支持,建立协作式的研讨组织机构,以保证随班就读学生能够真正跟班上体育课,推动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 随班就读 教育
  分类号G760
  
  体育教育是指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锻炼身体,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1],它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这种要求不只是要面向健全学生,也应面向残疾学生。由于特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进入到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比在特教学校和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每年平均多大约26万人。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地体育教育,使他们也能真正享受到德、智、体全面教育,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班就读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和特殊教育相交叉的领域,它与普通体育教育相比除了有不少相同的特点外,也具有不同的理念和教学方式。随班就读体育教育在国外称为“融合体育教育”[2],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以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融合教育为思想基础,通过适应性体育教育和辅助性服务及支持,将残疾学生融合在普通体育教育之中,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需要。“适应性体育教育”[3]是普通体育教育的一个分支,并且强调是为学龄残疾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它与普通体育教育课程一样有教学目标,但是需要调整后才能放到正常的体育教育中,去适应异常学生的需要和能力。随班就读体育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随着中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还只是初步探索阶段,与国外融合体育教育研究和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期刊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以“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体育”、“特殊学生体育”、“残障学生体育”、“适应性体育”、 “随班就读体育”为关键词,检索了1985-2006年有关随班就读文章233篇、学位论文10篇,1984-2006年有关特殊体育教育文章76篇、学位论文12篇,1994-2006年有关随班就读体育教育文章11篇,重点查阅了近五年国内中文体育核心刊物和《中国特殊教育》等专业期刊与书籍。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与研究者的关注与兴趣,推进该领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1对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理解
  
  1.1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意义及目的
  随班就读体育教育,对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林建彬认为[4]残疾学生经常与健全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各种器官和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整个有机体的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残疾学生的精神面貌,消除自卑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残疾学生在普通班级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不只限于自身功能水平的提高和自身和谐发展,同时对健全学生和学校内所有的人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说健全学生和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残疾学生,消除对残疾人的陌生感和歧视,从而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了解如何恰当地帮助残疾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以残疾人的良好品质激励健全学生的奋斗精神。
  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是残疾学生可以与健全学生一样真正享受全面教育的权利,可以象健全学生一样玩游戏、参与与时代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和娱乐,享受体育的真正乐趣,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随着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发展,对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的研究会更加深入。
  1.2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基本理念
  尽管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之初是为了提高残疾学生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但是一个基本理念是尊重残疾学生的人权、尊重残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随班就读体育教育同样应该尊重残疾学生享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保证残疾学生全面参与体育教育的权利,保证残疾学生全面参与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保障残疾儿童在普通的教育环境中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体育教育也符合当今国际上融合体育教育的思想,普通体育教育与特殊体育教育的融合应该是随班就读体育教育追求的目标。
  1.3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对象
  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5]。特殊学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就目前现阶段我国随班就读的主要对象主要涉及狭义的特殊学生,即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6]。1988年在全国第一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在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同时,有计划地在一部分普通小学附设特殊教育班或吸收能够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因此,目前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对象也应该主要是残疾儿童。将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随班就读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对象会扩展到所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1.4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特殊性
  残疾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等方面与健全学生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但发展水平与健全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也正是这些不同决定了随班就读体育教育与普通体育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一,教育要求不完全相同:接受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的残疾学生在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上应该与健全学生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要求上要照顾到残疾学生的具体条件和个别差异;第二,教育内容不完全相同:对于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来讲,体育教育的内容在大框架不改变的情况下,应该针对残疾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与修改,以便于满足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需求;第三,教育策略不完全相同: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环境应该根据残疾学生的类别和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综合以上所述对随班就读体育教育可以作如下理解:随班就读体育教育是指在普通体育教育环境中,对被安置在普通班级中与健全学生共同学习的残疾学生,通过特殊的手段与方式进行的体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管是管理者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从受教育权和全面教育的角度去接纳残疾学生,尽可能地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需求,使残疾学生真正享有接受全面教育的权利和拥有与主流社会融合的机会,那些以种种原因为借口,拒绝或轻视随班就读学生全面参与体育教育的各项活动的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研究现状与思考
  
  随班就读是适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有利于残疾儿童身心发展和与主流社会融合的一种教育安置形式,也是符合当今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我国随班就读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多年的探索,人们对随班就读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在对随班就读的态度、随班就读的工作机制、随班就读师资、随班就读支持体系、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也产生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成果。而随班就读体育教育起步较晚,有关的文献也较少,就所查询的文献研究主要涉及以下领域:
  2.1相关法律与法规的描述
  我国随班就读体育教育虽然没有单独的法律规定,但是在一些法规中有一些描述。1994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12条规定“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32条规定“学校如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让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停学、停课或停止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对残疾学生如何实施体育教育也有相应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2号)中指出:针对残疾学生特点开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使残疾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