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纯文本角度看《三国演义》中鲁肃形象
作者:王 伟
孙刘正式结盟后,周瑜为绝后患屡屡设计,欲除去诸葛亮甚至刘备。对此,鲁肃的立场则有些摇摆不定。杀诸葛,灭刘备,孙权无力独抗强曹。可刘备属刘表部将,又声称以叔辅侄,日后占领荆州绝非师出无名。从名爵上看,孙权为乌程侯,拜将军,兼领会稽太守,掌管江东六郡;刘备乃大汉皇叔、宜城亭侯,授左将军,除豫州牧,屯兵夏口,实是一大劲敌。倘若荆州当真落入刘备之手,那形势便又回到了先前局面——鼎足之势。刘备不比刘表,将寡兵微,半生羁旅,哪个诸侯愿意其强大起来并与自己平起平坐?何况与之有直接利益冲突的江东集团?更重要的是,刘表乃一庸才,且子嗣臣僚不睦,只要“北方多务”就可“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刘备则世之枭雄,仁名播于海内,百姓拥护,上下一体,又有诸葛为之策划,更兼关、张、赵云皆勇烈之士,潜力颇大。后来曹操也曾叹曰,“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海矣”。(《演义》第五十六回)如果孙权北向“不可卒除”之曹操,西邻“困龙入海”之刘备,非但难图天下,即便江东大本营也将受到扼息之迫。刘备既不肯归顺,又值新败,正是吞并的大好时机。然而若无刘备之力,恐怕孙吴难度此劫。所以当周瑜对付诸葛亮时,鲁肃拿不定主意,几乎任凭周瑜措置。而惺惺相惜的意气心理又常占上风,往往能在关键时候帮诸葛亮一把,从而保证了联盟的持续。当然,鲁肃此时只是把联刘作为抗曹的权宜之计,其目的还是并刘。直到赤壁战后,刘备稳踞荆州,他才认识到,曹操虽败犹强于孙吴,且刘备已不易吞并,因而不得不把联刘确定为长远方针。但是这些想法得不到孙权尤其是踌躇满志又大权在握的周瑜的支持。于是,他三次奔波于孙刘之间,讨还荆州。诸葛亮未出草庐即为刘备制定了“先取荆州后取川”的战略,荆州怎能讨回?鲁肃讷于言辞,疏于诡计,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只得去扮演着两面不讨好的角色,后来他讨荆州也有几分敷衍了。他往返周旋,旨在维护联盟,底线是孙刘不起刀兵,因为他已意识到了另一种危险:“方今与曹操相持,尚未分成败;主公现攻合淝不下。不争自家相互吞并,倘曹兵乘虚而来,其势危矣。况刘玄德旧曾与曹操相厚,若逼得紧急,献了城池,一同攻打东吴,如之奈何?”(《演义》第五十二回)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讨荆州出现了高潮——“关云长单刀赴会”(见《演义》第六十六回),此时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孙权先后与曹军于合淝、濡须两次接战,总体未分高下,而于濡须战役中占到上风,这表明江东具备独立对北军作战的实力。再则,刘备已得西川,却拒还荆州,暗使关羽,对吴态度恶劣,孙权震怒,孙刘联盟名存实亡。关羽的因素也很重要,他直接否认“借”荆州:“荆州本大汉疆土,岂得妄以尺寸与人?”(同上)况且他武艺超群,深谙兵法,又夙恨孙吴,雄踞汉上,犹如猛虎,随时可能伤人,不若早除免为其害。此外,鲁肃因为亲口将荆州“借”与刘备,至今难以收回,自觉愧对孙权,总想给孙权一个交代。于是,他决定设宴赚关羽。但一时疏忽,还是让关羽走脱。这是鲁肃生前最后一次大的外交活动,在文本中他再也没有正面出场。鲁肃担任都督期间,从未领导过对外军事活动,其真正成绩在于保证孙刘之间的和平,为鼎足三分创造了必要条件。
鲁肃大智若愚,是孙吴集团战略方针的制定者,有人把他与诸葛亮、曹操、司马懿并列为四大战略家[6],这是比较客观的。与另外三人相比,鲁肃又有明显的不足。首先他缺少军事指挥才能,江东的诸多具体战斗他几乎都未亲身参加,即便是赤壁一战也只是与阚泽等文人守寨而已,“伏路把关饶子敬”不过是诸葛亮的一句戏言;政治上他更是徒具战略眼光,疏于战术,以致其方针在执行中往往因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陷入窘境;另外,他忠厚木讷,不比诸葛亮等人灵活机变、俐齿灵牙,外交上吃尽苦头。但是,鲁肃出色的完成了江东集团所赋予他的任务。这就涉及到了鲁肃的文本意义,主要有三点。第一,鲁肃形象使得曹、刘、孙三家在人才实力上保持平衡,这是三分的关键。曹操自不必说,堪称前后数十个军阀人才最盛者。刘备兼有“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凤雏,关、张、赵、马、黄、魏皆乃世之名将。孙权集团周瑜、吕蒙堪当统帅,甘宁、太史慈可充勇士,但若与曹、刘争雄上尚需一个目光长远的战略家,那就是鲁肃。惟有如此,才不致为曹、刘所吞,又为适时称帝奠定了基础。第二,缔造和维护孙刘联盟。鲁肃不但是江东唯一能与诸葛亮主持联盟的人,还要应对孙权、周瑜、诸葛亮、关羽等人的种种有损联盟的行为,并独自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第三,鲁肃的活动客观上促成了天下三分。三分的关键在于荆州,刘备无家可归时他把荆州“借”与刘备,维护孙刘之间的和平,给刘备提供了积蓄力量的机会;鲁肃死后孙权才袭下荆州,但刘备已经稳坐东西二川。孙权也因适时得到荆州,保证了自己的实力。此时,三家实力接近均衡。也就是说,鲁肃去世的时间对三分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然而,随着鲁肃的去世,孙刘联盟也正式结束。即便蜀建兴元年后孙刘第二次结盟,双方也只是停留在邻里和睦的限度上。在伐魏问题上,司马懿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孔明尝思报猇亭之仇,非不欲吞吴也,只恐中原乘虚击彼,故暂与东吴结盟。陆逊亦知其意,故假作兴兵之势以应之,实是坐观成败耳。(《演义》第九十八回)陆逊也说,“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同上)而诸葛亮北伐,即“檄李严等守川口,以拒东吴”(《演义》第九十一回)。军阀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注 释: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24页。
[2]特定的历史语境不同于现实历史的语境,是指文本呈现出的时空语境。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版,40页。
[4]唐风、冬梅编《胡适鲁迅等解读〈三国演义〉》,辽海出版社,2002年第1版,87页。
[5]同上。
[6]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华艺出版社,1993年第2版,56页。
王伟,山东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学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