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我国孤独症儿童认知缺陷研究现状
作者:杨明利 袁 茵
关键词 孤独症 心理理论 执行功能 中央统合功能
分类号 G760
国外关于孤独症认知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已有三大较成熟的认知理论解释孤独症:心理 理论缺失假说(Theory of Mind Deficit Hypothesis)、执行功能障碍假说(Executive Dysfunctions)、 中央统合不足假说(Weak Central Coherence)。这些理论能够对DSM-IV规 定的诊断孤独症的12种行为特征作出较好的解释。2000年以来,我国对心理理论的关注和研 究日益增加,现已有关于我国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状况的研究,对于执行功能、中央统合功 能也有了一定研究。
1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是Simon Baron-Cohen于1985年为说明孤独症 儿童对他人内心世界的认知特征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 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解释和预测的能力。心理 理论被认为是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的基础。近几年来,国外对孤独症心理理论的各种实验研 究非常活跃,我国根据这一理论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研究
心理推测被看成是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预测和解释他人的行为的能力。儿童拥有心理 推测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别人,更好地与别人共处。Baron-Cohen等人(1985)研究了 普通儿童、唐氏综合症儿童以及孤独症儿童对他人虚假信念 的理解,发现只有孤独症儿童在 理解他人的虚假信念上存在明显的困难。其后有学者开始从心理推测能力的角度来研究孤独 症儿童理解他人的能力。我国的蔡培英等人(2000)对49名孤独症儿童及30名弱智儿童进行了 行为评定与社会认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表达障碍、病理现象、与同龄儿童交往障碍是 孤独症儿童比较核心的问题;而心理理论实验的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推测能力发展明 显落后于弱智儿童,但高功能的孤独症患者能够完成更高认知水平的TOM任务[1]。 焦青(20 00、2001)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推测能力进行了两次连续研究。焦青(2000)在对孤独症 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生理年龄大,同时伴随较高智力,有助于孤独 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孤独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2] 。为了 克服以往研究中的不足,焦青(2001)特意编制了一个测验故事,通过新设计的测验故事来 考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孤独症儿童理解他人的愿望、情感和虚假信念,以及预测他人 行为的能力。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能理解他人的生理性和社会性愿望,并能依据他人的愿 望预测他人的行为;基本能理解他人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情绪;但他们在理解他人的虚假信念 时 则表现出明显的困难,并且不能理解他人由虚假信念 所导致的认知性情绪。依据孤独症儿童在理解他人虚假信念*?杨明利,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情绪行为障碍。E-mail:YML115@126.com。 我国孤独症儿童认知缺陷研究现状/杨明利 袁 茵上的表现,提示孤独症儿童在理解他人虚假信念的能力上只存在着量的差异而非质的差异 [3]。但有些研究者认为他们的TOM(心理研究)任务设计过 于简单,对TOM发展评估准确性不高[4]。
1.2 孤独症儿童视觉性自我认知、装扮游戏特点、共同注意能力等社会性发展方面 的实验研究
视觉性自我认知(visual self-recognition),是指儿童能从镜子等媒介物中识别自己的一 种能力。这种早期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儿童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我意识以及自我照顾等心 理发展的基础。周念丽、方俊明(2004)为探明前语言期孤独症幼儿有无自我与他人的分化 认知,通过对平均心理年龄为23个月的6名孤独症幼儿的实验研究,甄别他们是否能从视觉 上进行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并进一步探索了孤独症幼儿对镜象自我认知与录像自我认知 上的差异。该研究以秒为时间单位,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进行了编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6名孤独症幼儿在看自己的录像时,比看同伴的录像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喜悦;对录像的 自我进行认知时表现出更大的关注和积极情绪。由此推断他们已具有初步的自我认知[ 5]。 以往为数不多的几篇关于孤独症儿童的视觉性自我认知的实验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 方面探讨了孤独症儿童有无视觉性自我认知,另一方面探讨了孤独症儿童的视觉性自我认知 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前者多借鉴了Gallup的“颜面记号任务”(marked-face task)实 验范式。后者多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但是,这些研究仅根据被试者能否擦去脸上的记号得 出结论,而没能深入探究其认知过程中所蕴含的心理活动,且所采用的研究设计只是让被试 者单独一人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没有与对他人认知的比较。周念丽、方俊明通过两种认知 的比较来探究孤独症幼儿是否具有初步的自我与他人的分化认知、他们对镜像的“自我认知 ”与录像的“自我认知”的差异,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
装扮游戏(pretending play)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儿童通过想象来弥 补现实中的不足。大量的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普遍缺乏装扮游戏。周念丽、方俊明(20 04)为探索孤独症幼儿的装扮游戏特点,了解其游戏水平低下的相关因素,选取了6名平均 心理年龄为23个月的孤独症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心理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弱智儿童和正 常儿童各6名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秒为单位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进行编码分析 后表明,孤独症幼儿的装扮游戏水平在三组中最低。分析游戏过程推测其可能原因为:孤独 症幼儿缺乏对游戏本身的兴趣、游戏过程中缺乏与他人经验分享、对玩具功能缺乏正确认知 能力[6]。以往的研究着重于结果的获得而较少对游戏过程作深入探讨;较多地着 重于从组 间比较中找出孤独症儿童的群体特点,较少关注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周念丽、方俊明 的此项研究找出了孤独症幼儿在装扮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孤独 症幼儿在装扮游戏中的个体差异。
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是指与他人共同对某一对象或事物加以注意的行为,被认为是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前提。Baron-Cohen将儿童的共同注意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注视监 控,即儿童追随他人的视线或指点去注视某一对象,而另一类则是元陈述指向,即儿童作为 主导者去引发别人的视线接触。以往的研究大都将孤独症儿童作为接受者来探讨其应答性共 同注意的特点,对第一种的情况研究的比较多,很少有将孤独症儿童作为共同注意的主导者 而研究其自主性共同注意特点。鉴于此,周念丽、杨治良(2005)将孤独症儿童作为共同注 意行为的主导者,并以与他们心理年龄相近的正常和弱智儿童作为对比,通过实验来探索他 们的自主性共同注意特点。他们以6名孤独症幼儿,以及在心理年龄与之匹配的弱智和正常 儿童各6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和准实验的方法,进行此研究,同时以秒为单位对实验过 程与结果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表明,孤独症幼儿的自主性视觉方向所及目标物多于人,而人 的目标中又更多地锁定同伴而非教师。孤独症幼儿在唤起他人共同注意时多以“拉”和“抱 ”来替代指点行为,自主性共同注意的发生率与情绪有密切关系[7]。说明孤独症 幼儿指点行为缺乏可能与他们缺少积极情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