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特征
作者:曹明海
从语文教育的主体来看,学生对语文材料(既教材对象)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这是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阅读期待视野各有不同。所谓期待视野,即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和认知结构。它表明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必然要受到自己的经历、动机、情感、气质等的“塑造”,形成个体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夏丏尊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3]期待视野在带给读者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限制着他所能理解的作品的范围和深度。由不少专家指出,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像、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承认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珍爱学生富于个性的理解和新鲜的阅读感受,变被动接受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视野、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以阅读者和发现者的身份浸润于文本的解读之中,必然可以激发想像、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开发创造潜能,同时拓展心理图式和期待视野,提升体验能力。总之,语文教育应树立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课程理念。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就是要求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学生虽然是施教的对象,但并非知识的容器,而是求知的主体,阅读的主人。在课堂上,要珍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看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产生多元的阅读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没有必要强求统一,教师对作品的“释意”不应成为学生的限定。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智力有着不容低估的作用,对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提供了条件。语文教育要摆脱过去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放开思路,发散性地追求各种读解路径,形成开放、多元的教学思想。
三、精神生成性:心灵与品性的陶冶
语文教育文化过程观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一种主体精神的教育,是精神经验教育;是一种人化教育,人的教育,是关涉语言学习者精神成长的教育。”[4]
人不是机器,不只是智能的存在;人是情感的存在,抹煞了人的情感,智能也就毫无意义了。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5]语文教育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学生的健康人格,完成“立人”使命的过程中,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语言文字不是僵化的信息符号,它负载着人的情感意识,充满着人的思想观念,是有灵魂、有生命的,所以学语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应固本立人,真正体现其作为人文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现代语言学研究告诉我们,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是“器用”,还是“道体”。语文饱含着主体情感,充满着人生体验,人文精神是语文的基本属性。王尚文教授曾讲道,语言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他把语文教育同人的培养联系起来。韩军指出,“学语言,绝不是学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实际上,那种纯粹的无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根本不存在!)。学语言,本质上,就是形成人的独立的精神本体,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人的自我的精神与人格,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就是建立一个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文化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一句话,语言即人,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运用语言就是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6]
就语文教育的载体——教材来看,它的编写无不本着鲁迅先生所说的“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这个基本立场,具有滋润性灵、怡养品德、升华人生的审美效应。于漪认为,“文”与“人”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可分割。教学生学语文,也就是用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优秀的语文课文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包含着学生所需的人格行为,可以点燃人生理想,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知力、思考力和创造力,锻炼意志,铸造他们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准则。语文学科具有天然的人文特性,它责无旁贷地应担负起为青少年一生的发展打好“精神底色”的功能。
但当前的语文教育中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漠视语文教育生命精神本性的状况,强调知识领先、训练为主,结果产生了重思想、轻情感,重技术、轻审美,重理性、轻感觉,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文分析的通用模式。日益增强的升学压力,层层下达的升学指标更使语文教学不得不被动地随着考试指挥棒转,使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变成知识的解构,纯技术性的机械操作。正如胡孝华先生在《诗意的放逐与语文的苍白》一文中慷慨陈词的那样,“标准化的评判和单一的追分倾向,把鲜活灵动(的)青少年变成了刻板单调的‘平面人’,平庸浅俗的功利教学舍弃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变成了简单的劳动力教育、工具教育、世俗本位教育。语文教学文本的解读成为技术,语言习得变为技巧,功利化的读写最终变成了对‘自我心灵’的‘流放’……语文教学舍弃了诗意的陶冶,不可避免呈现出苍白孱弱的面貌。而这之中教书育人者在文化传递、文明构建方面的神圣使命几尽被人淡忘”[7]。这种漠视语文教育的生命精神本性的现状以牺牲语言的文化功能和人文价值为代价,以追求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为思维习惯和行为本能,必然导致语文教育和学生人格的残缺发展。为纠正这一弊端,应将语文教育提高到精神生成教育的高度,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像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个性,完善的人格,总之,要以“人化教育”为指归。
四、整合统一性:工具与人文的化合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强调语文教育对学生的精神生成作用,但需要注意二点:一是这种人文教化的功能并非外在的附加任务,应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贯穿于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二是它并不排斥汉语言听、说、读、写的训练,而是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科学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的整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形式和内容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不可剥离的生命整体,试图把两者清晰地剥离开来是根本不可能的。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始终把形式和内容辩证地统一起来,并要求全面把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摒弃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克服非此即彼的片面性,在人文性的基础上认识和研究工具性,在工具性中贯穿人文性。