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国外儿童心理治疗与干预中的情绪研究述评

作者:刘玉娟



等提供的证据表明,诱发消极情绪的外部刺激降低了抑郁障碍儿童的情绪能力,这表明需教给青少年在情绪情境中控制注意的策略。综合起来考虑,可以看出,有着抑郁症状或情绪问题的儿童在情绪理解、表达和调节上都存在困难,因此诱发并维持抑郁症状。假如儿童表现出抑郁症状或问题,则应当首先评估他在上述哪个环节上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一领域进行干预。
  还有些研究关注儿童的焦虑障碍。Southam—Gerow和Kendall发现,与没有焦虑障碍的儿童相比,焦虑障碍儿童对情绪调节的理解存在不足,如不知需在何时掩盖自己的情绪、在特定的情境中改变情绪表达的方式,但是能够理解情绪的线索和复杂情绪。在Suveg和Zeman的研究中,用自我报告的方式测量了儿童的情绪体验的强度、情绪自我效能,以及对悲伤、愤怒、烦恼情境的管理方式。父母也报告了他们孩子管理情绪体验的能力。结果表明,焦虑障碍儿童体验到的烦恼和愤怒强度更大,比起普通儿童,他们认为自己很难成功地管理诱发情绪的情境。当考察特定的情绪管理模式时,焦虑障碍儿童表现出错误的情绪管理,如不符合文化背景的情绪表达,和普通儿童相比,缺少对愤怒、悲伤和烦恼的适应性应对。焦虑障碍儿童的母亲也认识到她们的孩子有很明显的不灵活、不安定和消极情绪。Garber,Braafladt和Weiss发现,学龄焦虑儿童在理解情绪调节策略和应对上存在缺陷,和非焦虑儿童比起来,焦虑儿童显著表现出较少的情绪调节策略。女孩在情绪性情境中的问题解决策略欠缺,男孩则在所有情境中都较多的采用消极策略,如“大叫”。
  最后,Simonian等人考察了社会恐惧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面部表情的认知是情绪理解的重要元素,并且是社会交往的必要元素。不能理解交往的非言语形式的儿童在社会交往中会使参与者都感到尴尬,因为预期到交往中的不愉快,他人会避免今后和他们交往。在这个研究中,向被试呈现不同的情绪表达的图片,并且要求他们选择这是什么情绪。在面孔识别任务前后,这些儿童都要评价自己的焦虑情绪。结果表明,社交恐惧儿童在识别消极、积极和不明确的情绪时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在完成这项任务后,社交恐惧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这表明,社交恐惧儿童情绪相关能力的缺失导致他们人际关系的困难。
  
  2.2 来自神经科学研究的证据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情绪的产生和管理具有一定的脑神经基础,这种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环境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进行矫正。在一项对有压力一冲动障碍的成人的研究中,Baxter(1992)等人发现,接受过行为治疗或药物治疗的病人,脑部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变化。尽管这个研究并非针对情绪问题,但该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可以影响脑功能。Finman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人类情绪的神经功能具有可塑性。在考察儿童3岁时的行为抑制时,观察了他们的行为和电生理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任务,发现了皮质活动具有非对称模式。9年后,重新对这些儿童进行实验,搜集其电生理数据。尽管和最初的结果一致,但发现了抑制行为和右额叶的激活有关,趋进行为和左额叶的激活有关,3岁时的行为抑制和9岁时的行为抑制不存在相关。这个研究进一步发现,3岁时大脑活动的不对称性不能预测其9岁时的不对称性。其它一些研究也证明,从婴儿期到童年早期,儿童的行为抑制并不具有连续性。这些研究表明,神经具有可塑性。这就从神经心理的角度证明了临床干预能够在神经生理层面上影响情绪的神经活动,可以通过社会技能的训练提高儿童的情绪能力。
  
  2.3 来自理论研究的证据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认为,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和认知的发展尤其是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够提高儿童的情绪能力,这也为儿童心理咨询与干预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步了解情绪是包含着生理激活和复杂认知的多水平过程。在儿童的发展中,大多数社会性和情绪能力的发展成熟依赖于有效的认知调节,认知发展受阻会影响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在儿童发展的早期,情绪和认知是存在分化的,儿童在高级的认知能力出现之前已经能够表达基本情绪。幼儿和小学阶段儿童最关键的任务是学会将以前的思维和情绪模型与新获得的语言相整合。语言作为一种认知的组织形式在儿童情绪和行为控制中起作用。第一,语言能够使儿童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内部感受,有很多情绪障碍儿童就是在监控和表达自身情绪上存在困难。语言的第二个功能是与他人就情绪进行沟通,这能更好地解决儿童内部的情绪冲突。第三,它作为意图的执行者发动行为,它在意图和行为之间具有执行功能,用语言(内部语言)控制情绪能够提高情绪调节能力,而第二信号系统的缺失,往往会带来冲动等行为问题。事实上,当儿童意识到情绪线索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时,他就能以更为连贯的并且是有组织的方式表达他以前只能用动作、想象或表情表达的内容,并且会发现这些情绪还能够与他人共享。通过使用语言对情绪内容贴标签,儿童会发展出强有力的控制能力,也会找到更为有效的方式应对消极情绪。存在抑郁问题的儿童,可能在认识情绪线索上,在对思维的认知控制上,用语言分享特定的心理状态上存在特定的困难,也就是说,当一个儿童表现出异常的外部行为时,很有可能存在认知问题。
  从上述理论中可以看到,利用语言的作用,建立情绪自我调节的模型、对情绪发展进行明确的指导、对注意和认知控制策略进行训练,可以作为儿童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础。
  
  3 临床心理学中的情绪干预
  
  在过去的10年里,情绪理论已融入以儿童为中心的预防和治疗中。基于上述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心理学工作者发展了多种以情绪为焦点的咨询与治疗模式,如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情绪课程和情境情绪调节疗法。经验证明,这些模式对某些问题是有效的。
  其中,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Promoting alternativethinking strategies,PATHS),是由教师在课堂情境中进行,用以促进学龄儿童情绪能力的一种模式。PATHS既强调生理基础,又强调课堂中环境的影响,比如教会学生情绪相关技能的重要性。从生理上来讲,PATHS能够提高“垂直控制”(由前额叶负责的高水平过程和对情绪和行为的调节)和水平交流(两大脑半球中不对称的信息加工)。为促进垂直控制,教会儿童使用自我控制策略,如自我对话,提高前额叶和海马回系统的神经连接,以促进自我控制的发展。为了鼓励水平交流,要求儿童对情绪进行语言确认和贴标签,以此提高左右半球神经的整合,进而促进情绪认知,以及随后的调节和行为控制。经验证明PATHS是非常有效的。例如,Greenberg的研究表明,在干预之后,一些儿童在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