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作者:吴义勤




  其二,互动性模式。所谓互动性模式就是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教学中努力建构一种积极的对话性的机制,以使老师与学生、教与学、读与写、读者与作家、主体与对象、讲台与文坛、课堂内与课堂外等等全部进入一种“互动”或“对话”的关系之中。首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讲课方式上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我们尝试每节文学史课都给出至少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最新阅读的文学作品,每个人阅读的作品不尽相同,但其“互补”性地出现在一节课上就成了师生共享的“资源”,这既充实了每节文学史课的内容,增大了信息量,也大大加强了这门课的现场感,保证了师生的作品阅读量。与此同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教学方式也告别了传统的“填鸭”式的知识化讲授方式,而开始向讨论型、研究型的教学方式转化。既然我们承认中国当代文学正处于一个未完成的、未定型的发展状态中,那我们就应知道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里现成的“真理”和“定论”是不存在的,各种观念的冲撞、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意把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拿到课堂上进行自由讨论甚至辩论。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判断能力在这种互动的“讨论”和对话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我们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中国当代新长篇小说”的讨论就很有成效,讨论稿整理出来后《小说评论》杂志连续两年以专栏的形式连续发表,在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次,把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编辑请进课堂与学生进行直接的对话、交流也是我们加强“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门课与当下文坛互动性的一个举措。而且,这不是一个临时性的、随机性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性、制度化、战略性的课程改革设想。我们准备有计划地把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家都请进我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课堂。近年来,张炜、莫言、刘玉堂、李洱、李贯通、毕飞宇、雷达、李敬泽、张宏森、李心田等作家、评论家、编辑就曾纷纷走进校园,他们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事人”和“活化石”,直观地演示了中国当代文学最感性、最生动的一面,对于学生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下进程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再次,主体课程和“卫星”选修课程的配套设置以及本科、硕士、博士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也是这种互动模式的重要内容。考虑到课时总量以及开课学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中国当代文学史”一门课其实难以包容和涉及中国当代文学的全部内容。为此,我们特别在不同的学期互补性地开设了“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港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新潮小说研究”、“评论写作”、“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中国当代争鸣作品研究”、“中国当代散文研究”等“卫星”选修课程,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为主体的配套课程体系。这不仅尽可能地扩展了“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门课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覆盖面,而且也保证了学生在校的4年都能保持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正面接触,而不至于跟不上中国当代文学的步伐。更重要的,我们还有选择地把其中的一些课程同时向本科、硕士和博士开放,以进行一体化的教学改革。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加强了这三个层次学生间的对话与交流,又有助于引导“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门课迅速地向研究型课程转化,极大地深化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其三,双重主体性模式。所谓双重主体性模式就是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中要同时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体性。就教师主体性而言,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时刻保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敏感,他不但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而且还应对中国当代文学有深入的个人研究,并在第一时间把中国当代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克服传统文学史讲授的惯性和惰性,改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环节的创造性和研究性,真正完成从肢解文学作品的“八股”式教学向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创造性教学的转化。而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常常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师视为主动和主宰的一方,把学生视为被动和受支配的一方,这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之外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双重主体性模式就是试图在上文我们说到的互动性模式和开放性模式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主体性。为此,我们着重注意了对学生如下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评论、研究、判断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反复向学生强调这样一种文学史意识,即中国当代文学史不是一种既定的、现成的、僵死的教条与知识,它是一个对文学经典的不断淘洗、筛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是“完成态”的而是“现在进行态”的,他们同样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与执行者,他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阅读、判断和研究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经典的确立作出自己的贡献;二是感悟、表达、创造文学作品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与个人体验,这种感受与体验往往与文学史的知识或结论无关,但却是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直接体现,它们的顺利传达对于学生文学自信心的确立以及学习主体性的发挥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此相关,我们也支持学生直接投身中国当代文学的写作实践,亲身体验和参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实际进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已成立了《陀螺》文学社,而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也均有大量的文学创作人才涌现。比如本科生中的张海波、研究生中的贺彩虹、博士生中的孙桂荣都曾有中、短篇小说发表,显示了不错的文学前途。
  总的来说,通过几年来的教改努力,我们发现“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真正变得越来越符合“文学”的本质与规律,越来越契合文学的本性,越来越有吸引力。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只是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初浅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们显然并不能解决这门课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此外,这三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实际上它们恰恰是一个相互依赖、互相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离开了任何一方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